城南旧事相遇是短暂离别才是常态(感谢生命中的那些过客)

城南旧事相遇是短暂离别才是常态(感谢生命中的那些过客)(1)

《城南旧事》

昨天我们读到,随着英子的成长,许多人都消逝在了时间的深处,再也没有踪迹。从邻居秀贞、蹲在草地里的人,到住在家里的兰姨娘、宋妈,最终是爸爸,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英子。

而正是在这样的不断离别中,英子慢慢地长大、懂事、开始承担起自己在家庭中作为长女的责任,冷静地处理面对的事情。

英子并没有在别离的悲伤中变得麻木,她把忧伤的情绪沉淀下来,一点一点地感受着自己的成长。一本《城南旧事》,就是笼罩在这种若有若无的惆怅和失落之中。

林海音曾经说过,在她的童年生活中,并没有真叫秀贞、妞儿、兰姨娘的人,但是闭上眼,总有那样几个鲜活的形象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她把他们写下来,就成了秀贞、妞儿、兰姨娘。

今天,就让我们重新梳理一下《城南旧事》里林海音记忆里的那些人,将他们置于那个广阔的动乱年代,体味那时候北京城里的市井百态和人情冷暖。

城南旧事相遇是短暂离别才是常态(感谢生命中的那些过客)(2)

林海音小时候,每到冬天,就会看见骆驼队驮着煤从家门口经过。拉骆驼的说,他们和骆驼都是一步一步从门头沟走过来的。

爸爸会和拉骆驼的讲价钱,讲好价钱就开始卸煤。

这时候小林海音就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她常常看着看着就发起呆来,不由自主地跟着做出咀嚼的动作。

她记着老师教的,做人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小林海音看见领头的那一匹骆驼,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她就去问爸爸:“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

爸爸说,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城南旧事相遇是短暂离别才是常态(感谢生命中的那些过客)(3)

电影《城南旧事》剧照

可是,林海音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她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

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冬天快过完、春天就要来到的时候,骆驼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骆驼背的煤卖完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到了夏天,就再也看不见骆驼的影子了。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林海音的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在远离北京的台湾,林海音常常会想起在童年时在北京城南度过的日子,想起那些曾经熟悉的景色,和那些与童年一起去而不返的人。

这就是林海音写《城南旧事》的原因。她默默地想,慢慢地写,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城南旧事相遇是短暂离别才是常态(感谢生命中的那些过客)(4)

余光中曾说,“上海是张爱玲的,北京是林海音的。”

城南旧事相遇是短暂离别才是常态(感谢生命中的那些过客)(5)

林海音

1918年,林海音出生在大阪。她的父母都是台湾人,1921年带着她到了北京。就这样,林海音在北京城里度过了她的童年和青年。

“我想起妈妈说过,我们是从很远很远的家乡来的,那里是个岛,四面都是水,我们坐了大轮船,又坐大火车,才到这个北京来。”

从幼年还未记事起就背井离乡,这大概也是英子对离散格外敏感、甚至有一种天生的直觉的原因。也正是因此,英子对他人的苦难有一种深切的理解与同情。

秀贞说小桂子一个人去了很远的地方,英子想:“秀贞所说的那个远地方,是像我们的岛那么远吗?小桂子怎么能一个人跑了去?”她也替秀贞感到难过,与秀贞一道想念她并不认识的小桂子,竟然哭了出来。

城南旧事相遇是短暂离别才是常态(感谢生命中的那些过客)(6)

在英子眼里,妈妈把“惠安馆”念成“灰娃馆”,把“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念成“二俗录一,二俗录二,二俗录三”,把“买一斤猪肉,不要太肥。”说成“买一斤租漏,不要太回。”但她也学着北京人说:“吃了吗?您!”

爸爸也过不惯老北京的生活。他抱怨宋妈打扫卫生的的时候不用湿抹布擦灰,而用鸡毛掸子掸,这样过一会儿灰就又会落回原来的地方。

南北方的人相互看不起,北方人管南方人叫“小南蛮子儿”,南方人管北方人叫 “他们这些北仔鬼”。

就像惠安会馆的存在一样,在乱世中人们总趋向于抱团取暖。而同乡,就成了这种抱团最自然的选择。

德先叔也是因为同乡的关系住进英子家里躲风头的。

城南旧事相遇是短暂离别才是常态(感谢生命中的那些过客)(7)

林海音的童年时期正是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开展的时候。但是从《城南旧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英子在北京的生活却依旧无忧无虑、平安祥和。因为在一个孩子的眼里是没有太多的家国情怀、政治意识的。

然而总有那样一些经历,在日后看来,竟是可以与史书互证。

这时候的北京城,刚刚经历了“五·四”的冲击,又处在直系、奉系、皖系军阀的混战之中,是新旧思想和各种政治势力冲突的中心。

城南旧事相遇是短暂离别才是常态(感谢生命中的那些过客)(8)

“这一阵子枪毙的人真多。除了土匪强盗以外,还有闹革命的男女学生。犯人还没出顺治门呢,这条大街上已经挤满了等着看热闹的人。”这场景正是鲁迅笔下“看与被看”的再现。

德先叔也是这“闹革命的男女学生”中的一个,深得英子爸爸赏识。他极为幸运地躲过了军阀的追捕,并遇到了引起灵魂共鸣的另一半。

此时,各个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开设银行、修建铁路、划分势力范围。

正是在这个时期,日本在北方制造了济南惨案,又在东北制造了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

于是,在英子的生活里,到处都有“小日本儿”鬼魅般的影子:生病时爸爸要去请山本大夫、妈妈生小妹妹时接生婆是日本女人、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寄钱时寄款单也是交给柜台里的日本人。爸爸吐血,也是因为叔叔给日本人害死。

城南旧事相遇是短暂离别才是常态(感谢生命中的那些过客)(9)

电影《城南旧事》剧照

然而,越是乱世,就越是奢靡,北京城中自然也有不少过着纸醉金迷生活的人。妞儿的养父要她学戏,像碧云霞那样到城南游艺园的戏园子里唱,去听的都是大爷。

英子也去过城南游艺园。每次从那里听夜戏回来,车子从胭脂胡同、韩家潭穿过时,就能看见辉煌光亮的胡同,各家门前挂着围了小电灯扎彩的镜框,上面写着什么“弟弟”“黛玉”“绿琴”等等字样。

如此的奢靡之中,自然也就有了很多没落的大家子弟,就像蹲在草地里的那个人。

城南旧事相遇是短暂离别才是常态(感谢生命中的那些过客)(10)

这样的动乱与繁华、贫困与奢靡,共同构成了抗战前北京城的风俗画卷。而那时候英子所无法理解的、她认识的每个大人都带着的沉重的悲哀,也正是新旧社会交替时所特有的。

在悲欢离合中,每一个匆匆的过客都给了英子足够的温暖。正是这些温暖,使英子在冷酷的时代之外更多地发现人性本身散发出来的光。

这样的光照亮了一整本《城南旧事》,使得书里的文字优美而节制,悲伤而温柔。

大概也正是因为小时候遇到的这些人对英子关爱有加,到了台湾后,凭借《城南旧事》而在文坛声名鹊起的林海音,对文坛后辈也一样尽力扶持。

对于我们而言,每一个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人都只是过客,哪怕他再重要,是我们的亲人、爱人,但能够从头到尾陪我们走完这一生的,只有我们自己。

但是我们生命中每一个过客,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一点一点地塑造着我们的性格。我们现在的样子,正是曾经遇到过的人的样子。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一些不那么喜欢的过客,你认为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些人呢?

下周我们将要共读的是美国作家乔纳森·弗兰岑的作品——《如何独处》

城南旧事相遇是短暂离别才是常态(感谢生命中的那些过客)(11)

《如何独处》

乔纳森·弗兰岑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随笔作家。以抨击现代传媒、书写普通民众著称,其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迄今为止,他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出版有小说《第二十七座城市》《强震》《纠正》等作品。

《如何独处》是乔纳森·弗兰岑的随笔集。这本书记录了一位不轻易随俗、不断自我诘问的社会小说家、一个知识分子,历经挣扎与成长,挥别忧郁恐惧,臻至温暖的过程。

《纽约时报》曾这样评价这本书:“与书名‘如何独处’相反,读这本书不会感到孤独……这部文集凸显了弗兰岑的优雅、敏锐,以及作为随笔作家的胆识,充满富于才智的自我意识。”

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伴随着喧嚣的世界背后,实际上涌动着无数暗流。社交孤立、抑郁、悲观......人们渴望独处,渴望并居住于想象的世界。

然而,我们是否真的要为适应真实世界而接受治疗?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当下的世界和自己?

下周让我们一起在这部叩问时代、反思自我的作品中寻找另一种可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