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当年留下一张地图(熄灯号那一张地图)

来源:解放军报微信·中国军号

爷爷当年留下一张地图(熄灯号那一张地图)(1)

哨 位

■台 浩

从驻地下山,驶过数不尽的回头弯儿,刘景的心随着车轮的颠簸,扑腾得更厉害了。

“快回来就好,你妈不用每天盯着地图入睡了。”父亲在电话中爽朗一笑。这是刘景第一次探家,他离家快3年了。

刘景当兵离家前一天,难得出门的母亲翻山坡、搭拖拉机、挤公交,好不容易来到县城,破天荒地只买了一张中国地图。她让刘景在地图上圈出他将要去的地方,“知道娃在哪儿,咱心里踏实”。

从那天起,只要夜晚的星星一挂到天上,母亲都要凝视好一会儿“雄鸡”尾部的黑点。在大山中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母亲对距离的概念理解并不深刻,她的目光在地图上轻轻一瞥,思念便跨过3000多公里。

刘景参军入伍,有着很朴实的想法,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到新疆当兵是刘景这辈子走得最远的地方,可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离别了绿色大山,迎来的却是灰黄色戈壁。这里同样与世隔绝,只是山头上的青松柏柳变成了戈壁滩上锋利的沙砾,烈日狂沙替代了风和日丽。只有夜晚站哨抬头望向那漫天星河时,他才感到一丝亲切,因为它和家乡的夜空一样绚烂。

刘景当兵的第5个年头,他所在单位赴高原执行任务。一路爬坡,满目雪白,除了山还是山,车内的刘景像热锅上的豆子,轻飘飘地被颠簸抛起。可他的心却越来越沉,从大山中出来,又到了更偏、更高、更冷的大山中。

“要去多久?”母亲在电话中急切地问。“这谁说得上来。”

来到高原驻地,看到国旗在皑皑雪山中徐徐升起,看到中心大帐里悬挂的地图,刘景回想母亲窗前墙面上挂的中国地图,好像明白了一些“遥远的意义”。

那天,他决定延长自己的军旅线。

中秋佳节,圆溜溜的月饼,笑盈盈的脸。

母亲再次拨通电话,“刘景,你到底在地图上哪个地方?”没怎么上过学的母亲偏执地认为,祖国每一处有人居住的地方,都能在地图上找到痕迹。

“别找了,地图上没有标这个地方。”刘景站岗的地方,离最近的村庄也有80公里山路。

“妈,今夜月圆,我在星空下面站岗。”长长的沉默过后,刘景脱口道出了诗一般的思念。

刘景的大哥在外面闯出了名堂,在县城买了房子,还娶了一个贤惠的妻子,决定把父母接到县城享福。离家前,母亲把粘在墙上6年的地图小心翼翼地抠下来,墙皮掉了一层,可地图毫发无损。父亲突然反应过来,“老伴已经很久没有瞅着地图发呆了”。

入夜,县城。明亮的灯光散射进窗子,晃得母亲整宿睡不着觉,可她执意不肯拉上窗帘。3天后,母亲待不住了,对刘景的大哥说:“县城楼太高,光太亮,不习惯,还是山里的夜晚更踏实。”

终于再次探亲,刘景在途中买了把长尺。几易交通工具,进入家门时天色已暗,刘景狼吞虎咽地吃完母亲做的“回家面”,趁着夜色星光,他故作专业地在纸上写写画画,用尺子在母亲窗前的旧地图上比划半天,画了一个黑点,用红笔工工整整在边上标了醒目的注释:哨位。“妈,这是我站岗的地方,那里有着和咱这儿一样美丽的星河。”说罢,牵着母亲的手来到院子,抬头望向那璀璨星河……

(原文刊于《解放军报》2020年3月10日“长征副刊”,内容略有删减;封图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解放军报微信·中国军号出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