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为何能在平城定都近百年(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

《千古平城》剧组,在大同代王府演出的2021新版历史文化情景剧北魏《皇后之乡·太后巡游》,第二单元为短话剧《鹿苑赋》。以北魏大儒高允传承千古的名作《鹿苑赋》为主线,为我们串接起北魏迁都平城、称帝开国、修建鹿苑、修建云冈石窟、鹿野苑石窟等历史恢弘!本集,我们集中了解北魏帝都—平城大同。

北魏为何能在平城定都近百年(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1)

前文说到,两晋时期,北方五胡十六国大乱。大同北部,逐渐被鲜卑族拓拔部占领。南部为雁门郡。鲜卑族,由此强盛。

中华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出现在魏晋南北朝。大同,作为中国北朝国都,是鲜卑族主动、快速汉化的典型代表。

一、 北魏平城

北魏平城,是在秦汉平城县基础上,扩建而成。公元398年七月,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迁都至此。至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在此建都97年。前后历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共六位皇帝。为当时中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西汉初,置平城县(治所今大同西北二十八里),属雁门郡,东部都尉治。

东汉献帝建安末年,平城县被废。

三国魏,在今代县东25公里复置平城县,属新兴郡。曹魏黄初元年(220年)属雁门郡。

西晋建兴元年(313年),代王拓跋猗卢,修故平城,为南都。

北魏天兴元年(398年),道武帝迁都平城,兼为司州治所。

北魏延和元年(432年),改平城为万年,太和七年(483年)复名平城。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兼为恒州治所。

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六镇起义,平城沦为废墟。

二、 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

拓跋珪(371年-409年),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人,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

北魏为何能在平城定都近百年(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2)

北魏王朝前身,是代国(315年-376年),在西晋时期,由鲜卑索头部首领拓跋猗卢建立,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

376年,代国灭亡。苻坚将年幼的拓跋珪,安置在家乡。后随母贺兰氏,寄居匈奴独孤部首领刘库仁部落。386年,拓跋珪年仅15岁,趁乱复立代国,即位于牛川,后改称魏王。对内励精图治,实行一系列改革,推动拓跋鲜卑政权,进入封建社会。对外击败贺兰部、铁弗、高车、柔然等草原诸部。并与后燕、后秦争霸于中原。参合陂之战,大败慕容宝。柴壁之战,击溃姚兴。为日后拓跋焘统一北方,奠定坚实的基础。

皇始元年(396年),乘后燕武成帝慕容垂去世,拓跋珪进兵中原,占据今山西、河北等地。为便于控制,拓跋珪决定迁都平城。徙民耕田,经营平城。使平城周围,有了大片沃土。

三、 迁都平城

北魏为何能在平城定都近百年(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3)

公元398年六月,拓跋珪正式裁定国号为“魏”。七月,迁都平城。营建宫殿、宗庙、社稷。十二月二日,改元天兴,即皇帝位。

《魏书·太祖纪》记载:“天兴元年秋七月,迁都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二年增启京师十二门……冬十月太庙成”。

拓跋珪命人标明道里,平定权衡,审计度量。“天兴元年八月,诏有司正封畿(御定京畿辖区),制效甸(规划郊区建设),端经术(开辟各地通道),标道里(标号各地里程碑)”。

又仿汉制,完善职官制度。听从崔宏建议,强制解散血缘性的各部落。重新按居住地,组织编制,成为国家编户。

“天赐三年,发八部人,自五百里内缮修都城,魏于是始有邑居之制度”。天赐三年(406年),道武帝在平城宫南面,建双阙、太庙、社稷坛。同时建外城。“规立外城方二十里,分置市里,经涂洞达”。

之后开始陆续建筑宫殿和陵苑:“神瑞元年二月乙卯起丰宫于平城东北”。丰宫,即道武皇帝、华阴公主等建立之别庙。

“泰常元年十一月筑蓬台于北苑”。

“泰常二年秋七月作白台于城南,高二十丈”。

“泰常六年春正月发京师六千人筑苑。起自旧苑,东包白登,周加三十余里”。

“泰常七年秋九月筑平城外郭周回三十二里”。

“泰常八年十月,广西宫,起外垣墙,周回二十里”。

“其郭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每南坊搜检,以备奸巧”。

“又有悬食瓦屋数十间,置尚方,作铁及木”。

和平初年,于城西,开始建造云岗石窟。皇兴元年,起永宁寺,构七级佛图。太和五年造永固陵。

486年,孝文帝下诏,始建北魏明堂。491年完工。

399年,拓跋珪始置五经博士,增加国子太学生员,共三千人。并命郡县,大索书籍,汇集平城。

下诏建佛寺。又“好老子之言,诵咏不倦”。设置仙人博士,立仙坊,煮炼百药。死刑犯试服所炼丹药后,大多死亡。拓跋珪对道教,渐渐失去兴趣。

403年,下令制定朝臣冠服,但与中原旧制不尽符合。

404年,拓跋珪设王、公、侯、伯四等爵,并置散官五等,品级自第五到第九。后又命宗室置宗师,八国置大师小师,州郡也置师,以辨宗党,举人才。

一般认为,云冈石窟第20窟就是拓跋珪的造像,也是云冈石窟最具代表性的造像之一。

北魏为何能在平城定都近百年(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4)

拓跋珪,促进鲜卑奴隶主贵族,汉化为封建地主。并广纳汉族,参与统治。急速加快拓跋鲜卑部的汉化进程。

四、 魏都平城,园林化城市

北魏为何能在平城定都近百年(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5)

北魏定都平城后,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开始建设首都。先后建造宫殿苑囿、楼台观堂等重大工程上百处。

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从城北,引如浑水。从城西,引武州川水入城。首都大街两岸,流水潺潺。东西鱼池,游鱼嬉戏。水旁弱柳、丝杨,杂树交荫。城市清新雅致,宫殿楼阁巍峨,花团锦簇。

北魏为何能在平城定都近百年(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6)

北魏为何能在平城定都近百年(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7)

当时平城,由皇城、京城、郭城组成。北面为皇城,皇城南是周回20里的京城,其外是周回32里的郭城。

北魏为何能在平城定都近百年(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8)

皇城:天兴元年迁都平城,至太和十八年迁都洛阳,97年中,先后建设宫殿、苑囿、观堂、楼池70多处。‘欲广宫室,规度平城四方数十里,将模邺、洛、长安之制、运材数百万根’。

北魏为何能在平城定都近百年(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9)

截平城西为宫城,四角起楼。平城四面,如浑水环绕。399年筑鹿苑,又‘凿渠引武州水注之苑中,疏为三沟,分流宫城内外’。

宫城中,以太极殿为中心,有西宫、东宫,增扩改建90多年,宫殿群落完整。‘月观霞阁,左社右廛,灵台山立,壁水池圆,双阙万仞,九衢四达,羽旄林森,堂殿胶葛’。

京城:天赐三年(406年),‘六月,发八部人,自五百里内缮修都城,魏始邑居之制度’。‘规立外城,方二十里,分置市里,经涂洞达’。‘里宅栉比,人神猥凑’。京城内,由里坊组成。‘百堵齐矗,九衢相望,歌台舞榭,月殿云堂’。‘犹分别士庶,不令杂居,伎作屠估,各有攸处’。

北魏为何能在平城定都近百年(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10)

郭城:‘泰常七年(422年)秋九月,筑平城外郭,周回三十二里’。其郭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郭城位于宫城南面,呈方形,边长4公里,周长16公里。郭城内,规划里坊、寺院、市廛、园林等。

城郭外,分为四郊,建有苑囿。东南有‘基架博敞,为天下第一’的永安寺。再南(今柳航里),建有明堂、辟雍。明堂,上圆下方,四周十二户九堂。上设天文设施。周边有籍田、药圃等。

北魏为何能在平城定都近百年(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11)

西郊,有郊天坛。坛东侧,有郊天碑,碑上刻有《五经》及国记。坛西,有西苑、洛阳殿、灵岩石室等。

北魏为何能在平城定都近百年(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12)

北郊,有‘皎若圆镜’的灵泉池、北苑、白杨泉、鹿野佛图。

东郊,有白登台、宁光宫、东苑。苑内,建太祖庙。

北魏平城,建天文、天华、中天军殿24座。建西宫、北宫、南宫、东宫、宁宫等宫15处。建东苑、西苑、北苑、鹿苑四处。建华林、永林、永兴等国3处。建鸿雁、天渊等池6处。建云母、金华等堂6处。建蓬台、白台等台7处。建玄武、无武等楼3处。建凉风、临望、东明等观3处。建郊坛、方坛、五精帝坛三处。建太庙、太社、太稷帝社、孔子庙、虎圈、圆丘、方泽、明堂、灵台、辟雍等。规模宏大,数量繁多,布局严谨、规划完整,前所未有。

北魏佛教鼎盛,神图妙塔,对峙相望。京都内,有寺庙上百所,僧尼三千余。除‘冠于一世’的云冈外,尚有‘天下第一’的永宁寺,‘京华壮观’的天宫寺,及五级大寺等。

北魏平城的京畿范围,东至代郡(河北蔚县暖泉镇西),西及善无(右玉县南古城村),南及阴馆(朔县东南夏官村),北尽参合(阳高县东北)。其京甸‘东至上谷军都关(昌平县北),西至黄河,南至中山隘门塞(灵丘县东南),北至五原(包头市西),地方千里’。‘又设四方四维,置八部帅统兵镇守’。

北魏为何能在平城定都近百年(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13)

自天兴元年(公元398年)道武帝定都平城起,到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为止的97年中,北魏前后历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共六位皇帝,都对京都平城,进行持续建设,主要为六项工程:一、建宫城、外城和城廓。二、建太和殿、安昌殿、坤德六合殿、乾象六合殿等十余座宫殿。三、开凿云冈、鹿野苑等处石窟,及丰宫太庙等寺庙。四、修筑西起雷公山,东至采凉山和白登山的皇家园林。五、营造永固陵、万年堂等规模庞大的皇家陵墓。六、为一百多万城市居民,兴建里坊式住宅。

北魏为何能在平城定都近百年(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14)

这六项工程,使平城发展为拥有百万人口的宏大帝都,为当时中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佛教中心。

风云变幻,时过境迁,平城后来沦为废墟。只在方山上,存两土台,东西对峙。明朝代王朱桂次子广灵王,来此游览,赋诗名曰《魏陵烟雨》,曾被誉为古云中八景之一:“魏陵兀兀倚郊圻,草树蓊森过客稀。疏雨淡烟春色里,清风明月夜阑时。两朝事业三更梦,百代兴亡一局棋。吊古漫劳回首处,不堪驻马读残碑”。

平城遗址,分布于大同城北火车站以西,到陈庄一带。北依方山,外靠长城。其中,宫城位于城北操场城街。郭城遗迹,在城北上皇庄、安家小村、白马城一线,残存一道夯土墙,经马家小村直抵马铺山。土质坚硬,时断时续,残存最高达5-6米,底宽约12米,夯层厚8-15厘米。

北魏为何能在平城定都近百年(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15)

大同火车站附近,曾发现有排列整齐的大型石础、砖瓦残片、‘富贵万岁’隶书瓦当等。

工农路北侧,曾出土大型石柱础、筒瓦和臼等。推测是一座北魏大型建筑遗址。其东部,出土石雕方砚一方。砚首雕有耳环形水池及骑兽、角抵、舞蹈、沐猴图案四组。砚侧云龙、朱雀、水禽、衔鱼的纹饰,和下部壶门保存方形样等,为北魏石雕艺术孤品。

遗址还出土八曲银流、刻花银碗和鎏金高足杯等文物,具有伊朗萨珊王朝金银器特征。是北魏与西域交往的实物鉴证。

大同历史学家殷宪曾考证,北魏宫城位置,南起大北门,北抵玄东门或东西马路交叉口,东起操场城东墙,西至食品厂附近。以南北大街为中轴,南北约900-1000米,东西约1000米左右。

五、 六镇起义,至526年,平城沦为废墟

北魏,为拱卫京都平城,设立六镇: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北魏建国时,军队是以鲜卑人为主的部落兵。士兵地位很高,作战勇猛。

北魏为何能在平城定都近百年(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16)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部落兵发生分化。成为历史遗留问题。

北魏为何能在平城定都近百年(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17)

迁入河南者,为羽林、虎贲。勋贵,与士族同列。相反,世守边陲六镇者,由‘国之肺腑’,沦为镇户、府户,身分低下。六镇贵族与将士的待遇及升迁,不如洛阳贵族。六镇军民普遍不满。北魏末年,吏制败坏,经济衰退。六镇,成为各种社会问题的焦点。

正光四年(523年)二月,柔然大饥,求魏援救,未得满足,遂于四月入境剽掠。怀荒镇民,因柔然劫夺,而生计艰难。向镇将武卫将军于景,请求赈济,遭拒绝,遂怒杀景造反。

正光五年(524年)三月,沃野镇人破六韩拔陵,因与‘高阙戍主,率下失和’,就杀掉戍主造反,自称真王,改号元年。起义军旋即攻克沃野镇。北进包围武川、怀朔二镇。怀朔镇将杨钧,命贺拔度拔和他三个儿子贺拔允、贺拔胜、贺拔岳,领兵迎击。不久,北魏派临淮王元彧,都督北讨军务,带兵屯驻云中。

四月,高平镇民赫连恩造反。推敕勒酋长胡琛,为高平王。攻高平镇,以策应拔陵。被魏将卢祖迁击破,琛北逃。

同月,起义军卫可孤,攻陷武川,怀朔亦败。贺拔胜父子,都被卫可孤俘虏。元彧,被破六韩拔陵,在五原打败。

北魏改派李崇,为北讨大都督。崔暹、元渊为副将。七月,崔暹与破六韩拔陵,战于白道,大败,单骑逃回。拔陵全力攻打李崇。李崇退守云中。不久,柔玄镇镇民叛乱,莫折大提攻占高平,发动关陇起义。八月,东西两部高车叛魏,附拔陵,义军大盛。至此,六镇,尽为镇民所占。

北魏为何能在平城定都近百年(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18)

孝明帝下诏,改镇为州,免“府户”为民,以求安抚。遣黄门侍郎郦道元,前往抚慰。但此时六镇皆反,郦道元未能成行。

秀容人乞伏莫于,攻杀郡守。南秀容牧子万于乞真,杀太仆卿,俱反。为秀容契胡酋长尔朱荣,所镇压。

十月,李崇返回平城,被免官。元渊总代军务。贺拔度拔父子,及武川宇文肱等,纠合乡里豪强,袭杀卫可孤,占领怀朔镇。北魏还未派兵援助,义军便收复怀朔,贺拔度拔被杀。其余豪强逃往平城。

525年二月,北魏胡太后和元诩发动政变。派使节出使柔然,要求出兵,帮助北魏平叛。柔然首领阿那瑰,率兵十万,向西进逼沃野镇。连战连捷,大败六镇之军。

元渊率军,自平城出发,进攻怀朔。六月,元渊被破六韩拔陵在五原打败,向东撤退。元渊开始分化招降起义军。已经起义的西部高车酋长乜列河,率三万人投降。元渊趁破六韩拔陵,截击乜列河军之际,设下埋伏。打败破六韩拔陵。破六韩拔陵渡河逃亡。北魏军俘虏六镇兵民20万,分配在瀛、冀、定三州就食。孝明帝改元孝昌。

六镇20万被俘兵民,安置在河北三州后,河北遭遇旱灾,无处就食,出现逃亡现象。几个月后,起义于河北地区,再次爆发。

至529九月,尔朱荣遣侯渊,率兵镇压韩楼。韩楼弃蓟城出走,途中被俘杀。六镇起义至此失败。

526年,平城沦为废墟。北齐天保元年(550年),东魏被北齐所代,大同为北恒州、北朔州地,属县未有大的变化。天保七年(556年),改北恒州为恒安镇(今大同),又名东州城,隶属恒州太平县,徙豪杰三千家以实之。翌年废镇,仍为北恒州。

北魏末年的六镇起义,虽是因军镇将官压迫而产生的平民起义。但其从爆发之日起,就成为各路豪杰争夺政治权力的手段。正是因为这场战争,为后来关陇政治集团的诞生,奠定基础。

北魏为何能在平城定都近百年(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19)

下集预告:《中华第一鹿苑 与北魏大儒高允及《鹿苑赋》(上)》

《千古平城》剧组

原创撰稿:冯哲

责编:张旭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