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1)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2)


文 | 葫芦爸

ID:Hulupapalove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3)

经常听到说书人在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时,一提及粮草重要性,都会一拍惊堂木:“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因此,很多人都会把这当作一个特别古老的成语,甚至认为来自于《孙子兵法》。其实并非如此,它出自《南皮县志·风土志下·歌谣》,大约在明代开始修撰,民国二十一年即1933年排印。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4)

当然,历史不算太久远,但并不影响它凝结的智慧。虽然只有寥寥数字,却特别集中地反映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

“人是铁饭是钢”,如果人没饭吃,马没草吃,哪还有力气打仗?

三国之中最神秘的“木牛流马”,其实就是“智神”诸葛亮设计打造出来运送粮草的。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5)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6)


而关于粮草的重要性,《三国演义》中更是专门有一章回,即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其关键作用。

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作战。袁绍兵强马壮,不可一世。曹操缺兵少粮,眼看就要赔个精光,不得不施展“不仁之计”,改量米的大斛为小斛,最后借粮官王垕的脑袋才平息了众怒。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7)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8)

但即便如此,曹军眼看就没粮了,不得不写信派兵出去求助。

就在这时,天上掉下来一个大欢喜。从对面阵营跑过来一个被袁绍痛骂的谋士许攸,把曹操高兴得鞋子都不穿,光脚就跑出去了。这就是“跣足出迎”的典故。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9)


见了面,虽然二人是发小,但寒暄过后,许攸为了表忠心,与曹操有过一段非常经典的问答,说的不是别的,正是粮草。

许攸问:“军中粮草有多少?”

曹操说谎脸一点都不红:“能支持一年。”

许攸笑了:“不是吧?”

曹操打了折扣:“半年。”

许攸甩袖就走:“我诚心来投,你却不说实话。”

曹操一把拉住:“还有三月。”

许攸苦笑:“都说曹操是奸雄,今日终于得见。”

曹操放低声音:“好吧,说实话,只有一个月了!”

许攸提高声音:“别再骗我,没粮了!”

曹操大惊失色:“你怎么知道?”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10)

许攸拿出截获曹操求援粮草的书信:“如果袁绍看了并听我的,你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曹操这才彻底相信许攸,问他怎么办?

许攸很自信:“我有一策,只需三日,能使袁绍百万之众不战自破,想听么?”

曹操急忙点头:“当然!快说!”

许攸献上一计:“袁绍的军粮辎重全部屯于乌巢,守将淳于琼是个酒鬼(喝酒误事啊,以后教育孩子少喝酒也可以举这个例子),可派精兵打着袁军旗号偷袭,没了粮,袁绍军心必乱。”

曹操听了大喜,亲率五千精兵,直奔乌巢,活捉喝得酩酊大醉的淳于琼,一把火将乌巢烧得精光。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11)

这之后,袁绍军心果然涣散,没几天就被曹操击败,号称百万雄兵被杀得只剩八百人,从此一蹶不振,所占据的北方也很快被曹操平定。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12)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得粮草者得天下。

本来曹操军中已经无粮,袁绍粮丰草足,胜负可定,但许攸“由袁叛曹”并献计“直取乌巢”起到了关键作用,双方粮草态势发生了转化,胜负结果也立刻转化。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13)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14)

上面对粮草高度重视,逆转成功的例子,再举一个三国中忽视粮草的例子,在历史上也非常出名,第九十六回“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15)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16)

“挥泪斩马谡”流传很广,大家用它来警示不能纸上谈兵,还比喻忍痛割爱、以正军心。而实际上,马谡之所以失败被斩,就在于忽视粮草的作用。

蜀建兴六年,诸葛亮率10万大军伐魏。任命参军马谡为前锋,镇守战略要地街亭。

诸葛亮再三嘱咐:“街亭虽小,却是通往汉中的咽喉。一旦丢了,我军必败,所以一定要靠山近水扎寨。”

可自诩通晓兵法、常给诸葛亮当参谋的马谡,自作主张将大军部署在街亭山上。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17)

副将王平劝他:“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被魏军围困,断水绝粮,我军必不战自溃。”

马谡大手一挥:“别扯,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死地而后生,是致胜秘诀。我熟读兵法,你只会带兵,哪有我清楚。我是主将我说了算,要是败了,砍我脑袋!”

对面的魏军派出了名将张郃,见马谡扎营上山,心中大喜,立即切断水源,掐断粮道,将马谡围困于山上,然后纵火烧山。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18)

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不战自乱,张郃乘势进攻,蜀军大败。

马谡失守街亭,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为了严肃军纪,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

临刑前,马谡上书诸葛亮:“丞相待我如子,这次失败我罪有应得,死而无怨,希望丞相照顾好我一家老小。”

诸葛亮强忍悲痛,挥泪斩之,收其儿为义子。全军上下无不震惊。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19)

由此,我们可知,所谓熟读兵法往往不如真正带兵之人,真正带过兵的,是知道无粮可吃的难受劲儿的。

楚汉相争时,韩信被誉为百战百胜的“兵圣”,但他一世威名的成就,与巩固后方、筹办粮草的萧何有很大关系。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20)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21)

再来举一个现代的例子。

新中国成立之后,1955年至1965年册封将帅,共10大元帅,10大将,57员上将,177员中将,1360员少将。

说起开国上将,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大名鼎鼎的“三杨”,杨成武、杨得志、杨勇。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22)

正所谓:“三杨不倒,江山不老。”这三位都是毛主席的爱将,也是邓小平的爱将,在其担任总参谋长后,都担当过其副手或接任总长。

而除了这三位,还有一位姓杨的开国上将,叫杨至成。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23)

他出身黄埔,还到了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但有时人生就是这样,三位没上过军校的“三杨”,后来成了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而专业军校出身的杨至成,因为在1928年的一次战斗腹部受重伤,转而从事后勤工作。却没想到,一转就是一辈子。也由于他在后勤工作立下的不朽功勋,被誉为我军第一位“大管家”。

他在后勤方面所立第一个功劳,就是制定了红军服装。

当时,红军的服装非常混乱,有穿着老百姓衣服的,还有穿着旧军队服装的,制定统一服装迫在眉睫。

杨至成接到任务后,在福建长汀建立了第一个被服厂,还亲自带领设计人员,设计出一款既有国际共产主义流行元素(取材于八个褶角的“列宁帽”),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服。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24)

杨至成还创建了红军第一所后勤供给学校,编写了第一部后勤专业教材《红军薄记学》,被誉为我军“后勤之父”。

这之后,他相继担任过八路军总供给部长、东北野战军军需部长等职。尤其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创建了一套完整的军需生产、流转、储备的后勤体系,使东北野战军的后勤供应成为最富有成效的范例。

举个例子:当时缴获了很多美制大口径榴弹炮,但没有炮弹。杨至成领导的军工与后勤团队于是着力攻破仿制技术难关,在辽沈战役开始前一年,仅一个工厂就制造了三百万发美制122式炮弹。

整个辽沈战役打下来,流传于军中有这样一句话:“城市攻坚战,之前那种一发炮弹就能左右战局和光拼人多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靠的是谁有炮、有重炮、有更多的炮弹。”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25)

1955年授衔时,杨至成被授予上将军衔,他谦虚地说:“被授上将的差不多都在解放战争中当过兵团司令、政委,我没当过却也授了上将,很惭愧。”

其实,杨至成完全用不着惭愧,自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人员在战争中的作用,其实丝毫不比前线征战的名将低,就像萧何功劳不比韩信少一样。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26)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双方交战,如同下棋,功夫在局外,下的既是战争棋,更是经济棋、军工棋、后勤棋。

反映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

比如带孩子去参加一场考试或比赛,临场发挥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进行充分准备,包括物质和心理准备。要有充足的休息、良好的饮食,还要有针对性的技术分析、模拟训练。

战以胜为主,胜以气为先。有了充分准备,粮丰草足,才能有底气,稳定军心,持续作战。而要是反过来,缺粮断草,军心必变,正如袁绍一样,百万大军还没上战场就一触而溃。

这既是历史,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案例,值得我们学习与反思。讲给孩子听,既能加深Ta对充分准备的认识,也能让Ta感恩于父母默默的“后勤”付出。

你说呢?

一起期待下个周二的第二讲吧!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27)


熊妈育儿知识(葫芦爸育儿历史小讲堂之一)(2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