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香辣培根卷金针菇声控 请跟我一起念吃恩

吃香辣培根卷金针菇声控 请跟我一起念吃恩(1)

✍️ 编 辑 / 子 慧 出 品 / 自由气质

阳春三月,适合吃面。

面条作为占据了中国主食半壁江山的食物,爱吃常吃的人数不胜数,可要问起内中的学问,却鲜有人知。

北方人吃面讲究吃抻面。这个抻,音为chēn,因为是个用手拉的意思,所以也有人叫这种手法为拉面。现在吃面的人多了,许多店家有时忙不过来,就用机器压切的面,名曰切面,虽然制作方法简单快捷,但是味道总有些不大对劲。

吃香辣培根卷金针菇声控 请跟我一起念吃恩(2)

1

我家里人对面条十分喜爱,那常常是一顿饭一顿面,有时候觉得自己手艺不行,就请厨子来抻面。一家十几口,都由一位厨子供应,他的功夫可厉害着呢。

夏天的时候,他就打着赤膊,拿一大块和好了的面团,揉成一长条,提起来拧成麻花形,滴溜溜地转,然后执其两端,上上下下地抖,越抖越长,两臂伸展到无可再伸,就把长长的面条折成双股,双股再拉,拉成四股,四股变成八股,一直拉下去,拉到粗细适度为止。

吃香辣培根卷金针菇声控 请跟我一起念吃恩(3)

他在拉的过程中,不时地在洒了干面粉的案子上重重地摔,使其粘上干面,免得粘了起来。这样拉出来的一把面,大概有十碗八碗那么多。

吃香辣培根卷金针菇声控 请跟我一起念吃恩(4)

一把面抻好了,往沸滚的锅里一投,马上再开始抻第二把面,如是抻上两三把,差不多就够吃的了。基本上这么一趟下来,食客是吃的开心愉快,厨子是累得一头大汗。抻面可是个体力活,若是两个胳膊没有一把子力气,那面就和得不软不硬,像牛筋一样了。

吃香辣培根卷金针菇声控 请跟我一起念吃恩(5)

我常站在厨房门口,一边看厨子表演抻面一边夸奖他,他于是便更加神气,眉飞色舞,好像表演体操那般。

2

面可以抻得很细。隆福寺街灶温是小规模的二荤铺,他家的拉面真是一绝。拉得像是挂面那样细,而吃在嘴里利利落落。在福全馆吃烧鸭,鸭架妆打卤,在对门灶温叫碗儿一窝丝,真是再好没有的打卤面。

吃香辣培根卷金针菇声控 请跟我一起念吃恩(6)

自己家里抻出来的面,虽然难以和店家那里的比,但也可以抻得相当标准。

抻面的妙处就是在于那一口咬劲儿,到嘴里多少有些韧性,不像切面那样的糟。主要原因是因为抻得久,把面的韧性给抻出来了。

吃香辣培根卷金针菇声控 请跟我一起念吃恩(7)

要吃过水儿面,就得把煮熟的面条在冷水或温水里涮一下;要吃锅里挑,就不过水,稍微粘一点,各有风味,面条儿宁长勿短,当然了,如果嫌太长的话,也可以拦腰切一两刀再下锅。寿面当然是越长越好。我曾见有人用切面做寿面,也不知道是因为面搁的久了还是煮过火了,上桌之后,当众用筷子一挑,肝肠寸断,场面尴尬至极,窘得下不了台!

3

其实面条本身没什么味道,全凭调配得当

吃香辣培根卷金针菇声控 请跟我一起念吃恩(8)

诗人尹石公也很喜欢吃面,他曾说道:“李笠翁闲情偶寄有一段话提到汤面深获我心,他说味在汤里而面索然寡味,应该是汤在面里然后面才有味。我照此原则试验已得初步成功,明日再试敬请品尝。”随后他用些蹄膀,细火炖烂,用那半锅稠汤下面,把汤耗干力度,蹄膀的精华乃全在面里。

吃香辣培根卷金针菇声控 请跟我一起念吃恩(9)

我是从小吃炸酱面长大的。面一定是自抻的,从来不用切面。后来离乡外出,没有厨子抻面,退而求其次,家人自抻小条面,供三四人食用没有问题。用切面吃炸酱面,没听说过。四色面码,一样也少不得,掐菜、黄瓜丝、萝卜缨、芹菜末。

行云流水,自成规格

抻面的乐趣除了吃,还有那行云流水般的流畅动作。离家之后我也常去面馆吃面,有的店家也会抻几把面,只是双手略僵硬,没那么多花样,多少缺了意思。倒是几家火锅店里面,将这种抻面的技术当成了一种服务,一套动作耍下来也是十分漂亮,吸引了不少注目。

吃香辣培根卷金针菇声控 请跟我一起念吃恩(10)

有意思的是,或许是因为行业发展,或许是因为市场竞争,抻面也发展出了一套“行规”。在餐饮界,抻面的标准定义为14扣(16384根)。抻面的师傅也有了专门的称谓,叫“面艺表演师”,他们抻面的时候会在其中加入各种各样的舞蹈动作。

吃香辣培根卷金针菇声控 请跟我一起念吃恩(11)

面条在师傅们的手里上下翻飞,犹如惊涛骇浪,令人拍手叫绝。特别是这最后一扣,得把面的一端放地上,另外一端越过头顶高频率抖动,那场面壮观的很。更有甚者,将之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表演。

抻面的最高纪录现在已经到了20扣以上,数目可达数百万根,一套动作下来,食客们无不为之赞叹,中华面食技艺的博大精深是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吃香辣培根卷金针菇声控 请跟我一起念吃恩(12)

文章配图源自网络

吃香辣培根卷金针菇声控 请跟我一起念吃恩(13)

吃面的花样越多,记忆里的味道就难忘,有时候并不因为其他的不好,而是回忆里的美味很难再吃到。就是一碗清汤寡水的普通面条,也显得更加珍贵、更有温度。几根面条吃进嘴里,好像那健硕的厨子又站在了眼前,打着赤膊眉飞色舞。

我几大口吃完了面,挥手拂去残留的腾腾热气。

文章部分选自梁实秋的《面条》

— END—

周四

吃货都在看↓↓↓

03.14

2019

3.13

野菜——舌尖上的春天

★★★☆☆

3.12

肠粉:广式点心中的C位,不接受反驳?

★★★★★

3.11

节食一周,小姐姐的减肥计划……

★★★☆☆

3.09

两年,《咕嘟夜食》都干了什么?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