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母牛骑摩托下一句(他们骑马我骑牛)

原创:汪智星

上周,在谢局的微信里读到“放飞梦想,马到成功”这样一条微信,甚感兴趣。点开细看,原来是南昌师范附属小学于2017年9月成立了一支校园马术队,并在江西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上收获了闪亮的奖牌。这支马术队里,年龄最大的11岁,最小的只有9岁。

小母牛骑摩托下一句(他们骑马我骑牛)(1)

看到这儿,不禁让我感慨当下的儿童真是幸福。在我们小时候,别说骑马,就是马戏团来到镇上表演,被我们幸运碰上,我们也会盯着马儿细细瞅上一番,久久不舍离去。现在的孩子能骑上这高大威武的马儿,参加这种马术比赛,恐怕是连做梦也不敢想的事儿。

毕竟年代不一样。当下的孩子在他们的儿童时期所经历的是我们那时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有的新鲜玩意就算你打破脑壳也想不到。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的孩童时代没有精彩,没有快乐,没有趣味。

如今的我,常常回味起自己孩提时代经历过的事,总会不知不觉傻笑。为什么?实在忍不住不笑。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包括和我年龄差不多的男伙伴们最喜欢的要算骑牛背。

小母牛骑摩托下一句(他们骑马我骑牛)(2)

在我有点记忆时,外婆家养了一头黄牛。那条黄牛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因为尾巴只有小半截,所以外婆总喊它“没尾巴的”。我从小就想跟着外婆去田间或山里放牛,没有别的,就是想骑牛背。但是,每当提出要求,总被外婆婉言拒绝。后来,我长大一点,才听小伙伴说,黄牛背是不能骑的,它不像水牛的背平且下凹,坐上去极容易摔下。尤其是黄牛的性子比水牛急,不像水牛,一般情况下,总是懒懒沓沓,按部就班的行走着。

当我打听到这一信息,后来就很少跟着外婆去放牛,总跟着家里养水牛的伙伴一起去放牛。原因很简单,就是想骑骑水牛的牛背。

一天,自己村里的一位小伙伴正牵着牛往大山的方向去,我快速跟上了他。我在自己的袋子里放了一些红薯条。走着走着,我掏了一根递给伙伴。我们一边吃着红薯条,一边往前走。见伙伴没什么反应,我又掏了一根递给他。这时,伙伴对我说:“想骑牛背吗?”我欣喜地点着头。伙伴也挺大方的,他牵着牛绳,让牛靠着田埂站稳,然后对我说:“你站在田埂上爬上去吧。”伙伴家的水牛又高又壮,我的个子实在矮小,费了好大力气才稳稳地坐在牛背上。别看牛背挺宽挺平,坐在上面,随着牛儿走动,还有牛背上滑溜溜的皮毛,还真不好坐。起初,伙伴牵着牛绳,我在牛背上骑着。我内心极害怕摔下,但是总觉得不过瘾,心里想着,电影里见到的解放军战士骑在战马上,一手握着缰绳,一手挥舞着大刀,那才叫威风八面。

小母牛骑摩托下一句(他们骑马我骑牛)(3)

这时,伙伴又说:“要不你自己一手扯着牛绳,一手抓着前面的牛毛。”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我的内心欢喜得不得了。我一手握着牛绳,嘴里轻轻地哼着。也不知道是不是大水牛听懂了我的“哼”声,步子明显快多了。我内心的恐惧越来越大,但还是感到特别过瘾。

牛儿经过一处旁边有条小沟渠的路口,停住了脚步。我一边在嘴里轻“哼”着,一边用手轻拍着牛背。没想到,本来是稍微昂起的牛头,一下子低垂下去,紧接着牛儿的两只前腿都站到沟渠里。整个牛身子成了四十五度的大倾斜。倏地,我从牛背上直接滑到牛儿的头颈上。牛颈又粗又软,我双手死死地抓住一对又大又尖的牛角。那一刻,我真感到自己离死神很近,因为我总想象着那对尖尖的牛角随便将我一顶,一撞,或一挑,都会随时结束自己的小命。牛儿的力气毕竟大得很,并没有因为我坐到了它的颈脖子上,而狂躁不安。倒是我,浑身冒着冷汗,差点哭出声。此时,远远地听到伙伴对着大水牛不断地“发号施令”,总之是一些特殊的语言,我也听不懂。片刻,只见大水牛非常平静地伏着身子喝着水,喝水声非常响亮。

伙伴小跑到水牛身边,帮着我坐到了田埂旁。我像一团泥巴软软地坐在田埂上,实在是恐惧到了极点。水牛喝饱了水,伙伴问我还坐牛背吗?我几乎把头摇烂,伙伴见我这副模样,哈哈大笑。瞧,他稍一纵身,几乎是跃到了牛背上,一手拿着牛绳,两只小腿轻轻的有节奏似的接触着牛儿圆鼓鼓的肚皮。只见大水牛非常悠然地在路旁,或田埂间不断地吃着草。

从那以后,我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骑牛背,既害怕,又渴望。后来,我骑过几次,依然心有余悸。可惜自己家里没有养牛,骑牛背的机会还是很少,倒是骑过几次猪背和狗背。再后来,自己慢慢长大,骑牛背的愿望便不再强烈。不过,每每望着草滩上放养的牛群,或是念着“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就会甜蜜地回想着儿时骑牛背的情景,威风凛凛总是多于害怕的。

如今,当回到老家时,村子里再也见不到大水牛的影子。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大水牛们曾肩负着耕田、耕地的重任,已被机器所替代。偶尔见到沙滩草丛里有一群牛,那些都是为了牧养大后宰杀,最终成为餐桌的食物而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