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至顺讲神仙下凡(陆地神仙张至顺)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神仙,那会是什么模样?是白衣飘飘,还是有腾云驾雾点石成金的本领。在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对神仙有很丰富的想象,在人们心里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因而大家也会把自己认为最有德行的人称为“神仙”,“神仙”渐渐成为一部分人的代名词。

坎坷的追道之旅

在陕西省的著名山丘——终南山就有一位隐居的“神仙”,他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衣袂飘飘,也不会点石成金术,但是他的所作所为让很多人把他奉为神仙。

张至顺讲神仙下凡(陆地神仙张至顺)(1)

他叫张至顺,1912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伴随着还没有完全消灭的封建残留,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特殊的时代背景也注定了张至顺的生活不会是平静的。

民国推翻了封建帝制,却没有消除封建思想在民众心中的阴影,很多地方的人还是过得民不聊生,作为万千受磨难的百姓中的一个,张至顺的童年可以用凄惨来形容。本该坐在学堂中学习的年纪,张至顺就已经开始为了每天能够吃上饭而发愁。

张至顺从小的生存环境使他有着超乎年纪的沉稳,他身边有太多家庭因为战争分崩离析,也见到许多孩子流离失所。他不得不强迫自己成长,被迫思考着人间疾苦。

直到一些游方道士的出现,让张至顺找到了人生的目标与方向。

张至顺讲神仙下凡(陆地神仙张至顺)(2)

游方道士向民众传授道教的思想,道教的核心是体恤民生,怜悯百姓。听着他们讲述着救苦济世的道家作为和高深莫测的道法,张至顺被深深地吸引了,道的出现像是张至顺灰暗日子里照进来的一束暖阳,他希望能够深入的去了解、去参悟。他迫切地想要抓住这根藤蔓,觉得这是能够帮助他实现自我价值的载体。

12岁的时候,张至顺知道了道家的圣地在终南山,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隐瞒家人,偷偷离开踏上寻找道的艰难路程。一个年幼的孩子,在战火连天的世界里,孤身一人没走太远就被现实击退,回到了家乡。

张至顺遗憾而归,暂时将自己这个小小的梦想放在了心底,找到一个帮忙运输弹药的工作,暂时养活自己。他没有放弃,一边工作一边寻找一切可能去接近自己的梦想。

张至顺讲神仙下凡(陆地神仙张至顺)(3)

可能老天被张至顺的诚心和坚韧打动了,他在运输弹药的路途中结识了道教名派全真教的道长刘明巷,刘明巷为张至顺对道教的热衷而感动,他没想到一个思想的传播可以在小小少年的心里溅起这么大的涟漪。

刘明巷指引着张至顺推开了道教的大门,张至顺正式加入华山的全真教,成为了一名道家的教徒。

潜心修习,善名远播

故事的开始总是不会太顺利。张至顺刚刚到达华山时,不仅年龄小,还是新人,没有资格和师兄们在一起研习道法,只能每天干些杂活。又是洗衣,又是砍柴,什么苦活累活都干,普通人来做的话,可能坚持不到三天就离开了。

张至顺讲神仙下凡(陆地神仙张至顺)(4)

对于张至顺来说不同,这是他想要奋斗一生的梦想。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它,张至顺每天都很卖力的干活,从来不喊一句累,还会主动的帮助别人干活,他的汗水终于得到了回报。

张至顺熬过最艰苦的前几年,获得和师兄们一起打坐诵经的机会,他很珍惜自己所得到的一切,对课程和练功非常认真。

没几年的时间,张至顺就参透了道家的《金刚功》和《长寿功》,并且深得道家真传。这个成绩是许多人研习一生都达不到的水准,事实证明,张至顺的道路选择是十分正确的,在道法上,他极有天赋。刻苦的态度和出色的成绩帮助张至顺一路攀升,被授予全真教首席大弟子的名号,在外人眼里,他已经实现了自己幼年时期的梦想。

张至顺讲神仙下凡(陆地神仙张至顺)(5)

从小时候沿街乞讨到处奔波,到现在成为一大名派的首席弟子,掌管一方,张至顺经历的坎坷是他人所不能想象的,但张至顺并不认为自己攀到了顶峰。

在张至顺看来,他觉得自己对教法的研习还只是皮毛而已,不仅没有沾沾自喜,反而更加刻苦研修。为了更加深刻地去理解他的道,他甚至去吃被猫啃过的红薯皮亦或是已经发了霉的面粉。

此外,他在生活上十分节俭,常说“大道至简”,道在他心里道是最干净的存在,尘世的欲念不应该和他心目中至高无上的道有任何关系,这也约束着张至顺,在他身上培养了很多的美德。

虽然对自己节俭,可张至顺对一些贫苦人家或是受灾人家却是丝毫不吝啬,他经常竭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他们,对他们进行捐赠,70年如一日的把善意传播给山下人。

张至顺讲神仙下凡(陆地神仙张至顺)(6)

年幼艰苦的经历让张至顺很能与贫苦人家共情,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只有经历过噩梦的人才知道梦魇的恐怖。他希望自己的微薄力量能够真正地帮上这些身处苦难中的人,让他们获得快乐和安宁。

如果有人上山询问道法,张至顺也会耐心地进行解答,尽力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

与此同时,他还学习中医药的知识,常常为上山的病人进行治疗。因医术高超,被大家称为“中医圣手”。有很多远方的人慕名而来,张至顺就会细心无比地为他们医治,解决病魔的缠扰。

有道无德是道中之魔,终于失败,有德无道是道中之贤,终于成道。张至顺不仅做到了有道,还有德,他的德行让很多人远离病魔灾痛,散去烦恼忧愁。

张至顺讲神仙下凡(陆地神仙张至顺)(7)

他常年隐居于终南山,做了善事也不喜欢声张,没有人知道张至顺具体的住所,大家就把他称为“陆地神仙”。他除了不在天上生活,所做的一切都像神仙下凡一样,人们相信,张至顺就是上天派到人间帮他们远离苦难,带来幸福的神仙。

张至顺从来不在乎这些虚名,他最尊崇的教法告诉他,所有的名利都是身外物,是最虚无缥缈的存在,追逐他们不如实际做些什么。他经常说“贪利必死,好名必亡,若是图名图利,就非得死到这个名利里不可”。

这样和道教为伴的生活,张至顺一过就是70年,一生都没有改变过,从7岁开始接触到道教,张至顺就把自己的生命与它绑定在了一起,他仿佛天生为道教而生的,又或者说不是张至顺选择了道教,而是道教选择了张至顺。

张至顺讲神仙下凡(陆地神仙张至顺)(8)

张至顺没有其他的本领,他凭借一直深信的法度来为人们带来心安,就像当初游方道士们将希望的种子播撒在他心中一样。他不是装裱在精致画卷里的神君,更不是高高在上俯瞰众生的仙人。他所做的每件事都落在了实处,他是真正的人神。

我们的生活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变得越来越好,张至顺之前担心的挨饿受冻的社会现象不会再发生,有人劝张至顺下山去过正常人的生活,领略一下新时代的美好,被张至顺拒绝了。

张至顺知道城市的喧嚣不适合自己守护的纯净的道,他不愿意被尘世污染,失去他追随的道心。

爱国情怀,传承之理

他选择了留在山上,继续守护着他的终极定理。仅仅是这从一而终的坚持,就让很多人残形秽色。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再次让大家刷新了对这位全真派传人的认知。

张至顺讲神仙下凡(陆地神仙张至顺)(9)

全真派是道教中的代表派别,张至顺作为全真派的大弟子,1998年受邀去往泰国宣传道教,在他的传授下,道法在很多泰国人的心里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其中一位泰国的将军对张至顺赞不绝口,提出要给他最高的嘉奖,邀请张至顺加入泰国给予他最尊贵的传教身份。面对这样大的诱惑,张至顺只是淡然一笑回复他:我是中国人。

铿锵有力的五个字,稳稳的从张至顺的嘴里吐出。宣扬了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和国威。泰国的那位将军被他的风骨所折服,这样有内涵,有修为的高人对祖国的忠诚理应是不输任何人的。

消息传到国内,有媒体争相对张至顺进行采访,对记者的提问,他说自己只是想要去传输道教,传输中国人的教法,让外国人都认识到我们国家有值得骄傲的教派,让世界上的人能够认识到道家教法,吸引一些年轻人去进行传承。

张至顺讲神仙下凡(陆地神仙张至顺)(10)

大家都钦佩于他的格局和家国情怀,面对众人的赞赏,张至顺说:“我们都是中国人,道教是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那里边的好东西,我不能一个人自私地受用,得把它弘扬出去,让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都了解,都受益,都能活得健康!”一段话充分地诠释了什么叫做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

张至顺一生都在为了一份文化宣传,为了中国人民的健康喜乐付出,他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佩。救死扶伤、排忧解难、一心为民,大公无私,所有畅想的神仙品德都展现在他瘦小的身躯里。

但张至顺没有神话里的长生不老技能,终会走到寿命的终点,他最希望的就是自己追随了一生的信仰,可以永久流传下去。这不仅仅只是一个教派的传承,还是一个文化的传承。

张至顺讲神仙下凡(陆地神仙张至顺)(11)

张至顺在2015年7月28日离开了人世间,结束了自己长达104年的生命。他的弟子回忆说,张至顺好像早就预料到了自己的大限将至,早早地就收拾好自己,端坐在自己打坐的床上,交代身边的弟子要潜心修道、心存善念。然后等待死亡的到来。

我们不知道张至顺死后的世界会不会真的像神话故事里那样,可以得道升仙。但在很多人心里,张至顺就是神仙,他只是去往了下一个需要他的地方,张至顺的精神会永存在人世间。

遇到折磨和挫折时,不妨想一下张至顺道长,他的苦难是我们不能想象的,不过他却有这样的胸襟,无谓名利和世事浮华,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在之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