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宁古塔有多可怕(满清宁古塔有多可怕)

“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是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这是清朝文人方拱乾在被流放到宁古塔时所说的话。宁古塔是满清流放犯人的地方,在很多人心中它是如同地狱一般的存在,男性犯人祈求不要到那里,女性犯人甚至宁愿自杀也不愿前往。宁古塔究竟有多么恐怖,流放到此的犯人又经历了什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古代真实的宁古塔。

宁古塔位于现今黑龙江宁安市地区,处于中国的最北部,该地地处偏僻,气候恶劣,原先是边境军队驻扎之地,后来成为了流放犯人的地方。宁古塔在满语中是“六个”的意思,相传努尔哈赤的曾祖父福满所生的六个儿子曾经定居在此地,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为宁古塔贝勒,一些人甚至将此地看作是满清皇室发家的地方。但后来满清在入关之后,大部分人口都迁移到了内地,加上当地地处偏僻,又位于边塞之地,久而久之就成为了清朝流放犯人最主要的场所。

古代的宁古塔有多可怕(满清宁古塔有多可怕)(1)

宁古塔遗址

对于当时的流放罪犯来说,宁古塔无疑是其中如同噩梦一般的存在,其流放之路更是十分的艰难。从京城到宁古塔地区,大约要步行4000多里地,古代交通不便,多数都是徒步行进,而且被流放的犯人身上还要带上枷锁,每天能够步行的距离十分的有限,从京城到宁古塔,至少需要四个月的时间,慢一点的话甚至半年都到不了。

古代的宁古塔有多可怕(满清宁古塔有多可怕)(2)

京师到宁古塔的距离

而从中原到宁古塔,一路上还要经过很多原始森林,路上人烟稀少,豺狼虎豹出没频繁,还有瘴气侵袭,犯人们即使不被累死,也可能会成为野兽的美食或者中毒而亡。而在清朝对于流放犯人的饮食也有着严格的规定,每人每天所配给的粮食大约是八两左右,十五岁以下的孩童则要减半,古代的八两就是现在的半斤,也就是说犯人们一天只吃上两碗米饭,吃不饱饭还要长时间赶路,对于流放犯人来说,这样的折磨可想而知。清朝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中途死亡的人数可以说是极高,大约有半数死在路上,如果遇到恶劣天气,甚至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够安全到达宁古塔,以至于满清文士方拱乾在流放途中曾悲戚的说道,“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是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

古代的宁古塔有多可怕(满清宁古塔有多可怕)(3)

被押解的囚犯

而对于流放的犯人来说,即使挨过了路上的日子,在到达宁古塔之后还要面临更加艰难的环境。在现代人看来黑龙江地区已经算是极为酷寒的了,但在古代小冰期时代,宁古塔的环境要更为的恶劣,清朝有位叫吴兆骞的文人,在流放到宁古塔之后,给母亲的家信中曾经这样写过,“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四月大风,五月到七月连日阴雨,到八月即下大雪,宁古塔的环境之恶劣由此可想而知。

古代的宁古塔有多可怕(满清宁古塔有多可怕)(4)

古代流放的女子

而除了环境恶劣之外,到达宁古塔的犯人还会沦为奴仆,承担沉重的徭役。流放宁古塔,放与披甲人为奴,很多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大多都会成为披甲人的奴仆。据相关记载,居住在宁古塔的人主要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旗丁,披甲人和阿哈三种,其中旗丁地位最高,主要以满人为主,披甲人处于第二等,主要是满清入关之后的一些降兵,地位要低于一般的军人,阿哈是奴隶,是地位最低等的存在,主要以汉人和朝鲜人为主。

古代的宁古塔有多可怕(满清宁古塔有多可怕)(5)

宁古塔披甲人

如果流放犯人成为披甲人的奴隶下场会非常的凄惨,披甲人对于奴隶可以随意地处置,男人需要承担十分沉重的衙役,被当作牛马来使用,女子的命运则更为的悲惨,不仅需要承担繁重的农活,还要伺候披甲人的起居,甚至沦为他们随意发泄的工具,即使日后身死,也没有人会问津,所以一些女犯人在听到流放到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的时候,宁愿结束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承受如此残酷的折磨。

古代的宁古塔有多可怕(满清宁古塔有多可怕)(6)

下场悲凉的女子

宁古塔在满清时期无疑是恐怖的代名词,是比黄泉路更加可怕的场所,难怪在很多清朝电视剧中很多人在听到宁古塔的名号时无不畏惧胆寒,但幸运的是,如今宁古塔的阴森苦寒已经消散,代之而起的越发繁华的旅游胜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