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顶级品种(牡丹花)

牡丹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花卉,它以其雍容华贵的姿态傲然屹立于群芳之首。被誉为“花中之王”。

牡丹顶级品种(牡丹花)(1)

更有美丽的传说,赋予牡丹傲骨丹心的气节。使牡丹成为中国人心中吉祥富贵的载体,备受中国历代各阶层人民的推崇。

牡丹顶级品种(牡丹花)(2)

牡丹原产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从南北朝至今,在栽培过程中,牡丹发生了诸多变异,出现了多彩多姿的品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其栽培范围向全国扩大。

牡丹顶级品种(牡丹花)(3)

牡丹栽培源于河洛,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则始于南北朝。

牡丹顶级品种(牡丹花)(4)

隋代,牡丹的栽培数量和范围逐渐扩大,当时的皇家园林和达官显贵的花园中已开始引种栽培牡丹,并初步形成集中观赏的场面。《隋志素问篇》中说道:“清明次五时牡丹华。”这又足以说明牡丹作观赏植物则规模更大。

牡丹顶级品种(牡丹花)(5)

唐朝时,长安的牡丹在引种洛阳牡丹的基础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花师就在这个时代出现。从“植牡丹一万本(株),色样各不同”来看,此时的牡丹的栽培技术已经相当高了。

牡丹顶级品种(牡丹花)(6)

唐代的宫廷寺观、富豪家院以及民间种植牡丹已十分普遍。在唐代的大量栽培下,繁育出众多的品种,使牡丹花型花色增多,花瓣化程度得到极大的提高。

牡丹顶级品种(牡丹花)(7)

作为唐代东京的洛阳,从初唐到五代十国的后唐,牡丹种植业都在不断地发展,据宋《清异录》记载:“后唐庄宗在洛阳建临芳殿,殿前植牡丹千余本,有百药仙人、月宫花、小黄娇、雪夫人、粉奴香、蓬莱相公、卵心黄、御衣红、紫龙杯、三支紫等品种。”

牡丹顶级品种(牡丹花)(8)

在宋代,牡丹栽培中心移至洛阳,栽培技术更加完善、系统,对牡丹的研究有了更大的深入,出现了一批理论专著。这其中有周师厚的《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张峋的《洛阳花谱》等等。记述了牡丹的栽培管理,其中包括择地、花性、浇灌、留蕾、防虫害、防霜冻以及嫁接、育种等栽培方法,总结出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成熟经验。

牡丹顶级品种(牡丹花)(9)

此时对栽培牡丹十分严格,从选地到种植都很专业,由此而生“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名。

牡丹顶级品种(牡丹花)(10)

牡丹顶级品种(牡丹花)(11)

北宋时,洛阳牡丹的规模呈现出空前的盛况,培育出许多新品种。牡丹“不接则不佳”,他们用嫁接方法固定芽变及优良品种,这就是北宋时最突出的贡献。

牡丹顶级品种(牡丹花)(12)

南宋时,牡丹的栽培中心由北方的洛阳、开封移向南方四川的天彭、成都、杭州等地。陆游著的《天彭牡丹谱》记载了天然杂交牡丹,通过嫁接和播种的方法,从中选出更多更好的适宜南方气候条件的生态型品种。

牡丹顶级品种(牡丹花)(13)

明清时,中国牡丹的栽培范围已扩大到大江南北。乾隆年间编纂的《洛阳县志》记载牡丹品种共169个。清代时,熏花已十分普及,这时的催花技术已达到相当的水平,此技术至今还在采用。

牡丹顶级品种(牡丹花)(14)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牡丹种植和栽培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牡丹的培育数量不断增多,栽培技术不断提高。

牡丹顶级品种(牡丹花)(15)

洛阳、菏泽等地成立了牡丹研究所,使牡丹的栽培技术又得到了新的发展。同时,中国还出版了一批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如刘淑敏等编著的《牡丹》,喻衡著的《牡丹花》,魏泽圃等主编的《洛阳牡丹》等等。这些著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牡丹花的培育技术进一步得到了充实和发展。

牡丹顶级品种(牡丹花)(16)

牡丹不但是中国人珍爱的花,而且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法国、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朝鲜、新加坡、德国、荷兰、加拿大等几十个国家均有牡丹栽培,其中以法、日、美、英等国的牡丹园艺品种和栽培数量为最多,尤其是日本培育出了冰雪中的牡丹花,非常惊艳!

牡丹顶级品种(牡丹花)(17)

国外牡丹的园艺品种,最初均来自中国。早在公元724-749年,中国牡丹传入就日本,闻说由空海和尚带去的。

牡丹顶级品种(牡丹花)(18)

法国在1330年至1850年间对引进的中国牡丹进行大量繁育,培育出较多园艺品种。

牡丹顶级品种(牡丹花)(19)

1656年,荷兰和东印度公司将中国牡丹引入荷兰本土,1789年英国引入中国牡丹,从而使中国牡丹在欧洲传播开来,园艺品种达100多个。

牡丹顶级品种(牡丹花)(20)

美国于1820-1830年,从中国引进中国牡丹品种,后来培育出一种黑色的牡丹品种。

牡丹顶级品种(牡丹花)(21)

牡丹顶级品种(牡丹花)(22)

牡丹顶级品种(牡丹花)(23)

牡丹顶级品种(牡丹花)(24)

牡丹花,满园春色关不住,国色天香惹人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