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至平顶山高速焦作段规划(新建焦作至平顶山高速公路焦作至荥阳段)

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焦作至平顶山高速公路焦作至荥阳段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河南交投焦郑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焦作市、郑州市,

占地面积:全线占地 433.1954hm 2 ,其中永久占地 326.2194hm 2 ,临时占地132.5433hm 2 。

建设内容:拟建公路采用四车道(项目起点至沿黄高速公路段)/六车道(沿黄高速公路至项目终点)高速公路技术指标,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Ⅰ级,设计速度 120km/h,路基宽 27/34.5m。

建设规模:(1)建设里程 35.288km;(2)填方 759.7 万立方米,挖方 187.52万 m 3 ,借方 721.56 万 m 3 ;(3)沥青混凝土路面 110.2 万 m 2 ;(4)特大桥 12322m/2座,大桥 2869m/10 座,中桥 986m/16 座,涵洞 2 道、通道 36 道(包括互通内主线上的涵洞、通道),天桥 2 座(含南田塘枢纽互通内跨荷宝高速天桥);(5)互通式立交 8 座(其中枢纽互通立交 3 座,服务立交 5 座);分离式立交 14 处;(6)服务区 1 处、主线收费站 1 处、匝道收费站 4 处、监控分中心 1 处、养护工区 1 处、桥梁监控通信站 1 处。

项目投资:100.4 亿元。

施工工期:拟于 2022 年 3 月开工,2026 年 3 月底建成通车,工期 48 个月。

方案比选

根据项目所在的路线通道总体走向,结合沿线地形,城镇布局等情况,按照路线总体走向基本顺直,工程量小,经济合理,有利于促进沿线经济发展,绕避环境敏感点的原则,拟设置 K 线、EK 线、FK 线、黄河桥位方案一、黄河桥位方案二(终点方案)5 个路线方案。

K 线与 EK 线方案比选

根据项目规划总体走向及沿线控制因素,本项目选定楼下东~王顺东桥位形成 K线和南王至白水桥位的 EK 线两个路段比选方案。

( 1 )路线方案

K 线方案于乔庄东南与拟建 S104 交叉,预留小董互通设置条件;路线继续南延,经楼下东,在南王村西侧跨越沁河及其南北大堤,随后自西滑封与王顺之间穿过,并在 S308 交叉处设置互通立交;路线继续延伸,在周家庄西南与规划沿黄高速公路交叉,设置枢纽立交;经郭庄东、小南庄东,于保安庄西北先后跨越济河、S309。

EK 线方案自岗头村北侧与 K 线方案分离,随后路线向南偏东方向延伸,经南耿西,在南王庄东侧跨越沁河及其南北大堤,经西白水西,在交斜铺东侧与 S308 交叉,设置互通立交;随后路线再次转向南偏西向,经古樊西后,于周家庄东南与规划沿黄高速交叉,设置枢纽立交;路线在保安庄西北侧先后跨越 S309、规划干渠和济河,在北孟迁西北与 K 线汇合。

EK 线 方 案 长 13.702km , 对 应 K 线 方 案 路 段 长 12.5km , 比 较 范 围 为EK7 900=K7 900~EK21 602=K20 400,全线位于武陟县境内。路线走向图见图

焦作至平顶山高速焦作段规划(新建焦作至平顶山高速公路焦作至荥阳段)(1)

( 2) 方案比选

K 线和 EK 线工程比选见表

焦作至平顶山高速焦作段规划(新建焦作至平顶山高速公路焦作至荥阳段)(2)

①K 线方案路线顺直 , 对沿线城镇影响较小 , 与沁河交汇处桥梁短且河势稳定 ,EK 线方案与沁河交叉处河道宽 1.5km, , 且此处河势急转弯且以在桥位上游百米以外形成横河,如遇大洪水可能对桥梁安全产生一定影响;

②K 线沁河桥桥位距离上游 G207 焦温快速路桥位 3.5km ,EK 线与上游 G207距 焦温快速路桥位间距 5km; ;K 足 线虽不满足 《 条文说明》 》定 之规定 4km 的要求, , 根据 《 焦作至平顶山高速公路焦作至荥阳段沁河特大桥防洪评价报告》(郑州清大水利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2022 年 年 3 月)结论可知,K 线方案桥梁壅水长度为 1579m ,满足 《黄河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技术审查标准(试行)》中规定的桥梁间距 桥梁的 壅水长度的 1.5~2 倍。因此可推荐 K 线方案。

K 线与 FK 线路线方案比选

由于项目终点明确,受温县规划、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交叉位置、黄委会对黄河桥与主流交角等影响,项目终点段走向基本唯一。路线自北向南从温县与武陟县交界穿过,受北平皋省保文物影响,备选了北平皋西(K)与北平皋东(FK)两个路段方案。其中 K 线紧贴温县东环路布设,FK 线则在寨上和董宋之间通过。

( 1 )路线方案

K 线方案经南崔庄东、老达寨后基本与温县东环路并行布设,在南平皋北侧设陈家沟互通连接东环路,随后路线穿过南平皋村并起桥,先后跨越黄河北大堤、老蟒河、西霞院干渠、新蟒河、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随后进入荥阳市境。桥跨进入荥阳境后,走向转为南偏东向,继续跨越北侧滩地及黄河主河槽,随后进入南岸黄土丘陵地带落地。

FK 线方案自郭庄东侧与 K 线方案分离,在小南张东南跨越济河,接着与 S309交叉,设置互通立交;后路线转为南偏东向,基本平行于济河布设路线,经老崔庄东、南孟迁东,在东水运东南设置陈家沟互通,并与太极服务区合建;路线经寨上东后起桥,路线转为西南向,桥梁先后跨越黄河大堤、老蟒河、黄河侧滩地、新蟒河,随后汇入 K 线方案,跨越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黄河主河槽,止于荥阳境黄河桥南桥头南南(吴家沟北)。

FK 线 方 案 长 19.535km , 对 应 K 线 方 案 路 段 长 18.8km , 比 较 范 围 为FK16 000=K16 000~FK35 535=K34 800,其中武陟境 9.381km,温县境 5.619 公里,荥阳境 4.535km。K 线与 FK 线路线走向示意图见图

焦作至平顶山高速焦作段规划(新建焦作至平顶山高速公路焦作至荥阳段)(3)

( 2 )方案比选

K 线和 FK 线工程比选见表

焦作至平顶山高速焦作段规划(新建焦作至平顶山高速公路焦作至荥阳段)(4)

( 1 )K 线线型更为平顺,FK 线 线 走向扭曲迂回 ;

( 2 )K 线靠近温县规划区,对地方经济带动较大,对温县的服务作用更好;

( 3 )K 线与沿黄高速交叉处地市开阔 , 布设枢纽条件较好 , 有较好的交通转换而 作用,而 FK 线与沿黄高速交叉处枢纽布设条件受限,转换效率低;

( 4 )从路基防护、排水防护、特大桥和路面工程量等方面比较,K 线均较优 ;因此 ,从工程方面比较,荐推荐 K

K 线与黄河桥位方案比选

项目路线方案自温县与武陟县交界地带进入黄河控制范围,考虑以上桥位因素,结合区域内规划、文物、水利、水文等控制性因素以及项目终点顺接位置,初步选定方案一、K 线、方案二三个桥位方案。

(1) 路线方案

方案一: 路线自自温县东环与北平皋遗址之间的空当通过后继续向东南方向延伸,先后跨越西霞院干渠、新蟒河后,在南水北调穿黄隧洞北出口保护范围东侧调整角度,设桥梁跨越南水北调穿黄隧洞、黄河主河槽,于荥阳市汜水镇东侧顺接荥阳至新密段起点。

K 线方案:路线自温县东环与北平皋遗址之间的空当通过后继续向前延伸,调整角度先后跨越西霞院干渠、新蟒河和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明渠,最后路线调整为东南方向,与现状黄河主流正交方向跨越黄河,于荥阳市汜水镇东侧顺接荥阳至新密段起点。

方案二 :路线自北向南布设路线方案,自温县东环与北平皋遗址建设控制地带之间的空当通过,随后路线转为南偏西向进入黄河控制范围,先后跨越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和西霞院干渠后,路线折向东南,沿与现状黄河主流正交方向跨越黄河,于荥阳市汜水镇东侧顺接荥阳至新密段起点。

黄河桥位方案一、K 线、方案二路线走向见图

焦作至平顶山高速焦作段规划(新建焦作至平顶山高速公路焦作至荥阳段)(5)

( 2 )方案比选

黄河桥位方案一、K 线、方案二工程比选见表

焦作至平顶山高速焦作段规划(新建焦作至平顶山高速公路焦作至荥阳段)(6)

焦作至平顶山高速焦作段规划(新建焦作至平顶山高速公路焦作至荥阳段)(7)

(1) 方案一 :

① 虽然建设里程最短、走向较顺直,但跨越南水北调穿黄隧洞,与穿黄工程交为 角为 34° ° ,不满足《穿跨邻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项目设计技术规定》5.1.2 条 :于 穿越、跨越项目与中线干线工程宜采用正交方式布置,交角不宜小于 60° ° 的要求,影响防洪和穿黄工程安全;

② 与黄河主流交角为 为 70° ° , 不满足《黄河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技术审查技术标准 ( 试行 ) 》 ( 黄建管[2007]48 号 号 ) 和 《 河南河务局关于黄河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技术审查规定补充规定》 》 ( 豫黄防[2021]29 号 号 ) 桥梁轴线的法线方向原则上应与洪水主流流向保持一致的规定 , 避免桥梁建设对于各流量级洪水的河势造成改变 ;

角 法线方向与黄河夹角 20° , 不满足《内河通航标准》关于过河建筑轴向法线方向与于 河道水流流向的夹角不大于 5° 的规定。

因此方案一 对南水北调穿黄工程的扰动较大 , 方案实施对穿黄工程的影响较大 ;方案对黄河河势影响较大,黄河线位上下游较大范围控导工程须重新规划。

(2) 方案二 :

① 虽然避开了南水北调穿黄工程的保护范围,但总体走向扭曲,桥位线性与黄为 河主流向夹角为 103° °, ,足 不满足 《准 黄河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技术审查技术标准 ( 试行 ) 》 ( 黄建管[2007]48 号 号 ) 和 《 河南河务局关于黄河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技术审查规定补充规定》 》 ( 豫黄防[2021]29 号 号 ) 桥梁轴线的法线方向原则上应与洪水主流流向保持一致的规定,避免桥梁建设对于各流量级洪水的河势造成改变; 法线方向角 与黄河夹角 13° ° , 不满足《内河通航标准》关于过河建筑轴向法线方向与河道水流于流向的夹角不大于 5° ° 的规定。

② 方案总里程最长,桥梁规模大,同时对温县规划影响最大。因此方案二不可行。

( 3 )K 线方案 :

① 桥位为本项目黄河特大桥桥位,该桥位尽可能避开了北岸重要设施(新莽河渠道倒虹吸),桥位与黄河现状主河槽流路基本正交,与上下游临近桥梁的间距满足《黄河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技术审查标准(试行)》要求,减小了对黄河河道工程的影响,也减小了对南水北调穿黄(隧洞)工程的影响 ;

② 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关于本项目路线方案的复函 “ 经研究 ,原则同意拟建焦作至平顶山高速公路焦作至荥阳段跨越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在项目初设阶段,请你公司按照我局《穿跨邻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项目设计技术规定》、《穿跨邻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项目安全影响评价导则》等相关文件要求,按照初步设计深度组织编制跨越处专题设计报告及安全影响评价报告,并以正式文件报送我局 ” 。设计单位已按复函要求编制完成《焦作至平顶山高速公路焦作至荥阳段工程跨越和邻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穿黄工程 ( 北岸明渠段) ) 专题设计报告》 》 ,

并委托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焦作至平顶山高速公路焦作至荥阳段工程跨越及邻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穿黄工程(北岸明渠段)专题设计安全影响评价报告》。

③ 黄河特大桥桥梁工程分为西霞院干渠外引桥、西霞院干渠桥、南水北调外引桥、南水北调桥、南水北调内引桥、主桥 6 部分,主桥桥跨布置为:(6 ×100 6× ×100 6 ×100 6 ×100 6 ×100 6 ×100 1 ×50 )m ,桥梁全长为 3656m (含桥台)。

综上分析,从工程方面比选,K线方案可行

焦作至平顶山高速焦作段规划(新建焦作至平顶山高速公路焦作至荥阳段)(8)

推荐路线走向

推荐方案起点位于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宁郭镇西南 G327,预留向北延伸至焦武路的建设条件。与 G327 形成菱形立交,在石庄村西侧设置项目主线收费站,于南田塘西侧与菏宝高速交叉,设置南田塘枢纽互通立交;路线继续向南延伸,经武陟农场西、代村东,在磨庄西北跨越蒋沟,向南经岗头西,于乔庄东南与拟建 S104 交叉,建设小董互通立交;路线继续向南延伸,于渠下村东侧设置沁河特大桥跨越沁河及其南北大堤,随后在西滑封西侧与 S308 交叉,设置西陶互通立交;随后路线与沿黄高速交叉,设置郭庄枢纽互通立交;然后跨越济河后路线沿西南延伸,路线基本在温县规划区东侧与其平行布设,在南平皋北侧设陈家沟互通连接东环路,随后在南平皋村起桥,先后跨越黄河北大堤、老蟒河后,继续跨越新蟒河、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随后进入荥阳市境。

路线以桥梁形式进入荥阳境后,走向转为南偏东向,继续跨越北侧滩地及黄河主河槽,随后进入南岸黄土丘陵地带,经吴家沟东,在赵村西南侧与 S312(沿黄快速路)交叉,设置赵村互通立交,路线继续向南在汜水镇东侧止于连霍高速(即焦作至平顶山高速公路荥阳至新密段起点),设置汜水枢纽互通。

K 线方案全长 35.288km,其中焦作境 28.436km,郑州境 6.852km。

#河南高速##郑州##焦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