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闹矛盾女儿火速解围(家有刺猬式万能爸)

爸妈闹矛盾女儿火速解围(家有刺猬式万能爸)(1)

一月一次的闺蜜聚会日,比平日沉默很多的糖糖突然问闺蜜安妮:离婚后,最难过的时刻是什么时候?安妮是我们三人中最特力独行、活得最蓬勃的女人,从不愿将就着生活。有稳定的事业和经济来源,离婚后带着女儿生活,女儿精灵活泼,母女两感情深厚、从容自在。并且仍然和前夫一家相处愉快。每年还总会在寒暑假送女儿去奶奶家生活一阵子,她则放飞自我,到处旅游。是心心念念只知围着孩子家庭转的我们羡慕对象。

听了糖糖的话,安妮不答反问:为什么这样问啊?

糖糖眼泪刷就流下来。”我决定离婚“。我们一惊,赶紧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一点预兆都没有哇。这可是我们三人中心性最平和宽容,性格最好的糖糖。和她家那一位从相识、恋爱、结婚、生子,我们一直都是见证人,情比金坚呐!而且夫妻两对儿子从小的陪伴教养,那是多年如一日的夫唱妇随,合作无间啊。在糖糖的倾诉中,我们终于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导火索:亲子教育中的焦虑引发矛盾

升到小学5年级以后,牛牛的成绩始终不温不火,中等偏下。学了5年多的小提琴,在牛爸的陪学陪练365天督促下,基本功扎实。但立志“只想做个普通人”的牛牛,对于音乐的热爱领悟,对于上台表演,都远远达不到爸爸的要求。用爸爸的话说:陪这个儿子长大,付出回报比超低。老师和家长使力10分,牛牛只吸收2分。小一点还好,可爱,晚熟,慢慢来。花开有早晚。但对于即将小升初的孩子来说,爸爸着急上火了。

再加上夫妻两都换了一个新领域创业,工作比以前都忙。快的爸妈VS慢的儿子,向来火爆脾气并且要求严格追求完美的牛爸受不了了:

  • 我再也不管你了!看到你就烦!
  • 去他的慢慢来,慢慢改,他又不是乌龟,能活万年;
  • 你投错了胎,投到我家;你应该投胎做猪,吃吃喝喝就好;
  • 是人都比你强!
  • 你真厉害,

火还烧到当妈的身上:

  • 有其母必有其子,你们母子两一个德性;
  • 儿子这样都是给你惯坏的;平时就放纵着当小BB养,让他事事依赖你;
  • 除了外表长得像我,脑子都是你遗传的:又笨又懒,不求上进;
  • 你看你们家养出来的人,就是活着就好,健康就好;一点上进心羞耻心没有,这样活着就是白活……

就这样,一句句语言的暴力磨掉生活中所有爱和平静!充满了讽刺、责骂,再升级到夫妻之间的争吵。父母的情绪不稳定,孩子也就越来越战战兢兢不开心。看到孩子受到明显影响,沟通又无效,糖糖更加没法淡定,陷入恶性循环当中。

当儿子的优秀撑不起父母的梦想时,万能爸就像只刺猬,没有勇气面对,于是顶着满身的刺每天刺来刺去,刺伤了最爱的人,也弄疼了自己!

听了糖糖的倾诉,我们叹息的抱抱她。这一家子,原本就是牛皮糖和刺猬的互补组合。男的能力强个性鲜明脾气火爆;女的乐观善良平和宽容。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典范。而糖糖家牛牛。外貌实足爸爸翻版,内里又遗传了糖糖的平和善良温暖个性。属于乖巧懂事又萌萌哒的孩子 。糖糖以往说起一家三口斗智斗勇的故事,常笑称她跟儿子是”牛皮糖母子“组合,生活中小错不断,但还是会扬头得意一笑:就喜欢你看不惯我们又干不掉我们的样子,满满被宠爱的底气。牛爸也经常说好在儿子心态像妈,一点不会被我的火爆脾气吓倒。刺猬没有刺的那一面,留给了自已最爱的人。

所以,这一家子,妈妈温柔又懂娃,爸爸严格又关爱,曾经的万能爸:会开车带一家人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会陪着儿子拼每一个变形精钢和乐高积木;会5年如一日,每天陪着学琴练琴并因此成了半个专家;会永远拿着相机,捕捉儿子的每一个成长瞬间;会用最佳的学习、思考方法,耐心指导儿子写字,做作业,人们常说“有困难找警察”,在糖糖家,任何时候,都是“有困难找爸爸”……爸爸也从未缺席过儿子的每一个重要成长瞬间,连妈妈群组织的一年一度的生日会,爸爸都是公认的御用摄影师,从不缺席。

但为什么会出现今天的情况呢?

糖糖家,丈夫因为付出回报失望焦虑导致的言行暴力,妻子同样焦虑但又更看重家庭关系的和谐和儿子的健康成长,希望导致改变,但她的做法是不停的劝解、争执、例证言语暴力将会对一个孩子成长的严重影响。结果是丈夫觉得妻子溺爱维护。反而使问题更严重。原本应该同心解决亲子教育问题,升级为夫妻间养育观念价值观问题。

《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中写到,原本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没有成功的解决问题,反而成了问题本身。

所以,糖糖家需要改变和解决的的问题,不是单纯的语言暴力问题,离婚也并不是一个解决本质问题的好办法,只是逃避而已。

我们来“重新框定”一下:这是一个父亲为孩子的付出,超出了自己能承受的范围,付出感太高,自我牺牲的感受太强烈,心甘情愿的部分就全部消失,付出感变成了受害者心态。

实际付出-愿意付出=付出感。一个人愿意付出多少,往往取决于付出被对方看到,再对这份付出心存感激。如果孩子能感受到爸爸的付出,努力学习,当然问题就能解决。但孩子不会一夜间懂事,所以,先降低爸爸的付出感。就应该由另一个成年人,妈妈来行动。夫妻两一起寻求正确的、适合自己孩子的、双方都认可的教育方法,和孩子一起树立一个目标,一起想办法去达成。

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建议:

1、温柔的坚定

糖糖平心静气并坚定的与丈夫沟通一次:接过教养儿子的正面任务。先隔离丈夫发火暴躁的根源。不过问作业,不过问练琴,但要给予儿子日常的关爱,少骂他。同时用事实和数据让丈夫明白,语言暴力不改变的可怕后果:

所谓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性或歧视性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

中国家庭常见的语言暴力:

一、侮辱讽刺型,代表话语为:笨蛋、废物、蠢货、就知道吃、你真厉害(取反义)。

二、贬低压抑型,代表话语为:丢人、怎么那么笨、什么都做不好、没用的东西。

三、威胁恐吓型,代表话语为:再不听话我就不要/爱/喜欢你了、再不听话揍/打死你。

四、嫌弃厌恶型,代表话语为:滚开、走开、我宁肯没生过你、没人喜欢你、我再也不管你了、都是因为你你爸才不要我了、你怎么不去死。

五、抱怨哀求型,代表话语为:求求你不要再这样行吗。

毕淑敏有篇文章《家问》,文中说:“在纷乱和丑恶的气氛中成长的孩子,是伪劣家庭的痛苦产品。他们在家中最先看到并习惯的待人处世经验,是破碎流离和粗暴残酷。他们是那样幼小,缺乏分辨的能力,以为这就是人世间的模型,当他们走进社会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以不良家庭模式对待他人,将紊乱和不协调传染到更远的范畴。更令人惊惧的是,来自不完美家庭的孩子们,彼此具有病态的吸引力,仿佛冥冥中有一块恶作剧的磁石,牵引性格有缺陷的男女,格外同病相怜,迫不及待走到一起。病态中的家庭,如履薄冰,全是悲剧。如果不能卓有成效的打断铰链,这种会伤人的家庭,就象顽强的稗草,代代相传,贻害无穷。” 一项针对未成年人的调查发现,在家经常被骂的孩子不良性格特点最为明显,25.7%的孩子表现出“自卑”,22.1%表现出“冷酷”, 56.5%的孩子性格“暴躁”。

被冷言冷语伤透的心,像是被钉子扎烂的篱笆墙 ,拔下钉子也抚不平伤痕。被扎的伤口渐渐看不见摸不着了,却藏在身体里悄悄腐烂。

糖糖与儿子沟通:接下来爸爸的工作非常繁忙,要负责赚钱养家。陪伴会减少。儿子日常的学习、练琴必须要减掉依赖性,当一个小小男子汉自已负责。而我们的目标仍然是:用小提琴特长加文化成绩,考一所最好的初中。所以,为了目标,要和妈妈签订约定条款,一起努力。

所以,作为妈妈,温柔而坚定的向丈夫和儿子表明,一个家必须要有一个平和稳定的爱的环境。

做个情绪稳定的父母,做个可以就事论事的成年人,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也是表达爱的正确方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