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美术馆在大剧院哪里(紫琅湖畔双子星)

南通美术馆在大剧院哪里(紫琅湖畔双子星)(1)

矗立于紫琅湖北岸的南通大剧院,形似一架协奏的钢琴,形成“琴山珠水”独特景观。东侧的南通美术馆仿佛一座“艺术万花筒”,生动诠释南通文化圆润通达的艺术气韵。夜幕下,两大建筑灯火相邀,如同一对“双子星”点亮湖滨璀璨夜。

南通美术馆在大剧院哪里(紫琅湖畔双子星)(2)

南通大剧院和南通美术馆均出自法国大师保罗·安德鲁之手,堪称城市形象封面作品。自2021年开幕运营至今,南通大剧院和南通美术馆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举办各类演出及活动160多场、展览展陈及公共文化活动56场,吸引观众超过40万人次,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精品为王引领观众走进艺术新殿堂

一部爆款的红色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将于11月下旬登陆南通大剧院,9月22日开票以来,激发起通城观众的抢票热情,目前票务销售已过半,第一场次即将售罄。

《永不消逝的电波》作为国内首部“谍战舞剧”,被很多观众称作“最美舞剧”。为了引入这一顶级演出资源,南通文化艺术中心的运营团队多次赴上海争取,终于让“红色电波”传到南通舞台。

南通美术馆在大剧院哪里(紫琅湖畔双子星)(3)

同样,去年的现象级舞剧《只此青绿》全国巡演第一站选在了南通大剧院,让国内同行和观众刮目相看。

据南通文化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尹晓琍介绍,截至2022年10月,大剧院累计接待观演人数超15万人次。到大剧院看“大戏”,已成为当下年轻人最潮的休闲打开方式之一。

南通美术馆在大剧院哪里(紫琅湖畔双子星)(4)

为了进一步提升展览层次,运营团队前往北京拜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请他担任“5观”跨年大展的策展人。“5观”大展涵盖了张仃、白明、冷冰川、逄小威、马岩松5位艺术名家的作品,开展之后好评如潮,并获得省级优秀展览项目奖。

截至目前,共有近28万观众走进南通美术馆观展。据统计,其中三分之一的观众来自外地。

倾力筑梦打造城市公共文化新高地

南通大剧院、南通美术馆是市委、市政府重点建设的标志性文化工程、民生工程,承载了江海儿女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梦想。

南通美术馆在大剧院哪里(紫琅湖畔双子星)(5)

南通大剧院有一件“镇院之宝”——由奥地利Rieger管风琴公司为音乐厅量身定制的管风琴。这是国内外观最大的管风琴,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江海之城、诗意南通。今年8月28日,南通大剧院管风琴迎来了第一位启封者——著名演奏家沈媛,让观众近距离接触管风琴、全方位受到古典音乐熏陶。

开馆以来,南通美术馆所承办的艺术展览均对市民免费开放,以展览、传统节假日为契机,举办20余场公共教育活动,惠及市民群众千人次。

南通文体会展管理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俞哲说:“场馆办得好不好,老百姓的脚是一把量尺。大剧院和美术馆承载了几代文化人的梦想,我们想方设法将这两大地标做大做强,最终反哺的还是老百姓,是公共文化事业。”

对标一流开拓管理运营发展新模式

近日,一家来自德国的世界500强企业来南通考察投资环境,他们点名要看南通大剧院和南通美术馆,参观后向南通方面索要这两处的资料以写进考察报告中。

南通美术馆在大剧院哪里(紫琅湖畔双子星)(6)

南通大剧院和南通美术馆的建设,正在为这座城市发展的能级赋能添力,彰显出与“万亿之城”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

在两大文化实体动工之初,就制定了“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建设运营思路,成立了南通文体会展管理有限公司,并与江苏大剧院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苏州新时代文体会展集团达成省市合作、跨江联动,三方共建管理运营平台南通文化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一体化运营南通大剧院、南通美术馆两大文化地标。

南通文体会展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唐林林告诉记者,南通大剧院、南通美术馆当前的运营模式与“一包了之”的合作模式截然不同。“三方合作、自主运营的模式,能真正锻炼和培养南通本土的文化艺术管理团队。”他表示,拥有自己的“人、团、剧”,是南通大剧院朝文化殿堂发展的百年大计。

接下来,南通文化艺术中心将继续探索发展新模式,运营管理好政府文化艺术主阵地,努力将大剧院和美术馆打造成南通的文化客厅、长三角的文化地标。

通讯员 张坚

校对 李海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