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1)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2)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3)

文 | 佳睿

你敢相信吗?

起源于中国的水果“枇杷”,曾被国际认定为“日本山楂”,当成日本产物?

一位中国农学家,花了毕生的努力,才帮它扭转了身份。

这段传奇故事,让人倍感温暖:我们有这样的科学家,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做到极致,是多么的幸运。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4)

这位传奇教授名叫林顺权,今年66岁,是福建仙游县书峰乡人。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5)

他对枇杷这种水果再熟悉不过了,每年2-5月的盛产期,金黄诱人的枇杷果挂满书峰乡大大小小果园的树梢,在早春的微薄空气中发出丝丝缕缕的甜香。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6)

种植枇杷是一门大学问,从种植到结果需要等三年,成本高,果树娇嫩易损,全年都得精心呵护,才能在短暂的果期结出理想的果实。

在穷山恶水的书峰乡,“种地要跑五里地,喝水要等渴死”的情况下,人还顾不过来,别说种这样的水果了。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7)

愿意种枇杷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不肯接手,只有一些老果农在坚持。

这种情况下,十年间,我国枇杷种植的面积已经减少了四分之一。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8)

林顺权年轻时就开始从事枇杷研究,后成为华南农业大学和莆田学院的双聘教授,中国园艺协会枇杷分会理事长。

他经常给果农们养育枇杷树的技巧,帮他们剪枝;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9)

图源:福建新闻频道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10)

图源:福建新闻频道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11)

图源:网络

也在实验室里研究枇杷的生物技术。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12)

图源:帮视频

除了埋头搞研究,他头脑还很跟得上时代,和各类电商合作,源头基地直供,增加老果农们的收入,完善了一条产业链,由此鼓励他们继续种植枇杷;

很多年轻人被吸引,也选择回乡工作,让枇杷有了良性的发展渠道。

在他的努力下,枇杷不但没拉后腿,还带动了乡民致富。

1988年,林顺权公派去日本留学时,发现一件他从没听说的事:

国际上竟然统一管枇杷叫“日本山楂”,不管是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都一样!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13)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14)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15)

他很纳闷:枇杷怎么变成日本的了?

89年他回国以后,一直想着把这个事情“扭转过来”。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16)

于是,他查阅了各种史料,走上了漫漫的更名之路……

他发现,根据史料记载,枇杷原产地是中国,种植历史非常悠久,最早见于公元前126-118年,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写道:“……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木然柿……罗乎后宫,列乎北园。”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17)

《上林赋》示意图

东汉郑康成所作《周礼地官》描绘 :“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珍异之物,珍异葡萄枇杷之属。”

后来,东晋的葛洪在《西京杂记》中描写:“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枇杷十株”。

在湖北江陵出土的汉代文物中,也发现了枇杷果实。

可见,最晚从2000多年前的汉代开始,我国就有枇杷种植了。

唐朝时,枇杷已在我国的大江南北广泛种植;

白居易作诗“淮山侧畔楚江阴,五月枇杷正满林”;杜甫提笔“杨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18)

大唐将其视为珍贵的贡品,还设立了“枇杷节”;

参加节日的日本遣唐使回国时,带走了枇杷,从此枇杷在日本广泛种植;日语里念 びわ(bi wa),也是谐音而来。

后来,枇杷从中国逐渐传入了欧洲、南美洲等地,在全球扩散开来。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19)

日本遣唐使

现在,杭州塘栖古镇还保留着1400年历史的枇杷节,2006年还加入了世博会。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20)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21)

塘栖古镇枇杷节(图源:网络)

枇杷是纯粹的中国血统,为什么会被当成日本货呢?

这是因为,1784年,瑞典植物学家卡尔·彼得·通贝里(Carl Peter Thunberg)在日本首次看到了枇杷,视觉上长得像欧楂属的果实,于是就命名为“日本山楂(Mespilus japonica)” 了。

枇杷的拉丁学名为“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后面两个就是命名者的名字。

而西方制定的《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沿袭了殖民的特点,规定每种植物只能有一个拉丁学名,以时间为基准,哪个最早出现,早通过审查,就定哪个。

通贝里痴迷于日本植物,出版过《植物图鉴》,还有《日本植物志》等。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22)

于是,“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 牢牢地印在了枇杷身上,遗臭N年。

林顺权教授带领一队考察小组,查阅了大量资料,四处奔波,足迹遍布海内外;对任何蛛丝马迹的证据都进行详细的总结。

面对外国人的质疑,他一个个澄清,并拿出资料来证实;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介绍成果。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23)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24)

1998年,十年快过去了,他终于写成一篇论文,《枇杷:植物学和园艺学》,书中明确指出,“枇杷在中国已有2000年种植历史,起源于中国,日本的枇杷是宋朝前后从中国引入的,这些和日本的记载都吻合。”

“日本的枇杷品种只有一种,中国有十几种。”

在他之前,也有中国专家研究过枇杷的历史,但当时和国际交流较少,外国人并不了解这些研究;

于是,他决定直接向国际期刊投稿,让外国人也能看到真相。

英文写作对他来说是个难题,他一遍遍地修改稿件,特别注意材料的吻合性,协调性,避免和日本方面各执一词,引起争论,最后还是不明不白。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25)

1999年,这篇论文发表在了国际权威园艺期刊上。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26)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27)

他的努力积累起来,产生了质变;

2006年,日本正式承认枇杷原产地为中国。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28)

话说,很多中国本土的东西都被误认为是日本的,比如“日本李子”,其实就是中国李子;

中药到了日本,被叫“日本汉方”,成了神药,惹得游客争相购买,但90%的原材料都是从中国进口的。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29)

中国的丹顶鹤,古化石证明起源于中国大陆,在山顶洞人洞穴中发现,标本保存在国家古生物研究所;

但是,它的拉丁文学名却为 Grus japonensis,成了日本大鸟。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国家林业局欲申请“丹顶鹤”为国鸟,但这不伦不类的学名,成为了事情的核心阻碍——至今也没批下来。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30)

同样的还有漆器,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汉代时期才传入日本,大家都知道叫“china”,其实还叫“japan”,而且西方人认为这主要就是日本的东西,是日本工匠精神的象征。

在欧美的很多艺术博物馆里,漆器只有日本展区,没有中国展区。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31)

说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另一位老邻居——韩国;

新年,泡菜,鸡汤,中国结,传统节日等等,韩国人都想拿去申遗;并且当仁不让地和中国人对骂,成立一些组织,强迫谷歌修改词条,将“中国”等字眼抹去。

百度百科将“参鸡汤”形容为高丽参、童子鸡和糯米煲成的中国古老汤类,有个“中国”在里面,就引起了韩国人的暴怒,说这就是韩国的,要求删掉“中国”。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32)

闹到了咱家门口了。

韩国人的举动夸张吧?极端吧?

我们很少为自己这么争取过。

很多国人现在也觉得追根溯源没必要,这些东西经过了国外的加工,就可以认为是别人的了,在自己国家还可能发展不起来,云云。

如果这样,韩国急着“申遗”,搞得你死我活的,又是为了什么?

中国的工艺,需要中国自己来传播。

难以想象,还有多少中国的东西在挂着别国的名称;

感谢像林顺权这样的前辈,让属于我们的东西回来,更让世界听到这种声音。

希望更多的人能意识到,为自己的文化出一份力,什么时候都不晚;个人的力量也能带来很大的不同。

最重要的,是去做。

如果你没有他就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他一辈子的努力(3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