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餐洋溢浓浓年味(内蒙古群众乐享新春)

文化大餐洋溢浓浓年味(内蒙古群众乐享新春)(1)

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过年的种种习俗,如拜年的习俗,贴春联的习俗,舞龙舞狮的习俗,逛庙会的习俗等等,或追求团圆,或崇尚热闹,或诠释欢乐,或展现喜庆,或表达期盼,或传递祝福。在五彩缤纷的形式背后,蕴含着丰富而特定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强大张力。

文化大餐洋溢浓浓年味(内蒙古群众乐享新春)(2)

狗年春节,自治区各地充溢的文化味让年味更纯更浓。2月23日正月初八,民间有游八仙的习俗,这天人们习惯备佳肴水果以祭祀八仙,出远门游乐,表达新春之始企盼世间万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呼和浩特市第十一届大召文化庙会也在大盛魁文创园南区北广场开展了一场特别的“游八仙”文化飨宴。

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欢快整齐的秧歌舞、跑旱船、八抬大轿等民俗表演依次上演。当天上午,来自民间民俗文艺团体500人组成的6只队伍,途经大召——圪料街——主舞台进行巡游,巡游采取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腰鼓、八抬大轿、秧歌等形式,以《八仙过海》《西游记》等戏曲人物为主要装扮,表演中,锣鼓队、秧歌队等队员个个精神抖擞、各显神通,展示出了个人风采,也舞出了时代精神。

沿途观看的群众热情洋溢,表演到精彩之处,大家立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市民李忠肩膀上架着儿子在人群中间驻足观看,他激动地对记者说:“好久没有看到这么纯粹的民俗表演了,记得小时候在村里过年,就盼着看红火,今天的文化庙会让我感受到了小时候才有的快乐!”

除了民俗表演热闹非凡,本次大召庙会还把“非遗”文化当做另一个主角。正月初七,申萍带着孩子和老父亲来到大召逛庙会。行走在东仓古街巷上,作为一位在老玉泉生活了40年的老人,申萍的父亲被眼前熟悉的景观感动得热泪盈眶。“仿佛回到了我小时候,这商户,这布景,这卖报纸的售香烟的,真是太逼真了。这才是老绥远的年味儿啊!”申老爷子这儿摸摸那儿瞅瞅,舍不得挪脚。一向不爱拍照的他,主动让孩子给他拍了不少照片,说是回去要好好和老照片比对比对。

大召庙会已经办了多年,可东仓实景再现今年还是头一次。老市井民俗风情街再现了历史上的老绥远。身着大褂挑扁担的卖货郎、卖着古玩玉器物品的老商户、遛鸟的老人、热闹非凡的天桥杂耍、热腾腾的大碗茶、神秘的拉洋片、络绎不绝的叫卖声……置身其中,仿佛穿越了时空,老街景加上传统文化,这独特的年味儿让人流连忘返。

“快来我家看演出,过年了,乌兰牧骑来我家给大伙儿演出了!”乌海市乌兰牧骑小分队走进了海南区巴音陶亥镇渡口村大桥村民小组王凤英的家中。听说乌兰牧骑来演出,周围的邻里乡亲纷纷来到王凤英家一同观赏。小分队为村民们献上了《胡杨》《相约在乌海》《鸿雁》等歌曲,受到了村民们热烈欢迎。“以前都是在电视里看演出,如今演员们来到了咱家演出,真把欢乐送到了我们老百姓的家里头,我们很喜欢。”王凤英乐呵呵地说。尽管天气寒冷演出条件艰苦,但是丝毫挡不住乌兰牧骑小分队为大家演出的热情。队员们发扬乌兰牧骑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走到哪里演到哪里的优良传统,竭诚为基层群众送去欢乐和文明。乌海市歌舞团(乌兰牧骑)团长邬海忠说:“春节期间,我们要进行30多场下基层演出,落实对乌兰牧骑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深入基层服务群众。”

在通辽市库伦旗额勒顺镇,一场由农牧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迎新春文艺汇演正在进行,人声鼎沸,精彩纷呈,来自全镇的农牧民齐聚这里演绎着他们自己的春节晚会。整场演出在祝词、开场舞《吉祥额勒顺》中拉开了序幕。《幸福一家人》《富饶的额勒顺》歌曲婉转动听,唱响了额勒顺百姓脱贫奔小康的幸福新生活;好来宝《歌颂十九大》、马头琴演奏《初升的太阳》、小品《爱心超市》等节目真切表达了对党的惠农政策的感恩心声和对小康生活的美好憧憬。最终,晚会在《激情安代》中落下了帷幕,演员们激情欢跃的舞姿,展现了额勒顺儿女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火焰般的激情。

春节文化活动多姿多彩是自治区优秀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一个缩影。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徐新民说:“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文化存在感在民间,在千百万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得到很好的传扬,时代创新的手法,也会进一步激活传统的‘文化基因’,让属于中华民族的春节更有文化味,更加热烈祥和,更加温暖向上。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善于通过新习俗新风尚传承过年文化,让过年的每一个细节都透出浓郁的文化内涵与人文情怀,这种追求应该不断地持续下去,让其生命力更加强大,让老百姓的心理认同成为现实。”

(内蒙古日报记者 帅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