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发展)

■刘子豪 鲁长运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发展?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发展)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发展

■刘子豪 鲁长运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近些年,中国的营商环境在全球排名大幅上升。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跃居全球第31位,比上一年提升15位。中国的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不仅助力我国经济发展,也为世界各国营商环境优化提供了经验。本文在界定营商环境的基础上,阐述我国营商环境优化成效,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提供借鉴。

一、何为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市场完善程度的重要指标,也反映出该地区企业发展的状况和条件。企业自创立开始就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经营等,都与营商环境息息相关。因此,世界银行对各国营商环境的评价包括创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资产登记、合同执行等十大指标。不同的指标反映企业在市场中各项经济活动的可行度和便利度,如开办企业指标反映企业开办的难易程度,并由程序、时间、成本等二级指标构成,通过指标体系量化企业在市场中的“获得感”,从而得到一国营商环境的发展程度。

营商环境评价是开展营商环境后续研究的基础,世界银行对营商环境的评价工作,也为我国营商环境研究提供了借鉴。目前,我国学者已经对营商环境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学者们最早基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进行研究,后来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学者们还从县域、省域和全国的角度,对不同层次和空间维度的营商环境开展了比较研究,也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营商环境对创业活力、数字经济发展等的影响。诸多研究为营商环境政策的制定与营商环境优化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充分的现实依据,对营商环境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营商环境改善成效显现

我国很早就开始着手优化行政审批、改善投资环境等,通过减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取消向企业收取不合理费用等,优化企业经营的环境与条件。政府持续加大营商环境优化力度,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放管服”改革等一系列系统、配套且逐渐深入的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政府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营商环境优化的力度和决心前所未有。我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活力和创新力。政府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实施减税降费,提高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能力。政府推出的系列措施,极大地便利了企业参与市场经济活动,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了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效率,从而充分激发企业的经营活力与创新能力。简单地说,政府通过不断地优化营商环境,减少繁琐的行政审批事项,使创办企业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也让市场主体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中蓬勃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需要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主体不断协同推进。中小企业是微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主体,也是经济高效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好地发挥优势,补齐实力不足等短板,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进而赋能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有利于深化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在疫情全球蔓延的大背景下,多数国家经济恢复预期较低,国际贸易波动较大。而我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有利于在世界经济发展不稳定情形下,促进更高水平的贸易便利化和投资自由化,为我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提供坚实的保障,打造开放型经济,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参与度,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路径

营商环境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由浅及深的渐进式过程。虽然目前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营商环境水平不断提升,但是营商环境领域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营商环境优化有待进一步深入。

首先,营商环境水平一定程度上存在地区不平衡问题。发达地区依托其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经济基础,营商环境改善的成果较为显著,而中小城市由于发展资源相对不足,受到诸多因素制约,营商环境改善的效果有待提高。其次,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深度和精度有所欠缺。部分地方减少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但产生的效果仍然有限,仍处于营商环境优化的初级阶段。此外,由于不同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的理解、认识不同,加之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和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容易造成营商环境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与部分企业的真实需求相偏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政策效果得到充分发挥。最后,在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存在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问题与矛盾,所以营商环境优化工作需要与时俱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如果仍然使用旧的方法,就会不利于营商环境更好优化,并且营商环境优化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部分机制不够完善,也易造成营商环境优化工作前后脱节。

针对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本文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进行治理与优化:

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大力发展“互联网 政府服务”。互联网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不断普及,充分发挥了整合资源、打破时空限制等作用。将互联网与政府服务相结合,推行“互联网 政府服务”模式,促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有利于政府在处理企业相关事项时更加精准高效,实现“不见面审批”,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互联网与大数据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也有利于政府准确识别企业的实际需求,高效服务企业,更好提供公共服务,从而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加强法治化建设。营商环境中部分问题的出现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有关。因此,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同步完善法律法规,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细化法律法规规定,提高司法和执法效率。政府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同时,应当完善监管手段和方式,提高“放管服”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监管效率,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建设更加公正透明、合理高效的市场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打破市场分割。目前,营商环境水平仍然有区域差异,这其中存在行政划分与地理位置造成市场分割的原因,因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区域壁垒,增强政策普惠性,促进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间流动、聚集,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效率,兼顾效率与公平,使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让各地区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是进行时。优化营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巨大,新时期要不断提高营商环境水平,为经济行稳致远“保驾护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公平、高效的市场,在推动我国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向世界输出了中国经验,展示大国责任担当,为增进人类共同福祉作出中国贡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