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七大习俗(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人们都会在这一天庆祝这个节日。这个节日起源于上古时期,在汉代开始普及,唐朝开始正式被官方定型(据野史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给“月饼”起名,由此月饼正式成为中秋节的代言物),直到宋朝这个节日才开始盛行(所以宋朝的文人骚客对这个节日的描述最多)。

中秋节的七大习俗(中秋节的由来)(1)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起源于上古时期,上古时期又有很多部落,这些部落里有崇拜蛇的、有崇拜牛的、有崇拜蝎子的、当然也有崇拜月亮的。以当时的环境来看,既没有环境污染,也没有被破坏的大气层,除了阴雨天气,人们抬头就能望见星空。人们总喜欢畏惧和崇拜未知的东西。崇拜月亮的部落就想:你们都崇拜地上能见到的生物,那都太普通了,干脆我们就崇拜头上最亮的最大的星星吧!于是人们便开始拜月,对着月亮祭祀、祈求能够受到这个神秘物体的照顾。

中秋节的七大习俗(中秋节的由来)(2)

野史中记载,中秋节来自于“嫦娥奔月”的故事:古时候有一户人家,他们生活得很幸福。丈夫外出打猎养家,妻子在家貌美如花。有一天丈夫在打猎时遇到了一个受伤的大娘,他好心地救助了这位老人,在临走之时,大娘给了他一枚丹药,告诉他这是一枚仙丹,吃过以后可以立地飞升仙界。猎人问妇人的名号,妇人笑曰:吾乃太真西王母!猎人听后大惊失色,连忙跪拜。抬起头时,已经不见了仙人的踪迹。

中秋节的七大习俗(中秋节的由来)(3)

猎人回到家,把遇到仙人,赐给他仙药的事情告诉了她。两人商量,等到黄道吉日,沐浴更衣,一起把丹药分开吃了。就算不能白日飞升,也许可以长相厮守,长生不老(古时候的夫妻也很懂得浪漫啊,真是被撒了一波狗粮啊)。故事的主角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就是嫦娥姐姐与后羿。

中秋节的七大习俗(中秋节的由来)(4)

痛并快乐着的嫦娥姐姐

后羿有个徒弟逄(逄pang)蒙,这人擅长射箭,但是品行不端。觊觎(ji yu)嫦娥的美色不是一天两天了。有一天,后羿出去打猎,他趁着这个空档,就闯入了嫦娥家。他用尖刀威胁嫦娥就范,不从就杀了她。但是嫦娥是个非常刚烈的女子,视贞操如命,誓死不从。忽然她想到了后羿带回来的仙药,匆忙之下取出丹药直接放入口中,一阵狂风吹过,嫦娥竟然渐渐飞了起来,把草屋的屋顶都撞了个破洞。吓得逄蒙抱头鼠窜。这时后羿打猎回来,突然就看到了升到屋顶的嫦娥,连忙质问她为何不遵从诺言,要抛弃他(估计后羿此时受到了一万点暴击伤害,心里想的都是遇到渣女了)。嫦娥连忙说了前因后果,此时说什么都晚了。后羿抱头痛哭,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嫦娥飞上天际,消失在眼中。

中秋节的七大习俗(中秋节的由来)(5)

后来后羿从梦中得知嫦娥飞上天庭,成为了月宫之主,只能抱憾终生。人们为了祭奠嫦娥与后羿的故事,就把这天当做了“祭月”日(也就是后来的中秋节),以此祭奠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后来大诗人李商隐读完这个故事也为之作了一首诗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我想李商隐读的可能是盗版故事,不是我这个版本,不然诗句就得改改:嫦娥应悔吃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节的七大习俗(中秋节的由来)(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