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品鉴的程序及具体做法(新手这样练习喝)

咖啡品鉴的程序及具体做法(新手这样练习喝)(1)

和品酒一样,许多人踏入精品咖啡后,不免好学,想学习专业的品鉴咖啡。然后就兴冲冲花钱去上SCA感官认证课或Q-Grader认证课。然后呢,然后就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人感官天生精准,不用学就全都能分辨。有人则感叹上完课,还是依旧喝不到花香,品不到果醇。也常看到有小伙伴误以为学品鉴就是学杯测,其实纵使参加百场杯测,你仍旧可能无法踏入品鉴门。遇到小伙伴问我,是否能推荐感官教得好的课程,我今天不推课程,我推荐一套自我可以按步执行的在家学习法。

说白,证书不保证你无误

咖啡品鉴的程序及具体做法(新手这样练习喝)(2)

很多人都向往拥有这一类证照,也愿意投资金钱和时间去取证。但我经常听到的是,某A说,奇怪B那个Q是怎样拿到的?为何他都无法发现这包咖啡有这个问题?然后某C又告诉我,其实我有拿到Q,但我不敢讲,因为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我对于我闻到喝到的没有把握。D是SCA感官课程的考官,他也跟我讲,其实啊!学生们考试通过,往往靠”死记”。是可以在考试时靠着短期记忆,将闻香瓶中每个味道分辨出,但不代表课程结束考试通过后,他去外面就喝得出咖啡中的风味。

咖啡品鉴的程序及具体做法(新手这样练习喝)(3)

所以SCA与Q这类课程,是对感官品鉴有帮助,但不讳言,也有其限制。取得证书,不表示从此在感官品鉴上无往不利。没有证书,也不表示感官就输人一等。这类课程的学习,不过是启蒙你,给你一套方法论,让你回家后可以”有套方法”,在未来的日子持续开发自我的感官。所以学好品鉴,你不是要依靠课程,你是要依靠自己的感官。如果你不懂你的感官,也不懂你的咖啡有哪些层面可以跟你的感官怎样发生互动,你上再多课,杯测再多咖啡,也是无济于事。

首先,认识你的感官

咖啡品鉴的程序及具体做法(新手这样练习喝)(4)

这张图你可能已经非常熟悉,品饮咖啡时,你需要动用三个感觉器官的辅助,来帮助你全方位感受一杯咖啡的好与坏,优点与瑕疵。我们品饮咖啡时,有三个器官会需要使用。两个是嗅觉的器官(鼻前嗅觉与鼻后嗅觉),一个是味觉的。在鼻前嗅觉(Ortho),外部环境中的气味,通过鼻孔吸入,刺激嗅觉上皮细胞(正鼻嗅觉)。而在鼻后嗅觉(Retro),则是在你食用的过程中,气味从口腔内部产生,并在通过你的喉咙后部呼气时,刺激上皮细胞(鼻后嗅觉)。

下面这一则2019年科学论文指出,鼻前与鼻后嗅觉的运用方式不同。

咖啡品鉴的程序及具体做法(新手这样练习喝)(5)

科学家经过测试后发现二件事:-鼻后嗅觉的感知,需要味觉皮层的辅助。

-鼻后气味,会诱导快速的偏好学习,并对正鼻偏好学习有增强作用。

咖啡的干香辨识,属于鼻前嗅觉的运用,你嗅到什么,气味通过鼻腔进入大脑。但是品饮咖啡时,我们的鼻后嗅觉与味觉,则同时受到咖啡中气息与味道的双重刺激。上述科学研究提醒,因为鼻后嗅觉感知需要味觉辅助,所以味觉有问题时,可能鼻后嗅觉也会故障。並且喝咖啡的时候,咖啡液体中的气息与味道,大脑感知区是同时接受到信号刺激,所以需要等待大脑的辨识时间。這時候,最好可以让大脑分批处理,除非它已經練就多工,不然分心会被干扰。还有一点对于练习品饮很重要的,是你”几时”会嗅到咖啡中的风味呢?请看一下你的感官器官设计,下图一与三的路径差异。

咖啡品鉴的程序及具体做法(新手这样练习喝)(6)

我们鼻前器官的嗅吸方式,与鼻后器官不同。鼻前的嗅觉刺激过程,是你在”吸气时”,闻到气味。相反,在鼻后嗅觉刺激期间,你是在"呼气时",才会闻到气味!所以请你想一想,喝咖啡时,你是怎样”呼气”的?特别当你兴冲冲的学会了杯测的啜吸法,你有因此闻到风味吗?

很多人知道杯测法的啜吸法,可以帮助喝到味道,所以就拼命的啜吸,一匙一匙拼命啜。

咖啡品鉴的程序及具体做法(新手这样练习喝)(7)

然后太紧张于”我喝到啥 我喝到啥 我喝到啥…”,就不知不觉中”憋气了”...(请问这样还能动用鼻后嗅觉吗?)等憋到气不够用,发现怎没喝到啥风味,于是赶快又吐一口气,再马上啜吸,就这样进入无限的错误循环。是否发现了你喝不到风味的关键?憋气,是呼不出风味的啦!

下次喝咖啡时,请放轻松,正常的吸气,然后”深深的呼气”。你要学习放慢呼气的时间,这样你就有比较多机会,让你的鼻后嗅觉接受到足量的刺激啰!

然后,先校准自己使其精准

咖啡品鉴的程序及具体做法(新手这样练习喝)(8)

上图有三个箭靶,代表三种感官过程右上是Low Accuracy High Precision (低准度但是高精度),代表你的每次感知"对你来说"都很精准,例如你总是陈述这是高度酸值。右中是 High Accuracy Low Precision (高准度但是低精度),代表你的每次感知在大类来说,都有命中业界的习惯性分类,但是你没有办法进行更精确的陈述。例如你总是能分辨有果香,但你讲不出这是柑橘还是莓果。右下是 High AccuracyHigh Precision (高准度也高精度),代表你的每次感知,在类别与细项及程度,都与业界通则一致。了解这三种差别,我可以说,从上到下是一个感觉发展的过程。我们先求精,再求确。因此品鉴的第一步,可以先从"校准"自己的感官,使其总是能进行"精确的"量测开始。我们要先建立起自己感觉的"规则性",再来求调整到使其与业界的感觉规则对齐。所以可以从哪里开始?

咖啡品鉴的程序及具体做法(新手这样练习喝)(9)

刚刚的感官科学研究提到,喝咖啡时,味觉与嗅觉是同时运作的。而且鼻后嗅觉还要靠味觉做辅助,并且发展好鼻后嗅觉可以辅助鼻前嗅觉。所以我的建议是,要练习精度,可先把学习目标拆分成几个大类,先从"味觉器官(Taste)"的精度练习起,然后再去锻炼嗅觉器官(Aroma)的精度。你如果很厉害,很敏锐,一开始就能多工,同时分辨味觉与嗅觉,当然你可以全部一起测。但一般人,最好是能一部分一部分拆解。每一个要感知的部分,先独立专心感知,取得有把握的信息后,再进行其他类别的感知,不要让大脑分心。这样可能比较容易学起来。

所以,先练味觉辨酸甜

咖啡品鉴的程序及具体做法(新手这样练习喝)(10)

不管你喝到啥风味,不论你是喝到柠檬、血橙、橘子,还是葡萄柚,都不影响这杯咖啡的酸甜感受。柠檬也有比较不酸的,农业的进步使得葡萄柚可以跟橘子一样甜。所以气味与味道本来就可以分道扬镳,各管各的,一点也不奇怪。如果你描述喝到一杯带有柠檬香气,甜度很高的水洗瑰夏咖啡,一点也不奇怪。就当你喝了参糖的柠檬茶就是了。

既然品饮时味觉与嗅觉是一起运作的,而且味觉还与鼻后嗅觉,共同使用大脑同一区来分析辨识。如果你对气味的感受本来就比较弱,还在学习中,那就让你的脑子休息一下,不要多任务。当你喝到一杯咖啡的时候,先去分辨酸质与酸度,甜质与甜度,再来分辨气味。下图是2020年WCRC世界咖啡烘焙赛,对参赛选手咖啡豆的评分表。

咖啡品鉴的程序及具体做法(新手这样练习喝)(11)

这个评分表,在干/湿香气,酸度,甜度,还有体脂四部分,有给予”强度”评分。换句话说,不仅仅是质量,还包含数量。我们品饮咖啡时,不仅仅学习辨识质感,也要学习鉴别量感。特别是对酸度,体脂感,还有甜度的差异化量感,要学会辨识。

建立味觉的酸度量表

咖啡品鉴的程序及具体做法(新手这样练习喝)(12)

训练自己学会对”程度”辨识最好的方式就是”三角杯测”。

既然是程度的练习,我们需要学习喝不同酸,甜,稠,薄的咖啡,然后同一时间最少三杯一起喝。这样ABC三杯间,要学习分出,谁比谁酸,谁比谁甜,谁比谁稠,谁比谁稀,这样的差异。

前面分享的烘豆赛烘焙计划书,将酸度与甜感都区分为五级,而一般风味表常看到的雷达图,则是分为十级。所以我们自己的锻炼,就是起码可以在自己的感觉系统中,建立起自己对酸度与甜度的强弱区分,并能将其树立起精准的程度差异描述。我们的目标是,练习到后来,当喝到一杯咖啡时,可以很快描述说,这是”我的 3酸度”,那是我的 2酸度”。请注意我使用”我的”。是的,针对感官的练习,我们要先稳定好自己的分级,再去比照别人的分级,然后调整其差异。

建立味觉的甜度量表

咖啡品鉴的程序及具体做法(新手这样练习喝)(13)

在WCRC烘焙计划表中,透露一项信息,甜的强度,与烘焙的发展度有关,同时还与气味有关。

WCRC对甜感的描述,使用了谷物甜,糖果甜,巧克力甜三种。这三种都属于香气,而不只是甜度。

所以,烘豆赛的评分表告诉我们,甜的程度与它的烘焙程度有正相关。并且不同程度的甜,会飘散不同的香气。

对于一包咖啡甜程度的判断,是同时属于”味觉和嗅觉”的。一般在浅烘焙的咖啡,大多数的甜度都落在谷物甜到糖果甜,但这里面还是有区别。是燕麦味, 米饭甜,烤土司甜,糖果甜,红薯甜???还是怎样?下次喝咖啡的时,尝试比较甜度的差异,把它们在你的心中,练出可精准的分级。

口腔触觉的练习-体脂感

烘豆赛对于体脂感(Body),也有一个评量的标准,这是一种口腔触觉的感受,可以按照它的愉悦度,饱满度,来分级。对于咖啡液的物理性感受,表现在一种口腔重量与触感。下图是美国的反文化咖啡公司发展的一套咖啡风味轮,其中对于体脂感(Body)有很详细的分级与分类描述,值得参考。

咖啡品鉴的程序及具体做法(新手这样练习喝)(14)

反文化咖啡将体脂感(Body),描述为三种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还可以不同的触觉描述。体感轻的咖啡,可能带来水感,茶感,丝状感,果汁感。体感中等的咖啡液,可能带来滑顺的,乳状的,糖浆的,圆润的,奶油般的感受。至于体脂感很强的咖啡,可能带来饱满,天鹅绒般,有嚼感或涂料般的感受。你喝咖啡时,有特别去侦测你的口腔感受吗?你能精确地区分这杯咖啡的体脂感(Body)的量感,还有质感吗。这个口腔触觉的练习,是可以开始建立的噢!

最后,才是香气的鉴别

咖啡品鉴的程序及具体做法(新手这样练习喝)(15)

香气的鉴别,其实在咖啡的感官锻炼中,是比较主观,多变化,有条件,并且涉及到产地的风土,还有烘豆的设定。同样一包生豆,落入不同烘豆师的手中,使用不同的烘豆机或是烘焙曲线,非常可能发展出个性极大不同的咖啡。同一批耶加雪非咖啡,A烘豆师可能发展出蜜桃调性,B烘豆师可能决定发展到樱桃风味。

所以一包烘焙咖啡的风味描述,确实有的难辨识,因为连冲煮都会影响,使得不同的风味或被隐藏,或被显露更多。

学习品鉴咖啡时,我们需要先明白,咖啡的风味是被”发展”出来的。那

下图是一个咖啡的风味与烘焙度的关系图。

咖啡品鉴的程序及具体做法(新手这样练习喝)(16)

这张图告诉我们,酸的高低,风味的种类,体感的强弱,还有烘焙味而非风土味的呈现,全部都跟烘豆时的规划有关。

如果说,杯测是生豆业用来判断生豆的本质,那我们消费者其实不需要杯测品牌咖啡。因为品牌咖啡不是同一位烘豆师烘焙,也不是同一雷同的烘焙曲线。不像生豆赛是统一的烘焙方式(不管你哪个品种)。所以当消费者来学习评鉴咖啡,那一套给生豆质量管理的杯测表,是不适用的。

对于消费者该如何培养风味品鉴的能力,我的感觉是,我们需要稍微偏离生豆评鉴那一套系统,更多朝向烘豆赛的评鉴方式。换句话说,对酸度,甜度,体脂度的识别与感受,是第一优先。干湿香显露出烘豆师对烘焙的想法,也需要多加关注,至于更多牵涉到风味(Flavour),这是生豆等级与质量的问题,一分钱一分货,我们可以学习辨识,但可以从最大的分类开始辨别。

咖啡品鉴的程序及具体做法(新手这样练习喝)(17)

平心而论,如果我们日常消费的咖啡,不是购买COE那种竞赛豆,那么也不用太期待有怎样的风味结构复杂度或鲜明的强度。因为很多普通等级的精品豆,它的风味类别本来就模糊,强度也弱,那也正是影响它评分不高的原因。很多人一开始学品鉴就一头热,勤跑各大COE杯测会场练习辨识风味。杯测时很开心,好多味道都喝到的,也闻到了,但回归到日常消费品饮,却找不到那种感动。这可能不是因为你杯测时,感官能力大爆炸,单纯是因为你喝到的咖啡,等级不同啊!如果回归日常生活,你购买的咖啡就是普级版精品豆,那何须一昧追求先关注风味,先拼命想要分辨气味的准度呢?不如先如我所说,发展对酸,甜,体脂,烘豆师对风味拿捏平衡性的鉴赏能力,还可能在绝大多数你品饮咖啡的时后,帮助你从更多元的角度,去欣赏你手中的咖啡香。这是我的个人对品鉴咖啡的体会,提供小伙伴们想一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