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真理的判断(洞悉真理道)

  • 真理、道、科学、学术……

  • 李唐老师语录:

  • 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总会有突如其来的一些资讯、信息进入到了我们的视听的范围,进入到了我们可以感知的一个范围。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真理、道、意识形态、宗教、科学和学术的基本概念。

科学是真理的判断(洞悉真理道)(1)

  • 第一个话题谈真理,真理这个话题我们谈的比较多,但是很少有人能够把它讲清楚是什么,因为在整个宇宙的长河当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段,人生百年转瞬即逝,我们无法去洞悉真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今天不管用多么先进的手段,也没有办法去证明它或找到它的源头,但是我们还在去寻找它。我们可能会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总结,对未来有一个预期判断,但它真正是什么?没有人能够完整地给真理下一个定义,需要在历史长河中去感悟,在生活中去感知。

科学是真理的判断(洞悉真理道)(2)

  • 第二个话题是,“道”不可说也不可为,说不清楚它,也没有办法去描述它,所以“道”包含的意义和概念,可能过去发生的事情很容易知道,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就是不知道。“道不可为”这是老子在《道德经》里面的观点。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我们每一个人在整个宇宙、苍生、天体、万物、人类、自然等等这样一个大大小小的环境当中,我们所处的位置,所做的事能够合着道,这到是可以分享和交流的。可能在整个宇宙和人类历史长河当中,老子《道德经》跟整个宇宙、整个天体、整个万物相比,它也是一个片段化的呈现。所以,我们的所作所为所行能够合上天道、大道,这是我们要探讨和交流的话题,能够合上天体日月运行的天道,又能够合上地道和人道。

  • 科学是真理的判断(洞悉真理道)(3)

    • 第三个概念叫学术,学术是一个比较专业性的词汇,一般限定在小范围的一些学者或者圈子里,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带有明显的立场性质。有立场、有对错、有观点、有主张是学术的特点,它可能还有国界,还有圈子,有地方的主观色彩。

    科学是真理的判断(洞悉真理道)(4)

    • 第四个是科学,有立场、有观点是学术。没立场、没国界、没有政治色彩的、不需要站队的就是科学了,科学是无国界的,它也是没有立场的。我们今天文化、谈学术,有很多热衷于分享真理,但是并不意味着去否定科学。科学是认识世界的一些发现,当然科学特点就是没有国界、没有政治立场所以科学是每一个人要学的,掌握一些科学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

    科学是真理的判断(洞悉真理道)(5)

    • 第五个谈宗教,宗教有宗教诞生的意义和缘起,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时候,宗教往往被沦为了统治者作为统治国家主权的一个工具。当然,不光是在中国的历史上,在世界范围内很多的西方国家的历史上也同样,宗教往往被沦为统治者给国家、给人民来洗脑的意识形态工具了。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宗教在某种程度而言,它已经有了很明显的政治色彩。

    科学是真理的判断(洞悉真理道)(6)

    • 第六谈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有范畴的,也是有政治立场的,它也有明确的观点和价值主张。所以,意识形态不是针对某一个人,它跟学术不一样,相对来讲,它会范围比较广、比较大,可能会针对于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更多层面上来讲,我们把它称之为意识形态,当然,这些都是相对的概念,从个人主张提出来的学术,也有可能会演变成意识形态或者演变成宗教。

    科学是真理的判断(洞悉真理道)(7)

    • 让我们从上到下的看懂整个文化现象的迷宫,我们都不愿意坐思想的牢狱、思想的牢房。我们有一个相对系统的、科学的一个认知,当我们再接触各种各样的学术、各种各样的宗教、各种各样的科学、各种各样的所谓的真理、意识形态的时候,我们就会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判断,不至于迷失了自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