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火折子是什么原理呢(一吹就能点着火)

综述

喜欢看古装剧的朋友们一定还记得这样一个经常出现的神器,角色们将其拿在手里,猛地吹上一口气之后,就能出现火焰了,看上去比火柴方便多了,虽然今天已经看不到了,但是这个东西在古人生活的时代还是很常见的,它就是用来照明和取火的火折子。

古代的火折子是什么原理呢(一吹就能点着火)(1)

发明与原理

火折子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577年,当时正值南北朝,社会动荡,战乱不断,各种物资都十分匮乏,军队经常因为生不起火而无法取暖、做饭,严重影响了战事的推进,当时的北齐相对其它几个政权更是处境艰难。

可能真的是绝处逢生,据说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北齐宫中的一名宫女偶然间找到了快速生火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些材质比较粗糙的纸卷起来,做成有一定厚度的卷纸筒,但也不能太厚,否则会比较难起火,卷好之后,把它接近火源,点燃之后短暂地烧上一会儿,再将其吹灭,只要保证卷纸筒留下一小截黑色的痕迹即可。

古代的火折子是什么原理呢(一吹就能点着火)(2)

这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黑色的灰烬部分会形成一种可燃性物质,也就是我们平时烧火时在火堆里看见的那些没有火焰但是却有热度的火星子,在火星没有完全失去温度之前,只要朝着它吹上一口气,就会给那些易燃物质提供一定量的氧,从而引起燃烧。

这就和我们在野外烧火时的做法差不多,如果刚点上的火突然被强风刮灭,我们都会下意识地先去吹吹看剩下的火星子,如果温度够高,吹的方法得当,很快就能让火堆起死回生。

古代的火折子是什么原理呢(一吹就能点着火)(3)

火折子能够点火的原理其实就是所谓的复燃现象,指的就是带火星的燃烧物质在遇到纯度比较高的氧气时,重新发生燃烧的现象,成语死灰复燃描述的就是这个过程。要想实现复燃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首先,燃烧物质中必须还存在着一定量的火星,没有完全熄灭,如果火星子的数量还不算太少,就说明面前的物质还有一定的温度,具备能够与氧气发生反应的能力,如果只剩下两三点红光若隐若现,那基本上已经没有希望了。

古代的火折子是什么原理呢(一吹就能点着火)(4)

第二,周围的环境必须要有充足的空气,或者更准确地来说,应该要有比较高的氧气成分,像是在空气稀薄、含氧量比较高的高原地区,一般来说复燃比较难实现,对于已经熄掉的燃烧物来说,周围的空气环境如果没有发生变化,一般来说是不会复燃的。

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我们通过外力施加一些影响,比如快速地吹上一口气,注意做到短促、有力、大气口,让气流能够与火星子充分接触,来促进反应。

古代的火折子是什么原理呢(一吹就能点着火)(5)

最后就是周围的环境必须要保持干燥,如果湿度太大,就会影响燃烧物质上的火星子的存留,抑制燃烧的发生。

古代的火折子是什么原理呢(一吹就能点着火)(6)

改良与应用

这就是火折子的应用原理,其实很简单,而且直到今天人类还在使用,当然,北齐的宫女所发明的火折子是比较粗糙的版本,在之后的朝代里也不断进行了改良和完善,形成了一个比较实用的火折子的制造方法。

古代的火折子是什么原理呢(一吹就能点着火)(7)

实际上,从第一步纸张的选择上就十分讲究,这种纸一定是特制的,专门用来制作火折子:把白薯或者红薯放在水中浸泡一定长的时间后取出,然后用锤子一类的工具把它锤扁或者捣开,然后放回到水中散开,在这些粥状的黏稠物中加入棉花、芦苇缨子等絮状物并再次捶打,按照制纸的方法将这些东西做成有一定厚度的纸张。

古代的火折子是什么原理呢(一吹就能点着火)(8)

但是还没完,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加入一些助燃的物质,比如硝、硫磺以及樟脑等,讲究一点的人家还会加入一些香料,以掩盖那些比较刺鼻的气味。

接下来就开始正式制作火折子了,把这些纸张严实地卷起来,像那位宫女那样,做成有一定厚度的卷纸筒之后,再进行烧灰的工作,这样做出来的火折子在点燃又吹灭后,火星子能够留存得更久,也更容易和空气发生反应,产生火焰。

古代的火折子是什么原理呢(一吹就能点着火)(9)

还有一种做法是把这些纸张揉搓之后拧成绳子,放在特制的竹筒当中,可以用工具将其中的空气抽出,以免还未使用就发生燃烧,造成不必要的意外和损失。需要的时候,就打开竹筒取出,在空气中大力晃动就可以发生燃烧,类似一种空气火柴,不用和红磷摩擦就能燃烧。

古代的火折子是什么原理呢(一吹就能点着火)(10)

结语

看起来,这种火折子确实非常实用,在取火和照明都非常困难的古代,也算得上是一个必备神器了,同时我们也惊叹于古人的生活智慧和奇思妙想,能够设计出如此巧妙的工具,实在是妙哉妙哉!

古代的火折子是什么原理呢(一吹就能点着火)(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