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1)

成都阴霾了好一阵子了,今早温暖的阳光拨开了厚厚的云层,水杉路上一株巨大的花树,开到荼蘼花事了,石板路和篱笆旁堆着一层花瓣,初冬的落叶似乎一丝一毫,都没能带走这里的春意,抬头便是成都难得的阳光。

这样的景致,让我想起了四年前第一次上研究生英语课的时候,坐在身后那个笑容如阳光一般温暖的男孩子——杉泽: 滚滚红尘,茫茫人海,几载春秋,他用一只细笔,把《山海经》中的万物众生幻变出来, 倾至众生。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2)

--杉泽,90后成都小伙子,四川大学硕士,以画古风插画出名,笔下最多的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奇灵异兽。

出书柜里翻出来杉泽的画册《观山海》,有段日子没看了,蒙上了成都细细的扬尘。打开书,扑面而来的幽蓝、素青、黛褐、玫瑰红,浓淡明暗,百鬼群山,倾倒众生的美之后,是杉泽漫漫的虔诚。浮现于眼前的百鬼,让我不由得想起《古兰经》里面那句话了:

“在高山深崖之上,人迹罕至之处,会有神灵出没。”

(左右滑动浏览更多图片)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3)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4)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5)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6)

--杉泽的百鬼作品

读书期间,他迷上了这样一个纷繁的鬼神世界,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前往敦煌壁画,翻阅古代神鬼的拾遗记载:《中国妖怪百科全书》、《山海经注释》、《中国神怪大辞典》……不到毕业,书桌边已经堆满了厚厚的读书笔记。

除了上课的时间,几乎他都猫在了宿舍,解读文献,笔耕不辍,一提笔便难以停下,几近废寝忘食。开始画《中国百鬼》的题材后,他母亲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现在画的是什么鬼?”

(左右滑动浏览更多图片)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7)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8)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9)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10)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11)

--外婆:“这个妖怪怎么看着可怜兮兮的呢”.;杉泽说:“她在等当年的种树人回来呐,因为树就是她的身体,所以没办法像白娘娘一样去找许仙吧”...外婆急了:“那你该把那个人画出来啊!”

《山海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里那些神灵鬼怪出没的“堂庭之山”、“杻阳之山”、“青丘之山”、“箕尾之山”……从山川、神灵、祭祀、巫医,到道里、民族、物产、药物……那些人类看不见的世界,那些远古的印象,在杉泽的笔端之下,尽显意境。

他说:“《山海经》里记载了神怪约300个,我想把其中的200多个一一画出来。” 细细想来,书架上的这本《观山海》,是倾尽他所有诚意的百鬼合集,笔尖和纸张相碰,都是他虔诚的梦。

(左右滑动浏览更多图片)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12)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13)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14)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15)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16)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17)

--杉泽《观山海》 :两年来,《山海经》给了我许多创作灵感,所以一直坚持用绘画去记录。今天终于将这数百异兽、妖物卷轴,集结成了这套《观山海》,套书共五卷,附注释及拓展文献,共410页,献给喜欢中国神话的朋友们。

“我希望赋予每张画不同的故事或者背景,所以我尝试着去查阅典籍,提炼出中国道家思想的一些东西,以初生牛犊不怕虎方式,将其融入在我的作品里。如果说到我个人所用的技法共性上,除了那些线条的繁复穿插、体积塑造之外,我想更多的是有‘风’与‘水’。

若说水是灵活的,那风则是灵动的。水主万物,沉浮间尽显婀娜;风行六合,扶摇中尽留其真。风和水都一样,难以控制,而风比水多了一份呼啸有力,隐藏在线条里的‘风’支撑起了画面的骨架;水比风多了一份随意和宁静,墨色游走在灵活的水里,能给我一份未知的喜悦。”

——杉泽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18)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19)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20)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21)

--杉泽百鬼作品《青蛇》

上古神灵,曾相伴九州,却早与如今的我们渐行渐远,如同高速上车轱辘旋转的速度一般,人们慌慌张张、忙忙碌碌地奔波在城市之间,神隐的世界,如同隔着万重之山一般,望不到一丝烟云。

“中国”、“九州”、“四海”、“八荒”,上古的烟云,失落在现代的车轮之下,碾压,碎落一地。

(左右滑动浏览更多图片)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22)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23)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24)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25)

--杉泽的百鬼作品《神木·白槎》:《湘中记》:衡山白槎庙。《太平广记》引其述:“昔有神槎,皎然白色,祷之无不应”

忘记了“寒食节”,不知道“上巳节”,也不再记得,我们的节日曾是由“祭”转换而来,是祭神灵、祭山川河流、祭祖先。不懂“祓契”,不记得朱雀、青龙、白虎、玄武是四方星辰转化而来,忘记了黄道之上日日夜夜守护着这片大地的二十八星宿。

记得我小时候,家门前的山上有许许多多的迷你小石房,缠着红布,供着土地神。而今去看时,也早已淹没在现代的进程之中……

(左右滑动浏览更多图片)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26)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27)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28)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29)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30)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31)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32)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33)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34)

--杉泽百鬼作品

我们忘却了自己的文化,游走在大地上,灵魂却如此的飘忽。神灵鬼怪、山川河流,似乎没有多少残存于心间。

庆幸的是,还有杉泽。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35)

--杉泽百鬼作品《重名鸟》

六朝王微曾经说过“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杉泽有着太多六朝的风骨。针管笔、毛笔、A4纸、水彩颜料,这是杉泽所有的作画工具。

杉泽就这样,日复一日,伏在案台前,一盏香茗,青灯相伴。墨色游走,幻化出有神灵与妖出没的奇幻世界,展示出上古时代,先民的那一抹浪漫。在鲜花盛开的画面上,在风声呼啸的情景间,在月色朦胧的光影下,将现实与虚构糅合,将《山海经》中遥远的字词,用如春蚕吐丝的线条,勾勒出来……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36)

--杉泽百鬼作品《虬褫》

在疏密之际,在色泽流淌之处,风声呼啸,水声潺潺。

当这些画在眼前展开时,我惊叹。诗意之美,缠绕着百怪,画面的言语中,却让人不禁想起了东晋时人顾恺之,绘尽中土魑魅,图尽九州魍魉,涵盖八荒神灵。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37)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38)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39)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40)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41)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42)

--杉泽百鬼作品

从画中的灵怪到背景中散落的鳞,从风声的痕迹到缠绕的云烟,细细描绘。

大约这才是真正的“古风”。“古”的不仅仅是题材,“古”的还是那些故去千年的画师笔法。一笔一墨,每一个物象,都弥漫着千年的黄沙,穿越着温婉的时光。

诡异的古代插画(四川成都鬼才插画家)(43)

这些年,高强度的创作让他的眼睛常常充斥着红血丝,头发白了不少,还患上了中耳炎,他知道任性追梦的时间已然不多了,希望“百鬼”成为老后的最美的回忆录,当笔尖与纸张相碰撞的那一刹那,心和梦想,便真正的沉淀了下来。

他说:“我会好好画下去,你们愿意等待吗?”

文:江城子

编辑整理:清风剑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