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能喝真武汤吗(真武汤为什么能够治好慢性腹泻)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谈到了日本对经方“真武汤”的实践,比如大塚敬节先生,用“真武汤”治疗慢性腹泻,成绩斐然。当然在日本,用“真武汤”治疗慢性腹泻并非大塚敬节的发明,矢数有道这样用,龙野一雄也这样用,即使在剂量极其微小的情况下(原方一两按现在的1.3克换算),也有很好的效果。

大塚敬节先生总结了他的经验:

有时用“人参汤”(注:也就是“理中汤”)后反而腹泻,给予“真武汤”有效。许多的场合难于判断应该用“人参汤”还是“真武汤”,但对于慢性腹泻,“真武汤”证比人参汤证多见。

一些朋友反对这种用法,他们认为脾胃虚弱,容易出现泻利、肢冷证者,当用“真武汤”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认为这种情况应该属于理中汤证,可是铁的事实在这儿,许多用理中汤无效的病例,用真武汤却好了。

我在临床中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患者长期腹泻,脐下可闻及肠鸣音,肚子咕噜咕噜地响,大便溏,身体虚弱,脉弱无力,已碾转求医多年。我一看他们以前的处方,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可以装几箱子。但,效果不佳,而且人参吃多了,还会出现腹胀。

所以,我觉得应该正视日本人的实践——就是治疗慢性腹泻时,“真武汤”确实可以用于理中汤无效时。他们的医案有一个好处,就是几乎不作假,而众所周知,中国八十年代后的医案可信度非常低,这我就不详谈了。

那么,此间的奥秘是什么呢?

腹泻能喝真武汤吗(真武汤为什么能够治好慢性腹泻)(1)

我们还是回到原文去看看。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方十五。[316]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伤寒论,第316条

少阴病,二、三天还是不好,到了四、五天,腹痛,小便少,四肢沉重疼痛,开始腹泻,这是有水气的原因。患者也有出现咳嗽的,小便不少,但腹泻的,也有呕吐的。

出现慢性腹泻,最关键的原因是,人体处理“饮食”的“分别失调”。

以中医的角度来看,人体脏腑处理饮食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把饮食及体内的产物分为对身体有用的“”和无用的“”。这阶段若失调,比如“清”得不到补充,人就越来越虚弱,“清”,补充太过,就会出现营养过剩。这个阶段的失调多是“脾胃失调”引起的。

第二阶段是对“浊”的处理,就是把“浊”分成大便,小便两部分,若处理不当,该去膀胱的,去了大肠,也会出现腹泻,这个阶段的失调多是“小肠失调”引起的。但是这个阶段的失调不会导致人越来越虚弱,因为“清”已经被吸收了。所以很多慢性腹泻的患者,精神还是不错的。

理解这两个阶段,也许就能理解为什么“真武汤”能治疗部分顽固的“慢性腹泻”。

真武汤”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的变方。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是治疗人体内“水湿四泛”的方子,当然水湿泛滥的程度远没有“真武汤”证严重,仅仅是“心下微满痛”及“小便不利”,还没有到“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浮肿”的程度。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用了擅于祛湿,利小便的“铁三角”:芍药,茯苓,白术。

腹泻能喝真武汤吗(真武汤为什么能够治好慢性腹泻)(2)

芍药促进肌、肉中湿气的回流;白术祛除心下饮,健脾燥湿;茯苓,可以祛除胸中之饮,也能祛除肾水,提高膀胱的气化功能。三药合用,可以导流心下,胃肠间的水饮,通过膀胱排除。

真武汤保留了“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中鼓舞胃气,促进胃气生成的“生姜”,以及祛湿,利小便“铁三角”,加上了能振奋、鼓舞胃、肾阳气的“炮附子”。

“生姜,附子”,温补胃肾之阳,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通过阳气温化水饮,这是解决慢性腹泻,肠间水停的根本之道。“芍药,茯苓,白术”则引导心下,肠间水饮随小便而出,从而让患者恢复第二阶段,对“浊”的处理能力,于是慢性腹泻自然可以慢慢痊愈。

腹泻能喝真武汤吗(真武汤为什么能够治好慢性腹泻)(3)

在实践中,我很少使用“理中汤”治疗慢性腹泻,理中汤中有人参,干姜,治疗虚羸,胃寒的能力是很不错的,但是它治疗“停水”的能力不如“真武汤”,因为理中汤中没有利小便铁三角,也没有附子。而且人参贵嘛,贵的药物我不喜欢用。慢性腹泻多有“停水”,有停水,应该首选真武汤。

不过,学习真武汤,取其方意即可。有时患者畏寒,肢冷的情况不重,温补脾胃,我就不用附子,用山药,莲子,再加祛湿,利小便铁三角,几剂下去,患者的腹泻,便溏情况也会大为改善。有时我还喜欢寒温并用,用点蒲公英,久病必瘀,蒲公英又能消瘀,又能清肺,是“清道夫”般的角色。想想看一条水沟,如果只是将水蒸发,却不清扫,那么污垢也不会消失啊!

最后谢谢大家,用周末宝贵的时光,陪伴我浸溺于经方之中,感谢你们辛苦的阅读。

更多中医经典,关注医师黄继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