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方人交谈应该避免哪些话题(为什么西方人面对争论心态比较平和)

与西方人交谈应该避免哪些话题(为什么西方人面对争论心态比较平和)(1)

西方人特别看重沟通,追求相互的理解和认同。与之相匹配的是,他们对于分歧和争论也很平和,并不会因为别人不理解自己、不认同自己而感到很痛苦。所以西方人对于辩论、争论、谈判都有着很强的耐心,一个谈判谈上十几年都不着急。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情况呢?这与他们的基督教信仰传统有关:基督教一方面要求信徒有坚定的信仰;另外一方面,要求他们要用宽容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不信仰的人,慢慢的与之沟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基督教认为承受质疑、指责、谩骂和羞辱是信徒的使命,也是信徒得以显现自我的机会。这样一来,平和平静的面对质疑就成为了一个荣耀的事情。

西方人为了体验这种荣耀感,即使没有争论也要去“创造”争论,然后在争论过程中保持风度和充分的耐心,借以显现自我!这种情感体验需要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深层基础,即通过理性的辩论和抗争,让争辩双方和吃瓜群众都体验到荣耀感。连那些超级模特大美女,也要举一块保护动物的牌子,站在政府面前门口平和的“抗争”一下,体验一下这种和平抗议带来的荣耀感。

大科学家牛顿就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牛顿晚年因致力于神学研究,遭遇无神论者无情嘲讽。对此他不但不感到恼怒,反而认为是一个考验自我的机会,于是他花很多心思来思考如何影响质疑他的人。有一次,一位固执的无神论者来拜访牛顿,牛顿就请他观赏自制的太阳系星体运行仪,客人惊叹于其运行之精确。开口问道:“谁制造,怎么制造的?”牛顿幽默地说:“自发地随机产生的。”无神论者认为这不可能,牛顿反问道:“既然你认为小小星运仪都不可能自发地、随机地、偶然产生,那阁下为什么坚持认为这庞大的宇宙及一切是随机、偶然地产生的呢?”

可见,由于基督教的信仰特点,西方文明对于争论、分歧和谈判有着极高的价值体验。所以他们丝毫不想追求思想的统一,强调多元化。如果思想真的统一了,他们就失去了荣誉感和价值感的重要来源,就无法显现自己的风度、信仰、坚定和宽容。

中国文化数千年来都是大一统的集权统治,皇帝就是天子,相当于政教合一的形式。在天子之外没有独立的信仰体系。所谓的儒家思想、儒家礼仪也是为天子崇拜服务的。而天子是绝对排斥争论和质疑的,所谓“金口玉言,说一不二”,有任何质疑就是人头落地。这使得中国人对于分歧和辩论感到万分的恐惧,有任何的观点不一致,都是深深的藏在心里,惟恐他人知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别人的质疑,中国人第一反应就是感到被伤害,被攻击,很痛苦,很容易产生过激反应。

所以任何一个文化的价值核心都来自于其漫长的历史传承,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但现代心理学和文化学的研究提供了调整的可能性,那就是我们可以对一个文化的价值内核进行分析和认知,解析其情感模式及其产生的原因,然后进行调整和干预。这就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更为健康的价值观和人格类型。

黄帝战蚩尤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