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环保方案(你们怎么敢只发展经济而不顾保护环境)

一句 How dare you(你们哪来的胆量),让一位16岁的瑞典少女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德国环保方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德国环保方案(你们怎么敢只发展经济而不顾保护环境)

德国环保方案

环保

一句 How dare you!(你们哪来的胆量),让一位16岁的瑞典少女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

这位来自瑞典的16岁少女格蕾塔,从小开始就为环保事业努力,甚至不去学校上课,而是到首都斯德哥尔摩的议会大厦门口,为了气候问题进行罢课抗议。

环保问题一直是我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因为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环保问题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

关注环保当然是好事,不过当看到她说:你们哪来的胆量,只顾金钱和永恒经济增长的童话时,我就在想,我在她这个年龄时,在做些什么?

地理

16岁时还在上中学,当然没有胆量逃课。

中学时上地理课,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讲黄河,地理老师讲因为黄河沙量很大,泥沙大量堆积,河床不断抬高,水位就会上升。

有些地方,河水甚至高于地面十几米,如果到了汛期,就很容易发生决堤,然后引发洪水。

中国历史上无数科学家、地质学家都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但都没有特别好的效果。

为什么呢?

因为黄河水含沙量太多,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如果想从源头上解决,就必须恢复黄土高原上的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但黄土高原上生活的人需要种地,做饭需要烧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

中国上下几千年,都没有解决这个难题。

每次看到史书上出现“治河”,就是指的治理黄河,治河还把一个朝代治进去了。

元朝,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 年),黄河泛滥,引发洪水,沿岸山东河南几十万人沦为难民,洪水之后还容易引发瘟疫。

就算元朝统治者不把百姓当人,但也需要防止他们造反。

所以治河,修理河堤就成了当务之急。

在元政府中,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声音,一边说必须修,一边说不能修。

听上去似乎有点不可思议是不是?

黄河泛滥,那就是几万人的性命,为什么还有人主张不修呢?

主张修的不一定就是忠臣,说不能修的也未必是奸臣。

为什么?

你想,修河堤需要钱,需要人力吧?

皇帝拨下来的钱,层层克扣,中央高级官员们先趁机拿一点,这可以理解,到了地方再克扣一点,一层一层从州到县,到百姓手中也就没什么了。

但是皇帝钱拨下来了,工程还是要做的,然后就是抓壮丁服徭役,给口粮都算不错了。

结果就是挖到山东,挖出了一个一只眼睛石人,背部刻着:“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于是人心思动。

扯远了,在中国历朝历代,黄河水哪怕变清了几天,都会被当成祥瑞。

所谓“圣人出,黄河清”,你就知道了治理黄河有多难了。

黄河的问题,早在二三十年前,我猜你也经常听说。

可你发现了么,最近的几年,十几年,似乎就没在听说过黄河的问题。

因为就在十几年前,黄河水就变清了,在非汛期,大部分的河段都是清的,而且保持了十几年之久。

黄土高原

上千年都没有解决的难题,怎么如今几十年就解决了?

黄河是如何变清的?

首先是因为绿化,在短短的十几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提升了20%以上,遏制住了水土流失,水中的沙自然也就减少了。

那么植被的覆盖率是如何提升的呢?

有人说是因为“退耕还林”。

没错,那我问你,耕怎么退,林要怎么还?

耕地退了,吃什么?每天种树,靠怎么赚钱养家?

黄土高原变绿,正是因为经济的发展,和自由的市场经济。

经济的发展,让人们从黄土地走到城市,不用依靠种地,看天吃饭。

原本烧柴,到了城市可以使用天然气。

如果不是自由的市场经济,耕根本没法退,林也没法还。

只要人类迁徙进城市,就算不去人为的还林,大自然也会自动退耕还林。

黄河水质变清的第二个主要原因,是因为黄河沙是天然的水洗砂,是良好的建筑材料。

大量的建材商用船把黄河里的沙子挖走,运到城市做建筑材料。

使得黄河中的沙大量减少。

除此之外,还有水库拦沙的原因等等。

当然,现在的黄河不能算完全治理好,但如今的黄河比历史上任何的时期都要好,而且我们可以确定,未来会更好。

为了治河,中国历朝历代无数先人费尽心力,然而都没有明显的改变。

但如今自由的市场经济,使得经济快速发展,才会让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搬进城市,才会让黄河沙,变废为宝,成为重要的建筑材料。

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老子

“无为而为”,解决了上千年都无法解决的环境问题。

环保

当人们从乡村迁徙进城市,原本农村乡间道路,和荒废的农田,也变得草木丛生。

原本必须烧柴做饭,到了城市后可以使用天然气,要是在以前,没有天然气,怎么能容那些草木生长,早都被砍掉当做柴烧了。

而且如果分散在农村,也会使得煤气运输成本也变得很高,你小时候换过煤气罐就知道了。

如今中国绿化的增长速度,是全球第一。

另外,森林大量恢复的主要原因,是木材的替代品增多了。

原本很多必须使用木材制作的家具、用品,也可以用复合材料代替。

使得木材的需求大量减少。

这些都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使环境得到改善。

这就是真实世界发生的事。

可如今所谓的“环保主义”人士,看到了城市化、经济发展带来了环境破坏,就认为必须干预、必须阻止。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因为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改善,远超过他们看到的破坏。

牺牲一部分环境,换取更大的绿水青山,不是非常值得的吗?

那有人会问,如今因为经济发展带来很多污染,造成了环境破坏,难道不应该被阻止吗?

的确,但是你要明白,世界上哪有这么多十全十美的事呢?

如果你去阻止,不容忍一点破坏,那些本来可以改善的环境,也就无法改善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

但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本来就不产生冲突,甚至可以这么说,只有经济发展,才可以带来更多的绿水青山。

自负

经济学了解的越多,你就越能认清这个世界真实发生的事。

市场可以创造一切,如果人们希望追求更好的环境,那么市场就能创造出更好的环境,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创造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同时也创造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奇迹。

人们总是有“致命的自负”,认为遇到问题就必须人为干预,这样做既无法提高经济增速,也无法保护环境。

可以说,“环保主义者”才是导致“不环保”的主要原因。

打造这样一艘船需要3吨的碳纤维,整个造船工艺也谈不上环保

“环保少女”桑伯格并不负责赛艇的回程,为取回这艘船,还特地需要两名船员专程乘坐飞机赴美,再把这艘船开回欧洲。这样做,反而不如一开始就乘飞机赴美“环保”得多。

所谓的“环保主义者”,其实根本不懂什么才是环保。

他们认为的环保实际上是“干预”,是“特权”,是背后的利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