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孙权是大帝(大皇帝孙权)

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他承袭兄长之职上位,礼贤下士,从谏如流,处事果断,精明能干,最终开创吴国霸业,成为三国时期与曹操,刘备抗衡的枭雄。

孙权,字仲谋,是长沙太守孙坚的次子。他十岁的时候,父亲孙坚为了帮助袁术抢夺荆州而战死,孙权就随兄长孙策投奔袁术。自此以后,孙氏兄弟开始了军营生活,二人带兵南征北战,很快成为江南最大的豪强。

为什么只有孙权是大帝(大皇帝孙权)(1)

孙策

孙权聪慧有谋,性格豪爽,襟怀坦荡,好养侠士,很快就有了一定的声望,甚至赶上了他的父兄。孙策出兵江东的时候,年仅14岁的孙权为他出谋划策,立下了卓绝战功。孙策很赏识他的才干,便封他为阳羡县长,这一年,孙权才15岁。

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打仗,孙策想出兵偷袭许昌,结果还未出兵就被吴郡太守许贡手下刺伤身亡。孙策死时年仅26岁,临终前,孙策把官印授予孙权,希望他带领江东将士与天下英雄一争高低,并嘱咐属下支持孙权。

为什么只有孙权是大帝(大皇帝孙权)(2)

孙权

年仅19岁的孙权挑起了统辖江东的重任,此时孙策新丧,江东形势不稳。而孙权年少,势力孤单内忧外患,困难重重。

幸好孙策为他留下两个得力部下:张昭和周瑜。当时许多英雄豪杰见孙策已死,便没有把年轻的孙权放在眼里,他们有的徘徊观望,有的想另投新主。

正在这种关键时刻,周瑜从巴丘率兵前来,稳住了军心,周瑜和张昭又一起说服群众,让大家团结起来,共同拥护孙权。江东的人心才逐渐安定下来。孙权在二人的帮助下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为什么只有孙权是大帝(大皇帝孙权)(3)

周瑜

形势已然稳定下来,孙权便开始集中精力发展江东,他将内政交给张昭打理,并以师傅之礼对待他。张昭注重对百姓执行仁政,他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发展生产,促进贸易往来,江东在他的治理下很快繁荣起来。

孙权又将军事大事交给周瑜负责,周瑜招募士兵,扩大队伍,更新武器,重点培养水军,孙权的军事力量很快增强了。

孙权对两位大员施以重任,他自己也没有闲着,孙权重点抓招揽人才之事,他招纳名流,礼贤下士,许多文武人才都投奔江东。三国名士鲁肃,诸葛亮之兄诸葛瑾等人都投身到孙权的麾下。

为什么只有孙权是大帝(大皇帝孙权)(4)

诸葛瑾

孙权有了人力物力,便开始征讨不服自己统治的人,庐江太守李术,孙权的叔伯哥哥孙辅先后被讨伐击杀。经过一番努力,孙权的统治稳固了。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他们之间相互联合又相互征战。孙权的实力不断增强,夺回荆州的计划也未曾放弃,孙权曾多次催促曹操归还荆州,但是曹操总是再三推脱,孙权,刘备就此反目。

公元219年,恢复元气的曹操又与刘备在汉中打起来,驻守荆州的关羽出兵袭击襄阳和樊城,他水淹七军,大获全胜。曹操又与东吴联合抗击蜀军。

为什么只有孙权是大帝(大皇帝孙权)(5)

曹操

孙权早就想夺回荆州,便与曹操夹击蜀军。他派大将吕蒙统兵攻打荆州,驻守荆州的关羽孤立无援,又十分轻敌,最终被击杀。

于是孙权成功夺回荆州。孙权夺荆州,杀关羽,使得蜀汉震惊。刘备更是动用全国力量想要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

此时曹操已经病死,由曹丕继位并篡汉自立称帝。孙权就向曹丕称臣,进一步拉好关系,好全力对付刘备。

刘备在成都称帝后,于公元222年,亲自率兵讨伐东吴。孙权派陆逊为将,率兵迎战。刘备不懂军事,在六月酷暑时节,命令蜀军在山地丛林中安营并连成一片。孙逊趁机火烧蜀军,刘备战败逃到白帝城,最终病死在那里。

为什么只有孙权是大帝(大皇帝孙权)(6)

刘备

孙权解决掉刘备以后,将目光放在了曹丕身上,他表面对曹丕俯首称臣,实际上孙权在暗地里积蓄力量。等到局势稳定下来,孙权就正式与曹魏反目了。

公元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为吴,史称吴大帝。孙权称帝后开始变得昏庸,轻信小人,猜忌忠臣,做事独断专行,没了少年时的英姿。

公元251年,孙权到南郊祭天后就中风了,从此病情愈加严重,第二年四月,孙权病死,时年71岁,谥号“大皇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