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一枝花多少温度适合种植(如何营造林下环境使其促进七叶一枝花的生长及栽培管理规程)

如何营造林下环境使其促进七叶一枝花的生长及栽培管理规程

1.林地准备

(1)林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疏松、保湿、遮阴、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肥沃壤土或砂质黑壤土或红壤土,在这样的地块中种植七叶一枝花产量高、品质好,切忌在贫瘠易板结的土壤中种植。

(2)林地规划

林下栽培七叶一枝花重点是调整光照、水环境,因此林地要建好光照调节、空气湿度调节管网设备,并规划好生产管护等道路网,同时要注意规划防止动物侵扰的防护网。

(3)林地整理

由于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有利于七叶一枝花生长和提高品质,清理林下杂灌后,土壤应施用一定数量的有机肥,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将腐熟的农家肥均匀地撒在地面上,每亩施用2000 - 3000kg,再用牛犁或机耕深翻30cm以上,暴晒 1个月,以消灭虫卵、病菌,然后细碎耙平土壤。每10m2用6kg石灰消毒,土壤翻耕耙平后开畦。根据地块的坡向、山势作畦,以利于雨季排水。为了便于管理,畦面不宜太宽,按宽1. 2m、高25cm作畦,畦面呈龟背形,四周开好排水沟,畦沟和围沟宽30cm,使沟沟相通,并有出水口,以便于后续的栽培种植和管护采收。

选好种植地后要进行土地清理。获前茬作物后认真清除杂质、残渣,并用火烧净,以防止或减少翌年病虫害的发生。种植前 10天,土壤喷洒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4)搭建荫棚

七叶一枝花属喜阴植物,忌强光直射,在林地光照条件不理想的地方种植七叶一枝花需要搭建荫棚。应在播种或移栽前搭建好。按4mx4m 打穴栽桩,可用木桩或水泥桩,桩的高度为2. 2m,直径为10 - 12cm,桩栽人士中深度为40cm,桩与桩的顶部用铁丝固定,边缘的桩要用铁丝拴牢,并将铁丝的另一端拴在小木桩上斜拉打人土中固定。在拉好铁丝的桩上铺盖遮阴度为70%的遮阳网,在固定遮阳网时应考虑以后易于收拢和展开。在冬季风大和下雪的地区种植七叶一枝花,待植株倒苗后(10月中旬),应及时将遮阳网收拢,第二年 4月出苗前,再把遮阳网展开盖好。

2.种苗准备

(1)组培繁殖

选择七叶一枝花根状茎上健壮、饱满的芽或茎、叶、种子等在流水下冲洗2h,然后转移到蒸馏水中浸泡30mm后,放在滤纸上吸干水分,再浸入 70%酒精中浸泡30- 60s,用无菌水冲洗2-3次,用0.2%升汞 1滴洗洁精消毒8min,用无菌水反复冲洗。外植体的芽体要剥开(茎切成2cm左右的段,叶切成1cmx1cm大小)接种在加入 1.5mg/L萘乙酸的MS培养基上。由于芽一年只有一个芽体,作为外植体成本很高,所以外植体以种子和根茎为好。

(2)根茎繁殖

根茎繁殖育苗有带顶芽切块、不带顶芽切块和分株繁殖3种方法,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其切口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处理,防止病菌从切口侵入感染,造成种块腐烂。其中,带顶芽切块繁殖的成活率最高、长势最好,目前生产上多采用此种方法育苗。带顶芽切块和不带顶芽切块的繁殖方法为:在秋、冬季地上茎倒苗后,采收时将健壮、无病虫害、完整无损的根茎按垂直于根茎主轴方向,在带顶芽部分节长3 - 4cm处切割,,或按根茎的芽残茎、芽痕特征切成小段,每段保证带1个芽痕,其余部分可晒干作商品药材出售,切好后伤口蘸草木灰和生石灰,像播种一样条栽于苗床,并加盖地膜。为保证出苗整齐,带顶芽和不带顶芽的根茎要分开育苗,到第二年冬季即可移植。此法简便易行,出苗周期较短,缺点是药材消耗量大。在生产实践中,切块时带顶芽部分成活率为100%,不带顶芽部分成活率为92%;带顶芽切块的生长量是不带顶芽切块的1.5-2.5倍。目前在生产上主要以带顶芽切块繁殖为主。

七叶一枝花多少温度适合种植(如何营造林下环境使其促进七叶一枝花的生长及栽培管理规程)(1)

(3)种子繁殖

七叶一枝花种子具有明显的后熟作用。七叶一枝花的种子大多在9 -10月成熟后,种子胚尚发育不全,需要一定的休眠期,萌发过程胚茎又需要一个休眠期,所以在自然情况下经过两个冬天才能出土成苗,种子发芽率较低。为增进种子萌发力,待蒴果开裂后外种皮由红色变成深红色时进行采收。把采收的果实洗去果肉,稍晾干水分,进行湿沙或土层积催芽。具体方法是:种子与沙(土)的比例为1: (2-5),再施用种子重量1%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并拌匀,装于催苗框中,置于室内。催芽温度保持在18 - 22℃,每15天检查一次,保持沙的湿度在30% - 40%(用手抓后紧握能成团,松开后即散开为宜)。第二年 4月种子胚根萌发后便可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按5cm x5cm的株行距播于做好的苗床上,苗床宽1. 2m,高20cm,沟宽30cm。种子播后覆盖1:1的腐殖土和草木灰,覆土厚约1. 5cm,再在墒面上盖一层松针或碎草,厚度以不露土为宜,浇透水,保持湿润。播种后当年 8月有少部分出苗,大部分苗要到第二年 5月后才能长出。种子繁育出来的种苗生长缓慢,3 年后,种苗形成明显根茎时方可进行移栽。

播种后,在苗床上建简易塑料大棚,保持棚内温度在25℃左右,湿度75%;出苗后除去塑料大晶,换成遮阳网,网高以1. 5m为宜。适时除草、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出苗第二年,到秋、冬倒苗后采挖,经切割处理后可作种苗,按20cmX 20cm 行株距移栽至大田。种子繁殖生长周期长,技术较复杂,优点是繁殖系数大,可大量提供种苗。

在种植时,应选择七叶一枝花的优良种子或根茎作为栽培种源。用组培苗或无性系苗种植,初期生长较快,但是后期生长不良,所以用种子培育的苗较为理想。

3.林下种植

块茎切割无性繁殖是七叶一枝花的主要繁殖方式。块茎繁殖以秋播为宜,10月至11月上旬挖起地下块茎,选择植株健壮、无病害、完整无损的块茎,以节为基础切割,切口在相邻两节间中部。切割后,用草木灰或生石灰蘸满切口,将处理好的根茎切割面向下、未切割面向上,均匀播种于苗床上。将配好的覆盖土盖在根块上,厚度为3 - 5cm。根茎切块繁殖方法分为带顶芽切块和不带顶芽切块两种。带顶芽切块繁殖的方法为:倒苗后,取根茎,按垂直于根茎主轴,方向,以带顶芽部分节长3 - 4cm处切割,伤口蘸草木灰或生石灰,随后按照大田种植的标准栽培。种植行间距为50 - 70cm。

七叶一枝花多少温度适合种植(如何营造林下环境使其促进七叶一枝花的生长及栽培管理规程)(2)

林下生产七叶一枝花

4.生产期管理

根据七叶一枝花的生长特性,应以林下种植或采用遮阳 网遮阴种植为主。栽培管理要点如下:

(1)遮 阴

七叶一枝花喜生长于树林阴湿处,属阴生植物,喜散射光,忌强光直照,可选择竹林区,竹林经人工适当砍伐,是自然的荫棚,林下种植或采用搭荫棚、遮阳网遮阴。应在出苗后或移植后立即设搭荫棚,棚架高度2 -2. 5m。出苗或移栽后当 年透光率要在20%,第二年透光率要在30%,4 年以后透光率保持在40% - 45%。

(2)施肥

移栽前用农家肥作基肥,基肥占总肥量的70% - 80%,每年出苗后追施腐熟农家肥一次,不用或少用化肥。

(3)保湿

七叶一枝花喜生长于阴湿地,畦面及土层应保持湿润,旱季要及时浇水,雨季要及时疏沟、排水,以防田间积水,诱发病害。

(4)病虫害防治

①立枯病 幼苗移栽后3个月左右,在郁闭度过大的林下便可发现立枯病。苗高达30- 40cm时,在中部茎秆上便出现枯萎,两天便倒伏,直到上部茎叶枯死,但地下块茎部分仍然成活,只是生长缓慢,当年不能结种子。主要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进行土壤消毒,对遮阴强度大的树枝进行清除,适当增加光照,改善生长环境,并对病株进行喷洒代森锌药液。

②菌核病 菌核病是土壤传播的真菌病害,每年 5月雨多高温时发病,为害其茎,产生褪色水浸状斑后逐渐扩大呈锈色斑,在高温条件下,病茎软腐,长出白色棉毛状菌丝,之后病部周围出现黑褐色颗粒状病原菌菌核,最后全株枯死倒伏。主要防治方法:加强清沟排水,降低湿度,及时拔除病株,在发病中心撒施石灰,或用农药硫菌灵或纹枯利连喷2-3次,严重时用百菌清喷雾。

③根腐病 根腐病是土壤传染的病害,主要症状为叶片垂萎发黄、根茎腐烂。防治方法:发病初期每亩用10%叶枯净 70%敌克松 25 010粉锈宁各lkg,拌细土150kg 制成药土撒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结合调节土壤湿度防治,发病时除去病株,用200倍生石灰水浇灌病区。

④虫害 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主要为害植株根系;蚜虫、金龟子、蓟马类主要为害叶片等地上部分;种蝇等为害种子。可喷施除虫菊酯 1000倍液2-3次,每7天1次。或者加强水肥管理、清洁林下卫生、实时松土除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治害虫。

七叶一枝花多少温度适合种植(如何营造林下环境使其促进七叶一枝花的生长及栽培管理规程)(3)

5.采收及采后加工处理

七叶一枝花经栽培5 年左右可采收,每年秋季的9月下旬至10月采挖块茎入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