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大全及解析(138期成语故事自不量力)

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经过时间的打磨,变得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每天更新三个成语故事,下面一起来学习吧!

成语故事大全及解析(138期成语故事自不量力)(1)


自不量力

zì bù liàng lì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实力弱小的息国从郑国发动战争,结果被打败。分析人士认为自不量力的息国即将被消灭,原因是他不考虑自己的德行,不正确分析敌我双方的力量,分不清敌人与朋友,不团结邻国,结果没过多久息国被楚国消灭。

【出处】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战国策·齐策三》

【释义】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没有自知之明

【相近词】蚍蜉憾树、螳臂当车、以卵击石

【反义词】量力而行、力所能及、自知之明


成语故事大全及解析(138期成语故事自不量力)(2)

凿空指鹿

záo kōng zhǐ lù

【成语故事】秦末宦官赵高在秦始皇病故后假传圣旨命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太子,他还想篡夺帝位,特地把一匹鹿当马送给秦二世胡亥,胡亥说是鹿,赵高叫胡亥问群臣。群臣有些迫于丞相赵高的势力违心说是鹿,只有部分说是鹿的大臣后被赵高所害。

【出处】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史记·秦始皇本纪》

【解释】指凭空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指鹿为马

【成语举例】上怒下诏,自旬日三贬公至循州长史,凿空指鹿,四海之士盛冤之。 唐·李钰《唐丞相太子少师赠太尉牛公神道碑铭序》


成语故事大全及解析(138期成语故事自不量力)(3)

凿破浑沌

záo pò hùn dùn

【成语故事】传说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约好去浑沌之地,浑沌十分友善招待他们。倏与忽计划回报浑沌的好处说:“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于是帮浑沌凿一孔,七日后浑沌就死了。

【出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是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战国·宋·庄周《庄子·应帝王》

【解释】浑沌:传说中的中央之帝。指违反自然,致成祸害。也指开通耳目,增长人的知识。

↓↓↓点赞哦,喜欢就分享和收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