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现场(云南西双版纳等四州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云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现场(云南西双版纳等四州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1)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韩帅南 摄

中新网昆明9月14日电 (记者 韩帅南)记者14日从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地处边境地区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临沧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并取得明显成效。

西双版纳: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

西双版纳州地处热带北部边缘,东南与老挝相连,西南与缅甸接壤,是中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王东在发布会上介绍,一直以来,该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

2022年以来,西双版纳州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提升,截至8月31日,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均为99.6%。同时,该州地表水环境质量优良水体(达到或优于Ⅲ类)比率达到100%,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97.4%。全州暂未发现污染地块,无企业列入云南省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以来,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新成立了澜沧江流域保护中心和环境应急中心2个事业单位,建立了全州生态环境工程中评委。一批双一流学校和学科的本科、硕士、博士引进有力地促进了全州生态环境系统人才队伍的建设。

德宏:“绿色生态”成鲜明底色

德宏州三面与缅甸接壤,是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区。德宏州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吕重青表示,通过全州各族人民、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州自然生态环境稳定改善,森林覆盖率71.84%,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林成为德宏标配。

吕重青称,德宏州大气、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2年1-8月州府所在地芒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7%,全州7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全州区划界定国家级、省级公益林361.4万亩和天然林381.46万亩;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9个,保护面积约199万亩,占全州国土面积11.87%。

该州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等级十年来全部为“优”,连续稳居全省16个州市年度排名首位,“绿色生态”成为德宏的鲜明底色。

怒江: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效显著

怒江州是中缅滇藏结合部,州内四山三江相间排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怒江州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国青介绍,近年来,该州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9%以上;怒江、澜沧江干流和独龙江水质均保持在Ⅱ类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州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2019年11月,贡山县被国家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20年10月,国家生态环境部授予怒江州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称号。

李国青称,怒江州作为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在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坚决保护好绿水青山,从深度贫困的典型转变为脱贫实践和生态文明创建的典型,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已然成为怒江一张靓丽的名片。

临沧: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临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边境,有3个县与缅甸接壤,生态良好,是滇西南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临沧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王嘉红介绍,该市着力提升城镇空气环境质量,今年1至7月,中心城市临翔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8.1%;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全市在用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为100%;11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

同时,临沧持续开展重点区域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完成4个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项目,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通过省级验收,结果为优秀。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84%,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100%;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持负增长。

王嘉红称,临沧将坚决筑牢滇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为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作出临沧贡献,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