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大汉天子(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

简介武帝:名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性情暴烈而霸气,志向远大、雄才大略在位54年,终年71岁前156年~前87年,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汉武帝刘彻大汉天子?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汉武帝刘彻大汉天子(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大汉天子

简介

武帝:名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性情暴烈而霸气,志向远大、雄才大略。在位54年,终年71岁。前156年~前87年。

历史功过:他把汉朝推向一个极盛时期,他的功业主要是开疆拓土、称雄东方。但他的做法在创造功业的同时也有负面影响:一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给历代统治者找到了专制思想武器,使中华民族思想禁锢了两千年,长期难以摆脱其影响;二是穷兵黩武,耗尽国力,使大汉国力受损,人民困苦。人们常并列称呼秦始皇及汉武帝“秦皇汉武”,相比之下,始皇帝更多像实干家,事无巨细亲自裁决,汉武帝更像战略家,主要制定战略方针,具体事务监督臣下完成。

机缘天定,登上帝位

武帝为景帝之子,小时名叫刘彘,4岁被封为胶东王。刘彘从小机敏过人,景帝也十分喜欢。据说有一次馆陶长公主把刘彘抱在膝上指着陈娇说,给你做媳妇好不好?刘彘笑着说:好,如果给我当媳妇,我就造座金屋给她住。这便是“金屋藏娇”的由来。此时皇太子为栗姬之子刘荣。因栗姬得罪了景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而且馆陶长公主的女儿陈娇与刘彘结为姻亲,刘彘7岁那年,在馆陶长公主与刘彘母亲王娡的活动下,景帝废除刘荣皇太子之位,立王娡为皇后,立刘彘为皇太子,改名刘彻。刘彻16岁那年,景帝病逝,刘彻当天即皇帝位。

独尊儒术,统一思想

君临天下的武帝,首先想的便是用什么思想取代黄老思想的“无为而治”。当时有系统治国思想的仅法家、儒家两种,其余的墨、道、阴阳、杂、兵、纵横等仅是在某方面有主张。而且当时朝中三公九卿多数为儒者。因此两个优势在一起,公元前140年武帝决定尊儒。御史大夫赵绾和他的同门郎中令王臧进行策划,并把他们的老师儒学大师申培请到长安做顾问,丞相窦婴和太尉田蚡予以积极支持。但此举武帝祖母窦太后,坚信黄老思想无为而治,要求处置“祸国乱制”的四人,武帝照办,首次尊儒活动告败。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寿终正寝,武帝亲掌国政。武帝招100多名文人来长安献策,董仲舒脱颖而出,他给武帝上了著名的《天人三策》,请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此儒学被历代推崇。其实武帝实行的是“阳儒阴法”,表面儒学的仁义道德,骨子里却是法家的严刑峻法。汉朝一共有16位杀戮立威的酷吏,武帝时期变占了11人。

强化皇权,尽显雄才

武帝强化皇权的的第一项措施是打击地方诸侯王和豪强大族:诛杀了部分图谋不轨的诸侯王,颁布推恩令,分裂诸侯王权利和土地;对豪强大族采用迁徙和诛杀,将他们迁徙到茂陵集中管制或借机诛杀。强化皇权第二项措施是组建中朝,即组建一批官吏在宫中给武帝出谋划策,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变为执行机构。强化皇权的第三项措施是对朝廷大员及其子弟、豪强大族加强检查,设置13州刺史。中朝官员和刺史都是职低权重,避免他们形成单独势力。加强皇权第四项措施是广开仕途,加强官僚队伍建设,增加孝廉、秀才科目等,尽可能的通过各种途径,把各种各样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这也使得武帝一朝成为汉朝人才最多的时期。

北伐匈奴,开通西域

武帝时期用兵重点有以下几项:北伐匈奴、南平两越、东定朝鲜、开西南夷。其中北伐匈奴最为重要。公元前129年,武帝主动发动第一次北伐,由卫青、公孙敖、李广、公孙贺率兵四路出击,不过仅卫青获得胜利,这也使得卫青脱颖而出。第二年武帝派卫青夺取“河南地”获得胜利。公元前124年,卫青率兵急行军七百里突袭匈奴匈奴右贤王取得胜利,迫使匈奴北撤。公元前121年,武帝派霍去病率兵从陇西出发,击败匈奴收复河西走廊。公元前119年,武帝集结大军北上,由卫青和霍去病领军,卫青大败匈奴单于主力,一路追至赵信城,霍去病则深入漠北2000多里,击败匈奴左贤王大军。至此匈奴主力损失殆尽但未归顺,已无威胁。北伐匈奴还有一个“副产品”,及开通西域。苏武被扣19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也13年才回归长安,不过张骞两次出使与西域各国建立了联系,开通了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

垄断财力、解决危机

开土斥境、南征北伐、东进西讨,虽然平定了边患,开拓了疆土,但使国库空虚。武帝首先就是兴修水利,增加粮食产量,这需要时间,所以开始卖官鬻爵,马上起到收效。但这无异于饮鸩止渴。武帝深知此事,决定强制手段从富商大贾口袋里往外掏钱,于是有了算缗告缗,相当于向商人征高税,鼓励人们检举高发。此举国库暂时解决问题,但不长久,所以武帝又把一些赚钱的行业收归国有,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第一项措施就是盐铁官营。第二项措施是均属平准,均属即为将一些郡县应上缴中央的物品按当地市价卖给缺少这些物品的地区,平准为平衡物价,并专门设置官吏管理此事。第三项措施是统一铸币,禁止郡国铸币,以前货币统统销毁由中央统一铸造。第四项措施是酒类专卖。上述一系列措施,对于集中一切财力、物力保证征伐战争进行下去,起到了巨大作用,但也抑制了商业发展。

晚年转变,令人称赞

武帝曾对卫青说:不出师北伐,天下就难以安定,但后世仍像我这样,就会重蹈亡秦的覆辙。武帝是位英明的君主,他清楚战争不能长期打下去,最终要把军国大政的重点转移到国民经济上来。武帝后期由于长期战争,劳民伤财,出现了一些农民起义。武帝意识到问题,痛下了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罪己诏-《轮台诏》,检讨了自己的失误,宣布:禁苛政、止擅赋、力本农。此时,武帝已68岁,可见其果敢、胆魄。其大力发展农业,出现了“代田法”及新式农具,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武帝临终前,立小儿子刘弗陵为皇太子,且亲选了霍去病同父异母弟弟霍光为首的几名大臣辅佐少主,于公元前87年驾崩,享年70岁。刘弗陵即位为昭帝,昭帝和其接班人宣帝共同按此方针,大汉帝国又出现了一派兴旺景象,史称“昭宣中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