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有三种状态(职场人居然也有)

都知道女人有“三期”,那你知道职场人也有“三期”吗?今天我跟大家唠唠职场人的“三期”,主要从“三期指的是哪三期”“三期分别是什么”“三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三个方面来简单叙述,希望大家看完后能够正确区分,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三期指的是哪三期?

实际上我们所说的“三期”是针对即将进入职场的大学生而言的,一般会涉及入职过渡的三个时期,即“实习期”“见习期”“试用期”。许多人对这几个概念相互混淆,以为是同一种意思的不同提法。其实,这几个概念在实际运用上以及在法律规定上都有所不同。

三期分别是如何定义的呢?

实习期:是适用的对象实际是指在校的学生,通常指大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适应能力,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来提升自我的阶段。

试用期:根据《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试用期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6个月的考察期。

见习期:是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业务适应及考核的一种制度,通常见习期为一年,一般包含试用期。

职场人有三种状态(职场人居然也有)(1)

三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实习期通常只发生在大学生毕业之前,有助于学生将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相当于是自己提前进入企业实习。而实习的主导者可以是学生自己,也可以是学校,甚至也可以是企业。按照实习目的划分,通常分为勤工俭学实习、专项培训实习、社会实践实习。

勤工俭学实习往往学生自己联系得较多,当然这几年学校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企业为了吸引优秀人才,有很多类似的实习。通过实习既可以赚学费、生活费,又能增加社会实践经验,比如我们常见的暑期工就是,还有我们在校期间找的许多实习生的工作,我在校期间就参加了大量的实习生来赚自己的生活费,包括在华宇软件、腾讯、京东等都做过实习。

专项培训学习通常是学校与相关的合作单位,主要是与学生就业方向相关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与这些单位签订实习培训、培养协议,由学校交付一定的培训费用,委托这些机构进行实训学习。

社会实践实习通常是学生基本完成了学校的理论学习,提前到有就业意向的用人单位熟悉工作流程,进行相关实践学习,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学校的社会实践锻炼课,这种锻炼课往往在学期末或临毕业时,这种实践课往往针对性很强,就是为了就业。

试用期通常发生在大学生毕业之后,根据《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试用期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6个月的考察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这个时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劳资双方建立了劳动关系,并签订了劳动合同,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将作为法律主体参与劳动,可以享受劳动者的权力,也需要我们劳动者的义务,而这些都是有法律的保障和约束。

见习期通常与试用期同时存在,但试用期先到期。用人单位招收应届毕业生后,原则上都要安排见习,期限一般为一年,见习期通常包含试用期,因为试用期最多不超过六个月。关于三者的区别与联系,我为大家归纳在了一起,大家可以直接参考。

职场人有三种状态(职场人居然也有)(2)

企业如何应用三期

有很多网友私信问我,听说企业在试用期的时候非常容易卡人,那如何才能正确应对,保证自己顺利通过呢?这里实际上就延伸到了企业对于三期的应用。企业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更好地考察了解毕业生,做到人尽其才,往往会通过三期对毕业生进行考察,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往往也能把浑水摸鱼、不适合公司的人挖掘出来,而这个时候要解决这部分人所要付出的成本远低于转正后,所以企业中往往会有窗口期管理的说法,而第一个窗口期就是试用期和见习期,当然实习期就不用说了,不合适根本不可能签订三方协议;而第二个窗口期则是续订劳动合同的时候。#2022就业季#

比如我们单位这几年在试用期,就辞退了好几名大学生,有酗酒打架斗殴的,有培训结业考试不合格的,还有无故旷工的。所以如何让自己顺利转正定岗,完全在于我们自己,遵守法律法规、劳动纪律,培训考试合格,就是作为劳动者最基本的义务,也是试用期的你应该完成的基本任务。

职场人有三种状态(职场人居然也有)(3)


我是@谋其政说,央企HR,社保专业户,招聘小能手,关注我,带你走进国企内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