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魏大将夏侯惇(三国演义独眼战将夏侯惇的原型)

《三国演义》被称作“七分真三分假”,令人印象深刻的《夏侯惇拔矢啖睛》,曹魏夏侯惇骁勇善战是真,“拔矢啖睛”却另有原型为假,究竟谁如此血性坚毅“拔矢啖睛”?本文梳理夏侯惇与原型,剖析罗贯中的真实用意。

三国曹魏大将夏侯惇(三国演义独眼战将夏侯惇的原型)(1)

夏侯惇

夏侯惇“兖州之战”激战吕布!

《三国演义》第十八回《贾文和料敌决胜,夏侯惇拨矢啖睛》讲述,吕布坐稳徐州扩张势力攻打小沛,刘备向曹操求助夏侯惇率军救援,击败高顺却被副将曹性射中左眼,夏侯惇拨矢啖睛阵斩曹性以报仇;这段故事相比正史《三国志》至少有三处错漏:

《三国志·夏侯惇传》原文是“太祖自徐州还,惇从征吕布,为流矢所中,伤左目,复领陈留、济阴太守”

其一、从征吕布;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吕布割据徐州,至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下邳城破被杀,吕布与曹操仅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徐州攻防战”正面交锋,即不存在“自徐州还,从征吕布”,公元193年徐州陶谦攻克兖州任城并劫杀曹嵩,张邈与陈宫等趁曹操精锐尽出迎吕布为兖州牧,夏侯惇受伤只能是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史称“兖州之战”;

三国曹魏大将夏侯惇(三国演义独眼战将夏侯惇的原型)(2)

兖州之战

其二、复领太守;兴平二年(公元196年)起夏侯惇担任“河南尹”,东汉“河南尹”治所在洛阳归司隶管辖,“董卓之乱”洛阳残败但政治地位仍在,“河南尹”是等同州牧级别的重要官职,夏侯惇有记载仅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和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与吕布交锋,若徐州受伤“复职”应授予州牧级别而非降职,夏侯惇留守兖州领陈留、济阴太守刚好对得上;

其三、阵斩曹性;吕布被西凉旧部击败仅存百余骑兵,有记载仅成廉、魏越、高顺与张辽等悍将;曹氏乃徐州大族陶谦麾下有曹豹与曹宏,曹性诛杀郝萌并检举陈宫反叛绝非等闲;经历“兖州之乱”且张扬与吕布往来密切,曹操麾下唯有夏侯惇留守最能安心;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夏侯惇确实被高顺等击败,未记载参与下邳决战便无法阵斩将领曹性;

三国曹魏大将夏侯惇(三国演义独眼战将夏侯惇的原型)(3)

曹操

罗贯中《三国演义》挪用4年时间是混淆了吗?至少笔者认为是刻意为之,众所周知罗贯中是“尊刘贬曹”,刘备攻打袁术时命张飞留守,竟与陶谦旧部曹豹武装冲突,吕布遂以千余残兵夺取徐州,世人指责张飞醉酒误事丢失徐州,殊不知汉末时兵将劫掠已成常态,刘备约束部将却未厚赏激化矛盾,反之吕布厚赏徐州兵拼死效命至城破。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吕布攻打刘备,刘备丢失小沛、家眷被俘、军队溃散,狼狈到投靠曹操,罗贯中将战败责任推到夏侯惇救援失利使刘备孤军奋战,高顺击败夏侯惇并射瞎其左眼而刘备坚守并能全身而退,衬托刘备居劣势败给吕布和袁术并非指挥能力逊于曹操,最终达到“丢失徐州”是吕布背信弃义,“丢失小沛”是夏侯惇错失战机。

三国曹魏大将夏侯惇(三国演义独眼战将夏侯惇的原型)(4)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明玉珍“湖中之战”痛失右眼!

历史上“拔矢啖睛”传闻元末明玉珍所为,《明氏实录》与《国初群雄事略》确有痕迹,明玉珍是湖北随州人,世代务农家庭却因“重瞳子”异象受邻里敬重,成年后身体健硕且维护民众利益备受拥戴,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徐寿辉起兵反元,明玉珍聚集千余乡兵“结栅自固”成为首领,至今看来其应对措施全面且稳妥堪称样板。

其一、元朝强盛而义军势弱;元朝可调动全国军事与物资,义军占据部分州县物资匮乏,从理论而言元朝处于绝对优势;

其二、随州易成为战争前沿;地处长江以北控守随枣走廊,举旗起义必遭元朝强势镇压,而徐寿辉部未必给予军事援助;

其三、归附众多难以受重用;红巾军部众短期便达到百万,千余众易被忽略并任意支配,莫不如伺机而动待价而沽有利;

三国曹魏大将夏侯惇(三国演义独眼战将夏侯惇的原型)(5)

元末疆域

元朝与红巾军厮杀中明玉珍悄然崛起,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元朝抽调湖广精锐,徐寿辉得以重振威势席卷湖广及江西等,明玉珍在“共富贵”与“举兵屠之”选择前者,徐寿辉授明玉珍统兵征虏大元帅驻沔阳(今湖北省仙桃),远离正面战场积蓄实力做独立发展准备,至正十七(公元1357年)重庆内乱空虚,明玉珍率众试探性攻打重庆。

明玉珍接连攻克夔州、万州,在重庆“湖中之战”被射中右眼,拔箭时用力过猛带出眼球,“父母精血不可丢弃”应锦盒收纳隆重掩埋,但战场戴盔甲没有口袋只能嘴含眼珠继续作战,其英勇鼓舞全军将士击败哈麻秃献俘徐寿辉,因功授予陇蜀四川行省参政等职,明玉珍至1360年建夏政权时掌控云贵川大部,综合实力位居红巾军各部之首。

三国曹魏大将夏侯惇(三国演义独眼战将夏侯惇的原型)(6)

明玉珍

罗贯中曾在张士诚麾下任幕僚,深谙“远交近攻战略”,张士诚受吴王朱元璋军事压迫,通使结交雄踞巴蜀的夏王明玉珍,与控制长江中游的汉王陈友谅,相互制衡使政权得以延续。

陈友谅在战略和实力都压制朱元璋,朱元璋主动结盟巴蜀明玉珍反制陈友谅,信中自比孙权将明玉珍比作刘备,称彼此“唇亡齿寒”,明玉珍“鄱阳湖之战”牵制陈友谅,其子明升归降后被朱元璋封为“归义侯”。

罗贯中揣摩明玉珍事迹,明玉珍驻沔阳而徐寿辉在江西,公事部将代传而私交史籍未记载,《三国演义》起笔时明朝已经建立,但江浙民众支持张士诚被惩罚“赋税加倍”,而对读书人意义重大的“科举”,朱元璋停科举改用功勋“举荐制度”等。

明玉珍在位虽然只有六年,巴蜀地区却文化兴盛,设立国子监、开进士科等,政绩斐然,设提举司、宽减赋税等,朱元璋被罗贯中视如吕布般野蛮,寄望吕布强权却难以维系基业长久。

三国曹魏大将夏侯惇(三国演义独眼战将夏侯惇的原型)(7)

三国疆域

综述:罗贯中借明玉珍故事,讽刺朱元璋强权野蛮!

正史《三国志》里,夏侯惇争夺兖州、徐州攻伐、官渡之战、襄樊之战、濡须口之战、随征汉中等,确系身经百战的悍将,公元220年逝世被追谥“忠”,是古代对将领褒奖的良谥。

明玉珍对应夏侯惇,朱元璋则对应吕布,明玉珍勇猛且亲民爱士,却仍被朱元璋摧毁政权,罗贯中隐晦期待“明君降世”,如同《三国演义》刘备般具备仁德、礼贤、爱士等美德的乌托邦世界。

文献参考:《三国志》、《明史》、《明氏实录》、《国初群雄事略》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令枭雄刘备苦战三年险些丧命,被诸葛亮轻视的刘璋如何实现逆袭?

《三国演义》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绝对是赤壁之战完美的落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