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著名画家排名(著名画家李学明)

“我来济南三十多年了,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著名画家李学明向来访的记者感慨。“我从小就对画画很着迷,特别向往成为一名好画家。正是在济南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我一步步靠近了这个梦想。”李学明动情地说。李学明去过很多城市和名山大川,但还是觉得济南好。“从全国诸多的历史文化名城来看,济南的城市软实力是很厚重的。”李学明认为,泉城济南名扬天下,对画家而言,是艺术创作的宝库,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最近,他正在酝酿一个以“济南好”为主题的系列创作。“这是一个很大的题材,能画很多东西。我想把我对济南‘名士’、‘名泉’、‘湖山’的思考梳理一下,搞一个以‘济南好’为主题的展览。”

“这不是唱高调,而是对济南的深厚感情”

济南著名画家排名(著名画家李学明)(1)

济南著名画家排名(著名画家李学明)(2)

李学明系列作品丨《历山远眺》

  今年春天,李学明逛遍了济南以及周边的大小名山,“‘齐烟九点’都爬了个遍”。但李学明还是意犹未尽,在他看来,济南的文化软实力太丰厚了。“春秋时期,济南地处齐、鲁之间。在这片土地上,既有齐文化,也有鲁文化,还有泉水文化、黄河文化、龙山文化,甚至有一些东夷文化的印记,更不要说名士文化和二安文化了。”在李学明看来,这些文化随便拿出一种来,都璀璨夺目。“从绘画的角度来,济南的软实力有很多独有的符号,比如泉水、垂杨、荷花和湖山。”这些年,围绕“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城市特色,李学明创作过一些表现济南风土人情的作品,如《泉城二月》、《名湖人家》、《历下风清》、《明湖烟雨》等,还有透着东老泉那股清凉劲儿的《南山无暑图》。

济南著名画家排名(著名画家李学明)(3)

李学明系列作品丨泉城人家

济南著名画家排名(著名画家李学明)(4)

李学明系列作品丨《山中行乐》

  明末清初画家石涛提倡“搜尽奇峰打草稿”,这也被后世画家奉为圭臬,游历名山大川去写生,是画家的必备功课。李学明认为,作为工作和生活在济南的画家,有责任、有义务把济南的山山水水、人文风情画好。“这不是唱‘高调’,是有一种很深的情感在里面。”1985年,李学明举家来到济南工作和生活。如今,37年已过,一对儿女已在济南成家立业,这个家庭的第三代也正在成长,济南是李学明名副其实的第二故乡。

济南著名画家排名(著名画家李学明)(5)

李学明系列作品丨《明湖人家》

  济南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而李学明也正在思索,如何把济南的“名士”、“名泉”、“湖山”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这种创作必须沉下心来好好思考,要有深度、有品格。比如,济南的72名泉看似容易出画面效果,其实很难画,画简单了就会浮于表面。”李学明认为,要画好72名泉,就必须把其中的人文内涵表现出来,不能“就泉画泉”。

济南著名画家排名(著名画家李学明)(6)

李学明系列作品丨《明湖烟雨》(横屏欣赏效果更佳)

  了不起的村子

  在李学明的人生中,有两个地方不能割舍,一个是帮他实现梦想的济南,一个是养育了他的莘县。

济南著名画家排名(著名画家李学明)(7)

李学明系列作品丨《故乡的风》

  1954年9月,李学明出生在莘县徒骇河畔的一个村子,他一直到20岁才离开这个村,这里给他烙上了深深的印记。如今,虽已出走半生,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世面,但每次回想起自己的老家,李学明都觉得那个村子“很了不起”。

济南著名画家排名(著名画家李学明)(8)

李学明系列作品丨《写桃符》

  “我父亲在当地是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我很小的时候他就让我跪在圈椅上,趴在八仙桌上临帖,所以春节时四邻八舍都来找我写春联;我伯父虽然不识字,但心灵手巧,会扎风筝、扣笼子,还会在蚊帐檐上画古人物;我祖父是一名纸扎艺人,这个活计对手上功夫要求很全面,不仅要糊,还要画,还得会剪纸;我祖父的哥哥,也就是我的大爷爷,会说古书,那时每到冬天,我们就到生产队牲口棚的土炕上,听他讲《三国演义》、《小八义》;村里有个书法家是富农出身,当年差点考上秀才,写得一手好字,我家里挂着他写的一幅楹联“地产五谷凭耕种,土生万物靠劳动”,句子不知道是谁撰的,家里还有他写的另一幅对联,记不清写的啥了;村里有个大夫,人生经历跌宕传奇,我们那一带有他很多行医的故事;还有住在村西头的那一姓人家里,出了好几位军官……”李学明一口气说出村里一连串儿的人物和故事,脸上洋溢着自豪。作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老教授,李学明早已桃李满天下,但他对当年村里这些“启蒙老师”还是念念不忘、心怀感激。

济南著名画家排名(著名画家李学明)(9)

李学明系列作品丨《当时明月》

  这种儿时的记忆成了李学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让他的人物画别有一番韵味。他喜爱画童心、童趣的儿戏,大都是他幼年生活的追忆,无论是画幼童、嬉闹争斗、牧歌清欢、煮茶下棋,还是放风筝、点爆竹、捉迷藏、玩灯笼,无不妙趣横生,神形毕现地刻画出他们天真无邪的动人情态,感情充盈地描绘了他们至真至纯的稚气,生动地表现了他们在认识世界中获得的乐趣。

济南著名画家排名(著名画家李学明)(10)

李学明系列作品丨《灯火里的故乡》

  也许正是源于对乡村生活的那种眷恋和自豪,李学明大胆地把民俗民情的东西搬进画中,突破了一般文人士大夫的欣赏口味,创造了一种乡间风土的独特风致。这种“乡土味”、“民间味”丝毫没有降低他的艺术格调,反而使他的作品由此更具魅力,受人喜爱。

济南著名画家排名(著名画家李学明)(11)

李学明系列作品丨《大寒》

  齐白石的白菜

  如何既能让“乡土味”自然流露而不又降低画的格调,这是李学明一直在追求的境界。在这方面,他最佩服的是齐白石。“你看白石老人,他画画很喜欢用大红大绿,但画的格调丝毫未降,这点别人想学也学不来。”李学明印象最深的,是齐白石画的白菜。“我曾经在北京画院看到过齐白石画的白菜,那何止是白菜啊!虽然只是简单几笔,但如果功力沉淀不到那种火候,是画不出那种感觉来的。从齐白石画的白菜里,你能感受到很多东西,这里面有对乡亲的怀念,有对故乡深深的眷恋。”李学明说,画家画到最后,画的是人,追求的是一种质朴的情怀。

济南著名画家排名(著名画家李学明)(12)

李学明系列作品丨《今又白露》

  “洗尽铅华,返璞归真。这个过程,画家要经历数个回合的建立自我和否定自我。”在中国画坛上,齐白石“衰年变法”传为美谈。所谓“衰年变法”,讲的是画家虽然到了晚年,但依旧不固守原有的绘画技艺与面貌,大胆突破自己,突破已经形成的绘画风格。“这种‘变法’就是一次自我否定和重新建立的过程。‘衰年变法’成就了齐白石,通过‘变法’,他一扫早期八大山人、石涛、徐青藤等人的影子,自成面目。”齐白石如果不是高寿,而是像任伯年、徐悲鸿等几位大师那样在六十岁左右就过逝了,中国画史上恐怕就很少提到齐白石的名字了。李学明评价齐白石晚年的创作:“越老画得越好,那‘一画’老辣而婀娜!”

济南著名画家排名(著名画家李学明)(13)

李学明系列作品丨《藤荫行乐图》

  变与不变

  在当今画坛,李学明也被认为是在“变法”之后画得越来越好。对此,李学明不置可否。“我从来没有刻意去‘变法’,画画不能‘为变法而变法’。因为,并不是只要‘变法’了就能画得比以前好,也有不少画家,‘变法’还不如不变。我这些年一直在经历‘建立’和‘否定’的过程,画得不满意就撕,不知道撕了多少画。”李可染曾刻一枚闲章曰“废画三千”,李学明深以为是,“没这个过程,不行!”

济南著名画家排名(著名画家李学明)(14)

李学明系列作品丨《明月何时初照人》

  如果说“变法”贯穿李学明的创作生涯,那么,他最成功的一次“变法”当属“不变”。变的是技法,不变的是道统与文统。1978年,李学明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彼时,改革开放的新风也引入画坛,“引西润中”成为一种潮流,取法西方艺术,运用到中国画的创作中,这在当时的画坛占据了主流。刚毕业的李学明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迷茫。“那时修养不到位,尝试着用明暗、色彩、体积……这些西画的技法来搞国画创作。结果画出来的东西不伦不类,既不是西画,也不是纯粹的传统中国画。”

济南著名画家排名(著名画家李学明)(15)

李学明系列作品丨《湖上放棹》

  但大学时受到的一些熏陶和影响,让李学明注定不会一直迷茫下去。那时虽然大学里的美术课程设置还不是很规范,“但庆幸的是,我摊上了一位有责任心的系主任。”系主任经常从全国各地请一些著名画家来授课。在这些老师中,对李学明影响最大的是陈玉圃老师和王熹老师。陈玉圃走的是“以古开今”的艺术之路,他的山水画功力深厚,有自家面目。“他对宋元诸家以及清初‘四王’进行了大量的临摹,他下的功夫让我很震撼!”李学明认为,陈玉圃先生修养全面、学问深厚,可谓一代大家。

济南著名画家排名(著名画家李学明)(16)

李学明系列作品丨岱宗日出图

  另一位让李学明印象深刻的老师是系主任从陕西请来的花鸟画大家康师尧,他是长安画派中唯一坚守文人画路数的大家。“康老用笔很老辣,他画的虽然是传统的花鸟画,但典雅中散发着清新,后来我经常用康老的作品给学生当例子。”李学明说。

  另外还有著名人物画家、岭南画派人物画大家杨之光等。在这些名家的耳濡目染下,李学明对中国画的传统产生了无限向往,种下了古典主义的情结。恰巧当时正值连环画创作风靡画坛,很多画家都聚集到连环画创作领域,同在山东的著名画家陈全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上世纪90年代,受中国邮电部邮票印制局邀约,陈全胜先后设计了《三国演习》、《孔子》、《孙子兵法》、《聊斋志异》和澳门版《聊斋志异》等邮票的画稿,在全国都有影响。受陈全胜影响,李学明也曾参与过连环画的创作。

济南著名画家排名(著名画家李学明)(17)

李学明系列作品丨《吾心清也》

  与李学明打过交道的人,都觉得他温厚、随和,很好说话。但在艺术创作上,李学明却有一股鲁西汉子骨子里的执拗,甚至有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正是因为这份执拗,虽然身处中西绘画激烈的碰撞和观念裂变的现代语境之中,但李学明没有走“中西融合”的路子,而是走上了一条“以复古为更新”的创作道路。他从传统内部抉择思想资源,并沿承传统文人画的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路径,开创了一种古意人物画的新风。

  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

  虽已年届七旬,但李学明认为现在给自己的绘画风格定调子还为时过早。“画家最怕老早就给自己结一个‘壳’,就像蚕一样,作茧自缚,那样就永远走不出来,越画越不如原来。”李学明认为,画家必须画到老、学到老,不断揣摩体会古人的文心笔意,追寻笔下的生机。“比如写书法临字帖,一定要临到老。同样一本字帖,你‘前十年’与‘后十年’临帖的心得体会是完全不一样的。”

济南著名画家排名(著名画家李学明)(18)

李学明系列作品丨《莫负良辰》

  如今,李学明的笔墨越来越简练,画面越来越空灵。简练不等同于简单,空灵不是空洞。这看似最简单的,恰恰正是最难的。笔力若是不够,很难达到这种境界。这表面看考验的是画家的笔墨功夫,实际上考验的却是画家个人的修养,只有画家从内心深处把多余的东西去掉,内心才能空明。在这方面,李学明最喜欢的是八大山人。“你看八大山人的画,一幅画可能就画一条鱼,但鱼游的方向、钤印的位置都很讲究,错一点这幅画几乎就不能成立。线条必须有足够的张力,一笔下去,要力能扛鼎,才能支撑住整幅画。”

济南著名画家排名(著名画家李学明)(19)

李学明系列作品丨《鸥鹭忘机》

  作为与八大山人同时代、相同身世和际遇的画家,石涛对这种简练的体悟则概括为“一画”。他说,“一画也,无极也,天地之道也。”“一画论”是石涛绘画理论的出发点, 也是其艺术哲学的核心。这“一画”是每个画家都要面临的一道坎,虽已近“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年,但李学明仍在锤炼这“一画”。在李学明的理解中,石涛提出的这“一画”内涵非常丰富,其中包含了画家的人品、学问、性格、书法、修养,甚至还有石涛骨子里的那种倔强。“专一、恒久、虔诚、脱俗,画家具备了这四点,这‘一画’就能气象万千。如果不具备这四点,缺乏哪一点,画格、品格、气象就都不够,这‘一画’就苍白无力。”中国画追求的就是一个“妙”字。而石涛的这“一画”,看似简单的一条线,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苏东坡是李学明最欣赏的古人之一,这些年他读东坡、画东坡、写东坡,于其诗词书画致力尤深。苏东坡弥留之际,写下了人生中的最后一首诗:“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首句和末句看似重复,实则意蕴完全不同。在李学明看来,能读懂苏东坡的这首诗,自然就能理解石涛的“一画”。“画家一生追求的是这‘一画’,又不是这‘一画’,这‘一画’既是技又是道。正所谓‘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爱济南 记者:汤启卫 视频:王常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