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十八年正月是哪一年(民国元旦的命运轨迹)

1912年1月1日到2月12日,中国存在着两个政权、两套历法,正处于“战”与“和”的十字路口。南京临时政府,主张共和,颁布公元历法,一月一号,第一次被叫做了元旦。

民国十十八年正月是哪一年(民国元旦的命运轨迹)(1)

那天上午,苏州草桥中学学生叶圣陶正准备上课,有同学说已改用阳历,大家都不相信,去问苏州军政府,那边答话:“是的,今天就是元旦。”这个消息让中学生们非常兴奋,叶圣陶在日记中写道:“今日乃吾国改用阳历之第一日,而吾之日记,亦于今日始改用阳历矣。”

1月5日,叶圣陶亲自动手,为父亲剪去了发辫,还与同学们决定庆祝第一元宵。到了1月15日,学校里彩灯遍挂,旗杆高竖,苏州城这天也遍燃灯火,“恍入不夜城矣”,学生们循例提灯出巡后,在校门前燃放花炮,观者如堵,鞭炮声夹杂着“民国万岁”的欢呼声。

民国十十八年正月是哪一年(民国元旦的命运轨迹)(2)

民国元年的正月,于叶圣陶而言,可谓喜事连连。1月28日,叶圣陶正式从草桥中学毕业,本来还为就业担心,经介绍,受聘为苏州中区第三初等小学教员。同时,叶圣陶与顾颉刚等朋友加入了中国社会党。在参加王伯祥一位朋友婚礼时,叶圣陶送的一幅贺字,被当场一位女士相中,找人介绍,把自己的侄女胡墨林许配给了叶圣陶,相伴了一生。

同是十八岁的年轻人,吴宓的日子可不太好过。他从北京辗转逃来上海,已经有两个月了。清华复学无望,首都都改了地方,庚子赔款还会继续投往北京的海淀镇吗?好在实力摆在那儿了,考入了上海梵王渡的圣约翰学堂。

2月13日,上海的冬天实在过不惯,吴宓口角冻裂,吃饭说话都很辛苦,“诸种交至,益觉怅怅”。这其中包不包括昨日清帝的逊位,今天孙中山的辞职呢?

民国十十八年正月是哪一年(民国元旦的命运轨迹)(3)

同样是1月1日,郑孝胥在日记中写道:“今日乃西历一千九百十二年元旦也。一朝廷欲改用阳历,宜以今日宣布,闻项城有此意,竟不能用,惜哉!”在他看来,南北议和尚未成功,南京方面“此次选举总统,止十七人,孙文得十六票,黄兴得一票,遂自称全国公举,真可笑煞人也。”

郑孝胥希望南北议和成功,但国会必须在北京召开,哪怕“君主立宪,实最有共和之精神。”吴宓也支持议和,因为他的家乡陕西,正承受着新旧两个阵营的拉锯战,只有和平,陕事才能平复。叶圣陶最激进,认为连“优待清室条件”都大可不必,不肯让位,那就打呗。

日月如梭,106年过去了,今天的年轻人又是如何对待国事的呢?

最后,领略一下宋教仁先生的《晚泊梁子湖》吧:

日落浦风急,天低野树昏。

孤舟依浅渚,秋月照征人。

家国嗟何在,乾坤渺一身。

夜阑不成寐,抚剑独怆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