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行之所往未来可期(知之行之无负今日)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未来可期(知之行之无负今日)(1)

每一个时代都会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是文学家,是科学家,是教育家,是各行各业,肩负使命,托起这个时代。

我一直觉得,民国是历史上特别神奇的才人辈出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先生们,他们博学而儒雅,他们揪出国家的弊病,致力于解决问题,他们创新,他们变革,知之,行之。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未来可期(知之行之无负今日)(2)

《无负今日》以时间为线,讲述了不同时代的人们肩负使命不负今日的故事。

在观看的过程中我无数次落泪,为这些奠基人们,他们肩负起时代寄予的重任,为后世的我们开太平,为我们辟道路。

尤其是开头鲁迅先生讲给学生们的话。穿过斑驳的秋叶,阳光落在身上,今日此时,便叫希望。尤其是结尾处学生们一起朗诵的那篇文章,使我热血沸腾,身上窜起一束不枉青春即刻行动的火焰,忽然觉得我们都是这些人中的一份子,不同时代都都有着殊途同归的共鸣,热泪盈眶。

王梓坤老师与他的老师之间的故事让我很感动,我想起我的母亲在年少的时候放弃了热爱着的学习选择去工作为家中减轻负担,她的老师也是在雨天披着雨衣穿着雨靴来家里劝母亲继续读书,但作为家中老大的这份责任,让她仍然忍痛放弃。师者从不放弃浇灌每一棵树苗。

王梓坤老师说,师者是耕耘在今日,收获在未来,老师是用一个生命点燃另外一个生命的人啊。是啊,作为老师,要教书,更要育人啊。我们应该推崇尊师重道的风气,老师们也应向前辈们看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未来可期(知之行之无负今日)(3)

我真的太喜欢余华老师了,老师在影片中说的话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

活着代表忍受,这个很有力量的词语,让我觉得,生命仿佛一次次低到尘土里,再破土而出,一次一次,破茧重生。

而怯懦其实是人的一种美德,只有善良的人才有恐惧,才会怯懦。这个我们并没有认为是一个褒义语义的词语,和人性中另一种仿佛不相关的品质联系在了一起,让我们豁然开朗。

青春是什么,影片中说,青春是此刻的欢欣自如,是体验未知的茫然与兴奋,是勇敢的奔走,也是生长着的,无拘无束的希望。

我们大多数人,都在用很长的时间迷茫,在某一个时刻和瞬间成长。我们要去追寻,去探索你生命中的无限可能,去一层一层地揭开新鲜事物的红盖头。

大学的时候我由于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而迷茫,毕业以后为自己的就业而迷茫,失业之后,迷茫于自己未来不知何去何从。而渐渐明白,迷茫,焦虑,是因为我们想要突破它,想要变得更好。

所以,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我便向自己喜欢的方向发展,每天埋在图书馆提升自己。就业茫然,就多去尝试和经历。失业后不知何去何从,就放平心态,思考之后重新出发。

我们来人间一趟,需要去经历,去思考,去沉淀,去不断摸索自己的道路。无负今日,无负每一日。

这迷茫的无法言说的而又充满力量的无限可能的,便是青春。一直保有对前方的好奇心,突破自己的勇气,对时代肩负的使命感,便永远年轻,便永远青春。

知之行之,无负今日。共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