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地理位置(天柱地轴人间奇迹)

天柱地理位置(天柱地轴人间奇迹)(1)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爱琴,提交了相关提案——关于设立国家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协同攻关“应县木塔严重倾斜关键技术”的建议,这让应县木塔再次进入人们视野。

在莽莽恒岳之阴,悠悠漯水(今桑干河)之阳,突兀拔地升起一座擎天巨塔,这就是应县木塔。

不用一枚铁钉的千年木塔

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纯木结构的古塔,67.3 米的高度和八角形的庞大身躯,更是睥睨天下,观者无不拜服。

它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天柱地理位置(天柱地轴人间奇迹)(2)

而以其贵为当今世界体量最大、高度最高的楼阁式木塔,更堪称“举世无双”。其神奇在于,全塔耗材红松材料近 3000 立方米,重约 2600 多吨,虽为纯木结构,却不用一枚铁钉。

无名匠人缔造的世界奇迹

走进木塔,站在塔底向上看,一丛一丛的斗拱,宛如佛陀的坐莲在天际绽放,美出天际。

古人说,那叫百尺莲开。

在当地百姓口中流传着“砍尽黄花梁,建起应州塔。”这句话。谁也说不清建造这座木塔动用了多少人力,但取自黄花梁的松木被一层一层建构起来,梁架、斗拱样式之多,一层一层,一叠一叠把木塔垒到65米之高。

天柱地理位置(天柱地轴人间奇迹)(3)

近代日本建筑学科的创始者伊东忠太,曾在其著作《中国建筑史》中,这样对比应县木塔与日本的木塔:斗拱之制变化之多源自意匠之丰富,这与日本那种千篇一律每一层都使用相同斗拱的手法相比,优劣自不待论。

天柱地理位置(天柱地轴人间奇迹)(4)

木塔的美,看似普通得很。不过是各种普通木构件互相咬合而成的斗拱,既没有繁复的雕花,也没有色彩的勾画,朴素无名。

然而,没有人会想到,作为技术搭建的斗拱,却如夏莲之美,层层瓣瓣,如艺术般存在。

木塔传说之夜间放光

“塔”是梵文“窣堵波”的汉译。汉译的选词还有“浮图”“佛图“浮屠”等等。以“塔”音近梵语“布达(佛)”,表意最为精准而流布最广。“窣堵波”在梵文中意为墓冢。常指佛教皈依者圆寂火化后收葬骨灰的建筑。佛陀灭度后,其舍利被崇拜者流布到世界各地供奉。

天柱地理位置(天柱地轴人间奇迹)(5)

释迦塔内既无灯又无火,周围也是一片漆黑,不会有灯光或火光的反射。而民间传说却道:木塔夜间有放光现象。据说,佛祖释迦牟尼曾托梦给佛宫寺中的慧能大师说,当地人虔诚信佛且经常布施修缮佛殿,应得好的报应,于是便在塔内放了一颗夜明珠,以使人们对报应有所察觉。所以,每当木塔修理完毕,宝塔就会放光。当地人也都认为木塔夜间放光是吉祥的预兆。

木塔与萧后的渊源

应县在辽代称应州,正是后晋割让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中的一州。

天柱地理位置(天柱地轴人间奇迹)(6)

公元 1055 年,亦即辽清宁元年,23 岁的耶律洪基继承父亲耶律宗真(辽兴宗)的皇位,是为辽道宗,开启了“辽”这个王朝第八位皇帝的不凡征程。辽清宁二年(公元 1056年),耶律洪基的母亲、辽兴宗耶律宗真的皇后仁懿皇后(萧挞里),倡议在家庙内筑一座塔,为的是显示家威,也为了纪念自己逝去的父亲萧孝穆。

天柱地理位置(天柱地轴人间奇迹)(7)

史载,“仁懿皇后应州人,法天皇后弟枢密楚王萧孝穆之女也。”由于出身显赫,天资禀赋,懿行大德,她一步步走向辽王朝的皇宫,贵为一朝皇后。儿子继任皇位后,她就是太后的角色了。在她看来,似乎只有兴建一座巍峨高耸的宝塔,方能显赫家族乃至王朝之威仪。

天柱地理位置(天柱地轴人间奇迹)(8)

整个辽王朝,萧孝穆家族出了三任皇帝、三位皇后和十位王(建造木塔时,已经出了三位王 ),这在辽代绝无仅有。所以,仁懿皇后筑塔的倡议一出,上至天子,下至文武百官,莫不赞同,有人甚至将皇后的这一建议,上升到开创“帝国中兴”的高度。于是,仁懿皇后将一座旷古未有之宝塔,回馈给了生养自己的故土应县。

千年前就实践了现代理论

近代日本的地震建筑专家在《地震与建筑》一书中提出了五条抗震设计的原则。将木塔的结构特点与之相比较就会发现,早在950多年前,应县木塔的设计者就已经深深懂得并很好地实践了这些原则。

天柱地理位置(天柱地轴人间奇迹)(9)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木塔抗震研究也进入了更高的层次。现年81岁的太原理工大学结构工程学权威专家李世温教授从上世纪70年代就研究应县木塔结构,他说,“现在我们对它进行了动态的研究,基本上摸清了木塔的动态性质,对抗震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木塔当年的设计者可能不懂这些理论,但他们却在实践中创造了奇迹。

痴情于木塔的人

1933 年 9 月,营造学社的成员们第一次来到山西进行古建筑考察。在大同见识过几座辽金巨构之后,梁思成正期待着前往应县的行程,终于可以会会那曾在照片上见过的无与伦比的“应州塔”了。

天柱地理位置(天柱地轴人间奇迹)(10)

对于这座木塔,热衷于古建筑的梁思成早有耳闻,也心心念念着想去一探究竟。妻子林徽因则记下了他痴情于木塔的日常:

早晨洗脸的时候,他会说“上应县去不应该是太难吧”,吃饭的时候,他会说“山西都修有顶好的汽车路了”。走路的时候,他会忽然间笑着说,“如果我能够去测绘那应州塔,我想,我一定……”他话常常没有说完,也许因为太严重的事怕语言亵渎了。

天柱地理位置(天柱地轴人间奇迹)(11)

然而,当时的梁思成甚至连这塔的照片都没见过。因担心木塔是否还健在,他试探性地写了封发往应县的信想要获得一张照片,由于不知道当地情况,便直接写上了“探投山西应县最高等照相馆”,没想到还真收到了回信。应县当时唯一的照相馆宝华斋寄来了木塔的照片。梁思成如获至宝。

天柱地理位置(天柱地轴人间奇迹)(12)

梁思成将应县木塔列入了山西考察的计划。在随后的考察工作中,这位在木塔里爬上爬下的大忙人也不忘给妻子写信,诉说自己终于见到这位期待已久的“恋人”的感受。

历经修缮,待科学保护

释迦塔建成后,经历了若干次修缮,根据陈明达的考证,主要有两次大修:金明昌六年新增塔内方柱、平坐内斜撑;明正德三年新增第一层华栱头下的柱子,同时拆砌了一层的内外墙。木塔基本保持了原貌。

天柱地理位置(天柱地轴人间奇迹)(13)

到了民国,山西又成了军阀们的战场。1926年,冯玉祥和阎锡山在应县附近开战,木塔被炮击 200 余弹,造成局部损坏,所幸其整体结构尚无大碍。然而之后的一次修整,却成了梁思成所说的”八百余年以来最大的厄运”。

天柱地理位置(天柱地轴人间奇迹)(14)

当地的邑绅们在风水先生的建议下,将清代维修新增的各层灰泥墙和斜戗拆掉,改换为隔扇门,结果危及了塔身结构,梁先生当时就担忧“若不及早恢复,则将不堪设想”。

天柱地理位置(天柱地轴人间奇迹)(15)

今天塔身的倾斜,恐怕就是这次改造所致。

现今木塔二三层,尤其是二层局部倾斜严重。整体呈现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且持续渐进发展的态势,木塔的保护刻不容缓。

应县人的乡愁:瞭到木塔就到家了

从太原一路疾驰,经大运高速,横穿雁门关,两三个小时的车程,距离应县高速口不远处,隐隐约约看到木塔的身影,心里一激动,双眼微微潮润,忍不住想,终于到家了!

应县木塔作为“世界之最”,是应县人的骄傲。

天柱地理位置(天柱地轴人间奇迹)(16)

应县人常自嘲“看不见木塔就哭妈”,应县人与木塔成了一种与生俱来的精神粘连,出门在外、客居他乡的应县人,木塔更是他们心中永远的乡愁。

千年木塔,历经岁月沧桑,见证了一个早已消逝的显赫王朝,也见证了信仰的纯净无瑕。

驻足塔下,抬起头,凝神仰望思索中,你一定会被古人筑造木塔的技艺震撼,进而感悟到千年木塔的深邃和神奇。

那么,好好爱护它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