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8课牧场之国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牧场之国教材解读和学法指导

教材解读

课文描写了荷兰美丽、幽静的牧场风光。作者笔下的荷兰是由大片碧绿草原和成群牛羊组成的自然王国,体现出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意境。

课文第1自然段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用一句话点明了荷兰这个国家的三个特点。第2--4自然段描写了牧场的主人--牛、马羊等动物自由、悠闲的生活:牛群吃草是那么专注,骏马驰骋是那么潇洒自如,绵羊和山羊,黑猪和小鸡、都是那么悠然自得。第5自然段写了傍晚出现的挤奶人,驶向城市的运奶的车船,还有天地都暗下来后沉睡的牲畜,漆黑的夜晚中发出微弱光芒的灯塔。课文整体表现出荷兰牧场宁静、安详的生活画面。 课文的语句优美舒缓,富有节奏,充分表现了荷兰牧场的诗情画意。第2-4自然段描绘了牧场上动物们富有情趣的生活。比如,把牛犊的模样比作贵妇人,说明它们在牧场主人的精心呵护下,享有舒适的生活;说小鸡、山羊等牲畜“安闲地欣赏”,显示出它们的闲适自由。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8课牧场之国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牧场之国教材解读和学法指导(1)

文中反复出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有的在段尾,起到对自然段内容进行总结的作用,如第2、第4自然段;有的在段首,起到总起的作用,如第3自然段;还有结尾独立成段的第6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总结。课文用这种一咏三叹的方式,表达了对荷兰牧场宁静、安详、悠闲、和谐的赞美。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充满浓郁的荷兰风情。图中有广袤的草原,成群的奶牛和骏马还有标志性的巨大风车,勾勒出令人神往的牧场风光。插图既能帮助我们整体感知荷兰特有的风貌,也能帮助我们开展语言表达的活动。

学法指导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毡、犊”等10个生字,会写“仪、眺”等15个字,会写“仪态、端庄”等16个词语。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8课牧场之国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牧场之国教材解读和学法指导(2)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文中描写牛、马、羊等动物的语句中的情趣,并摘抄积累。

3、能体会静态描写所表现的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并能感受课文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表达效果。

二、识字写字指导

本课生字中,“噜”“吆”“哞”都有口字旁,都读第一声,都与声音有关,结合生活经验,在“呼噜”“吆喝”“哞哞”等词语中理解字义。“膘”字,不要误读成“piáo”。“眺”字中的目字旁,表明它的字义与眼睛有关,可以结合词语“眺望”理解。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8课牧场之国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牧场之国教材解读和学法指导(3)

本课要写的字,可归类书写。比如“眺”字中的“兆”笔顺是撇、点、提、竖弯钩、撇、点;“罐”字右半部分的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一些;“畜”字的上半部分是“玄”,不能写成草字头。

三、词句积累表达。

课后第三题要求我们体会文中描写牛、马、羊等动物的语句中的情趣并摘抄。结合第2自然段,以描写牛群吃草的语句为例,体会:“专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像贵妇人”“无比威严”等表达,是将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了事物以人的身份、性格等,突显了牧场上的情趣。此后,在学习其他段落时,找出类似的语句,体会这些语句表现的情趣,并摘抄下来。

本课词语表中,“骏马”“铃铛”等词语是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名称,可以积累;“远眺”“遮掩”“阻挡”等动词、“端庄”等形容词,可以用来写人物的动作。

四、阅读指导

在初读后梳理出课文描写的几幅画面,再将每一幅画面合成一大幅画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接着,以“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为主线细读课文,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体会其宁静之美;然后,总结“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含义,并体会这句话反复出现的表达效果。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8课牧场之国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牧场之国教材解读和学法指导(4)

1、体会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

整体感知课文之后,带着课后第二题中“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细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体会其宁静之美。

阅读第2自然段时,品读之后,梳理出“牛群吃草”最主要的特点,以及课文是怎样写牛群吃草的景象的。发现:课文先整体写到了牛群吃草的共同特点—“非常专注”,再写了一些牛的特殊表现,有“像贵妇人”的牛犊,也有“好似牛群的家长”的老牛。接着结合牧场的环境,想一想牛群吃草为什么能“非常专注”。此后,再提炼出荷兰牧场宁静、舒适的特点。

学习第5自然段时,结合文末的泡泡,体会第5自然段的语句中传达出的宁静之美,重点围绕“又是一片寂静”“一切又恢复了平静”等语句,对比白天的牧场,体会傍晚到晚间的牧场更加静谧、沉寂的特点。

2、概括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的特点,体会这句话反复出现的作用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8课牧场之国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牧场之国教材解读和学法指导(5)

学完全文后,带着对荷兰牧场的印象,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全文的内容,概括“真正的荷兰”具有宁静、自由、悠闲的特点。

这句话两次出现在自然段的结尾,一次出现在全文的结尾,都是作者看到眼前景象后油然而生的赞叹;一次出现在自然段的开头,引出要写的景象,也是赞美之情的延续。反复出现这句话,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表达出对荷兰牧场上安宁、美好、和谐的生活的赞美,还能加深读者对荷兰牧场的印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