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和太监有区别吗(太监是宦官中上等人的称呼)

在影视剧中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当两个太监在皇宫中彼此相遇时,他们就会这样打招呼:“呦,这不是李公公么?干嘛去啊?”对面那太监就会答道:“哦,是王公公啊,皇上差我去御膳房拿些糕点。”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种对话在太监中基本不会发生。

宦官和太监有区别吗(太监是宦官中上等人的称呼)(1)

为什么说上面的对话场景在历史上不太可能出现呢?因为在古代,“公公”这个词是贬义词,一般只有皇上或者后宫的娘娘们才会叫他们“李公公”、“王公公”。太监们彼此之间见面时,如果是平辈的就互相道一声爷,如“李爷”、“刘爷”等;如果是地位低下的小太监见到大太监就要叫师父,刚进宫的小太监在遇到老太监时需要尊称一声“师爷”。

而太监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并不是所有的宦官都有资格被称为“太监”。刚进宫的小宦官一般都是“侍童”,他们的工作主要就是在后厨帮着刷洗盘碗,倒马桶之类的;在侍童之上的宦官叫监丞,他们从事一般的体力劳动,比如说像扫院子、抬水这样子的粗活;监丞之上是少监,这一类人主要是负责掌管宫中的图书典籍,皇家的衣食住行之类的东西;少监之上便是最高级别的太监了,他们一般都待在皇上或者各宫娘娘的身边,负责管理其他的小太监。平时的生活也很舒坦。

太监发展到顶峰是在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监督百官,不仅设置了阴深恐怖的锦衣卫,还设立了由太监组成的东厂。明成祖朱棣为了平衡东厂势力又整出了个西厂,他的后世子孙效仿先祖弄了个内厂出来。在明朝有许多为非作歹的大太监,比如明武宗年间的“八虎”,大太监刘瑾的权势快堪比皇帝了。明末的魏宗贤,百姓人称“九千岁”,其嚣张的气焰力压皇上风头。

宦官和太监有区别吗(太监是宦官中上等人的称呼)(2)

等到清朝时专门成立了管理太监的内务府,太监再也不得干政。但在清末还是出了像李莲英、安德海这样有权有势的首领太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