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免疫应答产生抗体 率先发布108人产生免疫应答

全球重要医学学术期刊《柳叶刀》杂志22日发表了中国21名科学家就新型冠状病毒疫苗I期试验结果的论文,结论是:中国团队研究的全球首个重组腺病毒5型载体新冠疫苗通过安全性测试,并且能够诱导人体产生免疫反应。

柳叶刀昨夜接近10点发布信息↓↓

初次免疫应答产生抗体 率先发布108人产生免疫应答(1)

论文说,在2020年3月16日至3月27日期间,研究团队筛选了195个人的资格,从中招募了108名参与者(男性51%,女性49%;平均年龄36.3岁),并分成三组每组36人进行了低剂量、中剂量、或高剂量疫苗接种,并将所有登记参与者反应列入分析结果。

初次免疫应答产生抗体 率先发布108人产生免疫应答(2)

初次免疫应答产生抗体 率先发布108人产生免疫应答(3)

试验中,低剂量组中有30人、中等剂量组30人、高剂量组27人报告了疫苗接种后的前7天内至少有一种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发烧、疲劳、头痛和肌肉疼痛等;但所有剂量组报告的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度或中度。接种后28天内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在接种后第14天,中和抗体显著增加,并在接种后28天达到峰值;特异性T细胞反应在接种后第14天达到峰值。

初次免疫应答产生抗体 率先发布108人产生免疫应答(4)

因此,论文结论认为,Ad5载体新冠疫苗在健康成年人中具有耐受性和免疫原性(即,能引起免疫应答)。疫苗接种后第28天,针对SARS-CoV-2的特异性体液反应达到高峰;注射一剂疫苗后的第14天开始出现快速、特异性的T细胞反应。

研究结果使进一步研究Ad5载体的新冠疫苗、以控制新冠疫情的蔓延成为可能。在中国正在进行的第II期试验(NCT04341389)将提供有关Ad5载体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更多信息。

初次免疫应答产生抗体 率先发布108人产生免疫应答(5)

《柳叶刀》杂志主编理查德·霍顿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了这一进展,称全球首个对新冠疫苗进行的临床试验发现,它是安全的、耐受性良好并能诱导快速的免疫反应。“这些研究结果代表着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据柳叶刀官方微博:本试验是在108名健康成年人中进行的开放标签试验,在28天后显示出了有希望的结果,最终结果将在6个月内进行评估。但仍需要进一步的试验来确定免疫反应是否能有效预防SARS-CoV-2感染。

另据新华网报道,陈薇在《柳叶刀》发布的新闻稿中说,1期临床试验表明接种这种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能够在14天内诱导产生病毒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这些结果代表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不过,陈薇同时指出,要谨慎对待相关成果,开发新冠病毒疫苗会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并且能够引发免疫应答并不一定意味着疫苗能够保护人们免受新冠病毒感染,该项成果“展示了新冠病毒疫苗开发的很好前景,但我们离这种疫苗达到让所有人使用的阶段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报告说,这项临床试验的主要限制包括样本规模较小、试验期较短、缺乏随机对照组等,因此接下来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来验证。

据《柳叶刀》介绍,开发出有效的疫苗是防控新冠疫情的长期解决方案,当前全球有超过100种候选新冠病毒疫苗正在开发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