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萧友梅简历(巨匠轶事萧友梅)

“中国现代音乐之父”萧友梅,是《百年巨匠》音乐篇讲述的人物之一,分二集为观众详细解读他的音乐之路。人民政协报以《中国首位音乐博士萧友梅》为题,解构这位为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做出贡献的巨匠。

《百年巨匠》分为美术篇、书法篇、京剧篇、话剧篇、音乐篇、文学篇,以百集的规模记录43位巨匠的艺术人生。该片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中国民生银行、百年艺尊(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银谷艺术馆联合摄制,是国内第一部大规模、全方位拍摄制作的关于20世纪画坛巨匠、艺苑大师、文坛泰斗的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音乐篇讲述了萧友梅、刘天华、贺绿汀、黄自、冼星海、聂耳,全篇将于2017年制作完成。

作曲家萧友梅简历(巨匠轶事萧友梅)(1)

五四,五四!

爱国的血和泪,

洒遍亚东大陆地!

雄鸡一唱天下白,

同声击贼贼胆悸!

爱国俱同心,

壮哉此日!

壮哉五四!

……

这是我国第一首直接歌颂“五四”爱国运动的歌曲。1924年5月4日,“五四”运动5周年纪念日。当天,北京《晨报副镌》第3版刊出这首《五四纪念爱国歌》简谱歌曲,标注“赵国钧作歌,萧友梅制谱。”就在这一天,萧友梅将其编成由管弦乐队伴奏的合唱曲,在北京青年会国民音乐大会上亲自指挥歌唱。

在中央音乐学院的校园里,有一座由著名美术家刘开渠先生创作的半身铜像,那就是被称为“中国现代音乐之父”的萧友梅的雕塑。

萧友梅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1884年1月出生于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父亲是清末秀才,以塾师为生。萧友梅自幼随父学习古文,1889年又随父移居澳门,学习英文和日文。孙中山于1892年在澳门开业行医时,与萧家相邻;他们又是自小熟识的世交,所以过从甚密。萧家近邻有一葡萄牙神甫常在家里弹奏风琴,这使萧友梅颇受熏陶。1899年,萧友梅考入广州时敏学堂,接受新式教育,“唱歌”也是正式课程之一。

作曲家萧友梅简历(巨匠轶事萧友梅)(2)

  • 中国第一位音乐博士

  • 1901年,萧友梅从时敏学堂毕业后自费去日本留学,在东京高等师范附属中学学习之余,又在东京帝国音乐学院选修钢琴及声乐,实现了他童年时代学习音乐的愿望。

    当时,萧友梅是一位热血青年,信仰孙中山先生的民主思想。1906年,他经人介绍加入了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为了掩护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他把自己的寓所提供出来,供革命党人作为秘密会议的地点。孙中山举行会议时,萧友梅常常带着廖仲恺的孩子在屋外玩耍,实际上是在给开会的人放哨,一有动静就可立即通知他们。

    在长年的交往中,孙中山觉得萧友梅是一位十分信得过的人,对他很器重。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任命萧友梅为总统府秘书,从此他们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虽然已经从政,虽然与孙中山有着深厚的友谊,但萧友梅心中念念不忘的是音乐。当他听说有赴欧洲学习音乐的机会,就毅然辞掉了总统府的职务,于1913年奔赴德国学音乐,曾在莱比锡国立音乐学院学理论作曲。

    1916年,他以长篇论文《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获哲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获此种学位的音乐家。

    作曲家萧友梅简历(巨匠轶事萧友梅)(3)

    • 音乐教育的拓荒者

    1920年3月,萧友梅回到北京。他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早年的革命经历及同国内政界高层人士的关系,要谋得一个薪位高的职务并不困难;但是他决定实现自己的理想,毅然选择了开创音乐教育事业的艰苦道路。当时,音乐专业并不受重视,在高等学校里不过是附庸,有的与美术合在一起称为图音系,有的与体育合在一起称为音体系,有的更是大杂烩称为图工操练。萧友梅于1920年9月被聘为教育部编审员,兼任北京高等师范(北师大前身)附设实验小学主任。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很器重萧友梅的为人和才能,萧友梅也很赞同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于是应邀担任了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音乐讲师兼该校音乐研究会导师。

    萧友梅声誉日隆,吸引了许多学生来学习音乐。他还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管弦乐队并亲任指挥。这个乐队的前身是清末民初海关税务局的管弦乐队,一共只有17个人。乐队虽小,但从1922年底到1927年将近5年的时间,却开过40余次音乐会,演奏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音乐大师的作品,为北京群众介绍了不少西方音乐艺术知识。

    1920年9月,萧友梅与杨仲子共同创办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专修科,后经萧建议分成两个专科。1922年8月,经萧友梅提议,北大音乐研究会改组为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以养成乐学人才为宗旨,一面传习西洋音乐,一面保存中国古乐,发扬而光大之”。传习所由校长蔡元培兼任所长,萧友梅做教务主任负责实际工作。

    1926年,萧友梅又兼任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的音乐系主任。萧友梅十分重视由师生共同参与的、定期的音乐会。这些活动不仅大大丰富了当时北京的社会音乐活动,而且对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1927年6月,北洋军阀的教育部以“有伤社会风化”“浪费国家钱财”为由,下令停办北京所有国立院校的音乐系科。萧友梅苦心经营了5年的北大音乐传习所也被迫解散。萧友梅愤而辞职,随蔡元培南下去寻求发展。

    作曲家萧友梅简历(巨匠轶事萧友梅)(4)

    • 创办国立音乐院

    1927年10月,蔡元培就任南京政府大学院(后改为教育部)院长。经他力争,政府通过了萧友梅提出的关于创办国立音乐院的计划。这个中国第一所正规的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于同年秋在上海正式成立,并立即开始公开招生。萧友梅最初任教务主任,主持日常行政工作,同年12月被任命为代理院长,1928年9月被正式任命为院长。

    1929年,国立音乐院改名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萧友梅被任命为该校校长。他按照自己的理想尽力推进中国的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经过数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使国立音专成为具有相当规模和国际水准的中国最高音乐学府,为中国培养出不少优秀的音乐人才。这些人才中的大多数后来成为推动中国音乐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萧友梅凭借自己渊博的学识和艺术才华,编撰了一大批音乐教材、论著,并创作有多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其中,著名的红色歌曲就有:1928年,写出了《国耻》等3首歌曲,是中国最早的抗日歌曲之一。1931年“九一八”之后,写出了《从军歌》,是我国第一批以救亡为题材的爱国歌曲之一。1922年写出了《问》。“你知道今日的江山,有多少凄惶的泪?”点明了“问”的主题是对于当时军阀混战,山河残破的祖国深沉的忧虑。

    1940年12月31日,因结核菌侵入肾脏,萧友梅在上海体仁医院病逝,享年56岁。人走了,他的歌曲作品还活着,他对中国音乐文化事业做出的卓绝贡献将永远为后人铭记。

    来源:人民政协报

    人物简介

    作曲家萧友梅简历(巨匠轶事萧友梅)(5)

    萧友梅(1884—1940),字思鹤,又名雪明。1901年留学日本,在东京高等师范附属中学学习,后转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东京音乐学校。1906年,经孙中山介绍加入同盟会。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萧友梅被任命为总统秘书。1912年作为公派生赴德国入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教育学,1916年获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在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和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任教并担任领导。1927年与蔡元培等人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乐院,后改建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并主持校政。他是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和理论家、作曲家

    剪影

    作曲家萧友梅简历(巨匠轶事萧友梅)(6)

    作曲家萧友梅简历(巨匠轶事萧友梅)(7)

    ▲ 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百年巨匠》音乐篇顾问、《百年巨匠》宣传片代言人傅庚辰,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贾磊磊,中国民生银行社会责任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乔榕,《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杨京岛,为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音乐篇开机仪式揭幕

    作曲家萧友梅简历(巨匠轶事萧友梅)(8)

    ▲ 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百年巨匠》音乐篇顾问、《百年巨匠》宣传片代言人傅庚辰,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贾磊磊,中国民生银行社会责任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乔榕,《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杨京岛,为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音乐篇开机仪式揭幕▲ 中宣部原副部长、《百年巨匠》总顾问龚心瀚,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百年巨匠》音乐篇顾问傅庚辰,江苏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杨企鹏,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周铁根,《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杨京岛共同为《百年巨匠——刘天华》开机揭幕

    作曲家萧友梅简历(巨匠轶事萧友梅)(9)

    ▲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百年巨匠》总顾问王文章,《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杨京岛,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百年巨匠》音乐篇顾问傅庚辰,颁发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等单位联合摄制的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音乐篇顾问聘书

    作曲家萧友梅简历(巨匠轶事萧友梅)(10)

    ▲ 2014年11月1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主办的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音乐篇创作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

    作曲家萧友梅简历(巨匠轶事萧友梅)(11)

    ▲ 2015年11月13日,《百年巨匠》音乐篇摄制组采访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叶小钢

    作曲家萧友梅简历(巨匠轶事萧友梅)(12)

    ▲《百年巨匠》音乐篇摄制组采访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天华侄子刘育熙

    作曲家萧友梅简历(巨匠轶事萧友梅)(13)

    ▲ 2015年12月7日,《百年巨匠》音乐篇摄制组采访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仲呈祥

    编辑/万芳

    关于我们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百年艺尊(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银谷艺术馆联合摄制,中国民生银行独家赞助的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是国内第一部大规模、全方位拍摄制作的关于20世纪画坛巨匠、艺苑大师、文坛泰斗的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分为美术篇、书法篇、京剧篇、话剧篇、音乐篇、文学篇,以百集的规模拍摄40余位20世纪中国文艺领域的杰出代表——

    美术篇: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张大千、潘天寿、林风眠、傅抱石、李可染、刘海粟、吴作人、关山月、吴冠中、李苦禅、蒋兆和、石鲁、黄胄;

    书法篇:于右任、沈尹默、林散之、沙孟海、舒同、赵朴初、启功;

    京剧篇: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话剧篇:欧阳予倩、田汉、焦菊隐、金山;

    音乐篇:萧友梅、刘天华、贺绿汀、黄自、冼星海、聂耳;

    文学篇: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

    作曲家萧友梅简历(巨匠轶事萧友梅)(14)

    作曲家萧友梅简历(巨匠轶事萧友梅)(15)

    《百年巨匠》美术篇第一部、第二部已在央视一套、三套、九套、十套、发现频道、国际频道(法语、俄语、西语、阿语)、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北京电视台(光阴、博览栏目)、重庆卫视、浙江卫视、黑龙江卫视、山东卫视、河南卫视、甘肃卫视、新疆卫视、青海卫视、宁夏卫视、西藏卫视、广东卫视、广西卫视、三沙卫视、北京纪实高清频道、上海纪实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等二十余家省级卫视,天津电视台文艺频道、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广州电视台、安徽电视台人物频道、上海教育电视台、武汉教育电视台、安庆电视台、漳州电视台、江阴电视台等地方频道,以及马来西亚电视台、江苏国际频道等国内外40余家电视台播出。纪录片《百年巨匠》播出平台,遍布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华南各大行政区。自《百年巨匠》播出以来,屡创同类纪录片收视率新高,受到广泛好评。目前,《百年巨匠》已获得五项纪录片奖项。

    《百年巨匠》系列丛书作为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教材,连续两年被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发放到全国近300所承接国家级艺术院团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演出的高校。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共产党员网”,也将《百年巨匠》美术篇第一部纪录片和书籍作为视频教材和知识讲座内容。

    纪录片《百年巨匠》已连续两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还是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华艺文基金会、北京市文化创新发展资金资助和扶持项目。2016年,《百年巨匠》正式立项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组织实施的“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项目。2016年,《百年巨匠》获中央电视台重大主题主线宣传暨重点选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