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最后的八大辅臣(强势的单亲妈妈)

慈禧是位争议很大的历史人物,凭心而论,她身处在男权社会之下,少女时期又压根没受过教育,却这样一路打怪升级,硬生生走到了大清帝国最顶端的位置上,其政治才能还是很突出的,妥妥的女强人无疑。

但是慈禧身上也有女强人无法避免的通病:她处理不好家庭关系,忙于工作却忽略儿子的教育。

同治是清朝最没出息的皇帝。他极富叛逆精神,沉溺于吃喝玩乐,十分厌学,到16岁亲政时还没认识几个字,奏章都读不懂,基本就是个文盲了,他的教育失败与慈禧脱不开责任的。

慈禧最后的八大辅臣(强势的单亲妈妈)(1)

糟糕的言传身教,被宠坏了的独生子

同治是独生子,还是皇帝的独生子,娇生惯养在所难免。

咸丰一共就生了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公主,除了同治外,另一个儿子出生没几天就死了。同治来得不易,因此咸丰生前把这孩子当成宝贝,娇惯得不成样子。

咸丰本身也是个争议很大的皇帝,他把奏折都扔给慈禧,自己沉溺于酒色之中。虽然同治那时候年纪很小,但父亲的所作所为他也看在了眼里。

老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咸丰糟糕的言传身教对同治或多或少造成了影响。

慈禧最后的八大辅臣(强势的单亲妈妈)(2)

老师的教育方法很古板

同治6岁继位,慈禧给他请了最好的老师,诸如李鸿藻,还有年轻的翁同龢,都是顶尖的大学问家。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同治皇帝拥有最好的师资力量,为什么反倒成了个文盲呢?

原因在于这些人虽然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但清一色全是老古董,教学不讲究方式方法,好老师未必能教育出好学生,这点在同治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很讨厌读书,常常在上课的时候调皮捣蛋,目无尊长。

慈禧最后的八大辅臣(强势的单亲妈妈)(3)

老师们也都不敢教训同治,那可是皇帝啊,清朝的主子和奴才等级分明,老师再有学问也是皇帝的奴才,中国历史上没有几个老师能像张居正那么牛气的,于是只能眼睁睁看着同治一路任性下去。

翁同龢曾在日记中写道,皇帝上课时或者嬉笑不停,或者倦不可支,读满书极吃力,汉语作文往往不能成篇,作诗亦不佳。

慈禧的教育方法很成问题

同治皇帝的家教不好,这点毋庸置疑。老爸咸丰没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老妈慈禧更是忙于争权夺利,同治皇帝无法从这二人身上学到多少积极向上的东西。

慈禧最后的八大辅臣(强势的单亲妈妈)(4)

慈禧被政事所困,疏于对儿子的管教,总以为把孩子丢给老师就完事了,殊不知老师压根就不敢管这个小祖宗。

迫于无奈,慈禧对同治提出了史上最低要求,最起码学会认字,不然以后奏折都看不了,看来她对同治的要求是越来越低了。

慈禧性格严厉刻薄,对同治也没有多少母爱,她本身文化水平也不高,不知道应该怎样教育自己的独子,只是一味对同治疾言厉色。她希望一手遮天,不理会孩子的需求与愿望,严厉地要求儿子一切都听从自己。

慈禧最后的八大辅臣(强势的单亲妈妈)(5)

对比慈安虽不是同治帝的生母,但对同治视如己出,非常疼爱。而慈禧虽是同治帝亲妈,但同治从她身上感觉不到母子亲情。

要知道,同治虽然做了皇帝,毕竟只是个孩子,他过早地承受了作为一个皇帝的压力,从没体验过快乐的童年。到了青少年时代,单亲家庭的悲剧在同治身上上演:他开始叛逆。

强势母亲与叛逆儿子的大争斗:慈禧斗争胜利却失去亲情

同治成为叛逆少年,身为母亲的慈禧却丝毫察觉不到,本来这时候同治需要有人在旁边耐心引导,慈禧却偏偏给他派来个猪队友:恭亲王奕䜣的儿子载澄。

叛逆的同治需要有发泄不满的渠道,小时候他最喜欢玩的游戏是摔跤,到了成年,他逐渐对男女之事产生了兴趣。载澄见状,常常在夜间带着同治跑到妓院寻欢作乐。同治本来就向往皇宫外面的世界,到了烟花场所更是乐不思蜀。

慈禧最后的八大辅臣(强势的单亲妈妈)(6)

慈禧精挑细选的“伴读”,最终成为同治帝的“伴游”。这个结果过于讽刺,难怪有些传闻说,慈禧是故意放纵同治的。同治越没出息,她就越高兴,这意味着她能够长久地把持政权。虽然她知道同治迟早会亲政,但她希望尽量延缓这一天的到来。

同治对于慈禧的强势十分不满,他在一切事情上都和母亲站在对立面,让母亲痛苦是他最大的快乐。

他和慈禧的矛盾在选择皇后上面激烈爆发了。

慈禧最后的八大辅臣(强势的单亲妈妈)(7)

同治选后时,慈禧看中了凤秀之女,她长得非常漂亮,但是举止轻佻;慈安却看中了崇绮之女,虽然容貌不那么出众,却端庄娴雅。

两宫太后在选后的问题上发生了矛盾,最后让同治自己抉择,同治选择了崇绮之女阿鲁特氏为皇后,此举引得慈禧大为不满。

慈禧最后的八大辅臣(强势的单亲妈妈)(8)

在选后这件事上,自己的亲生儿子和外人联合起来赢了自己,让慈禧郁闷至极,她把一腔怒火都发在皇后身上。极力阻止同治去皇后那里,处处为难皇后,这是个妥妥的“恶婆婆”。

慈禧从来都没有反思过,为什么亲生儿子和自己那么生疏,反而和慈安走得比较近。

同治从时候起,每次见到慈禧,都免不了被她数落一顿,弄得同治很怕见到妈妈,和慈禧有生疏感,母子俩的关系一直都很紧张。

慈禧最后的八大辅臣(强势的单亲妈妈)(9)

慈安则是典型的慈母,虽然同治不是她的亲生子,但是她视同己出,从小看着同治长大。同治到了慈安那里,感觉十分放松,母子两个有说有笑,胜似亲母子。

因此当慈安选择阿鲁特氏做皇后时,同治毫不犹豫和她站在同一阵线上。

当同治皇帝临死时,他还曾经发布遗诏,试图阻挠母亲继续干政。然而事情败露,遗诏被慈禧撕的粉碎,禁止任何人去看他,不给他饭和药。不久,同治就驾崩了。

这对站在权力顶峰的母子,注定不能和平共处。慈禧虽然赢得了权力,却输了亲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