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文物古迹遗址(神奇的抚顺历史长廊)

五,抚顺大伙房水库――辽宁省的大伙房

东距市中心16公里的大伙房水库,建成于1958年,当时是全国第三大水库。它不但山好、水好、风光好,而且在它建成之后,抚顺作为山区与平原交界的城市,再无水患。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它无论是从蓄水量还是以库区面积来说,在全国,早就排不上名次了,但它的价值,在今天非但没有降低,反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原因为:1,水量充沛,2,水质优良。这两点原因,让它在今天,已成为全省七个城市的水源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惠及千万人口的大伙房。

抚顺文物古迹遗址(神奇的抚顺历史长廊)(1)

大伙房水库与抚顺市区

抚顺文物古迹遗址(神奇的抚顺历史长廊)(2)

水库全图

关于水库名字的来历,有这样一种说法:当年唐太宗东征高句丽,行军至此,见此处河水清澈甘甜,便择地扎下营盘,更在此处设立大伙房,供给全军饮食。后来,这一带逐渐形成村落,此地叫大伙房村,上游二十多里处,后有营盘村。现在水库大坝的位置,就是当年大伙房村的村址,故而得名。

抚顺文物古迹遗址(神奇的抚顺历史长廊)(3)

水库大坝与罗台山庄宾馆

大坝全长1366.7公里,坝高49米,坝体工程量为800万立方来。在五十年代的生产条件下,这一工程量是惊人的。据说当年施工时,除专业工程队伍外,抚顺市的许多单位都纷纷组织人力去参加义务劳动。因此,水库的建筑建设,其工程意义,与今天是有许多不同的。它的成功,不但意味着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设计施工能力,更包含着抚顺各界人民的付出和汗水,蕴含着新中国人民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和希望。因此,这一堪称伟大的工程,所体现的,更是人民的力量和意志。而这座“高峡平湖”,正是这个力量和意志的丰碑。造成后的大坝坝体上镶嵌着八个大字“高山低头,河水让路”。表现出的是一个时代的豪迈。

抚顺文物古迹遗址(神奇的抚顺历史长廊)(4)

八十年代航拍的老照片,八个大字还隐约可见

水库的蓄水量为21.81亿立方米,水域面积为110平方公里,库区的东西长度,如以东端大坝到西面的元帅林来计算,为17.25公里。长湖风光,宝石般碧绿的湖水,群山环抱。青山绿水倒映水中,蓝天白云笼盖田野。好一幅壮美的图画,如梦如幻,如诗如歌。

抚顺文物古迹遗址(神奇的抚顺历史长廊)(5)

王杲山与水库

四周的群山,看似不高,但步入其中,则曲径通幽,别有洞天。水库主要的游览景区,在大坝西南方向十里处,名字叫“萨尔浒”,其实此处并非古战场遗址,它过去的名字叫“王杲山”,相传是女真部族首领王杲的一处临时山寨。山路曲曲折折,森林密布,其间林泉飞涧,鸟语花香。山顶旧山寨遗址处,建有亭台回廊,可凭栏远眺。登上制高点,水库风光,一览无余,但见水天一色,烟云苍莽,具江南之秀丽,兼北国之雄奇。

抚顺文物古迹遗址(神奇的抚顺历史长廊)(6)

王杲山上蜿蜒的山路

抚顺文物古迹遗址(神奇的抚顺历史长廊)(7)

山间亭台

抚顺文物古迹遗址(神奇的抚顺历史长廊)(8)

女真建州右卫都督王杲雕像

见山间涓涓细流,就懂得了这座水库的水质可以优良。它的主要水源来自两条大河:浑河和苏子河,两河发源于辽东山区的深山密林之中。源头处人烟稀少,山间植被丰富,为水体提供着无穷无尽的营养元素。因此,这里的水产也有着独特的高品质。最著名的是鳙鱼,俗称“胖头鱼”,前些年经专业部门调查检测,评定为全国同品类中最优,获“国家地理认证标识”,并成为国宴的指定食材。

抚顺文物古迹遗址(神奇的抚顺历史长廊)(9)

捕鱼作业

抚顺文物古迹遗址(神奇的抚顺历史长廊)(10)

鳙鱼(胖头鱼)

抚顺文物古迹遗址(神奇的抚顺历史长廊)(11)

大伙房水库特有的红鳍鲤鱼

水库的渔产,产量大,质量优,渔港码头就在营盘。而说起营盘的历史,就更加久远了。今天水库北岸的路,在汉朝时就是著名的“玄菟古道”。公元前108年,汉武帝为控制朝鲜半岛地区,在辽东设置两条道路:一条是经辽阳(古称襄平)沿太子河西进的“襄平古道”;一条是经沈阳沿浑河西进的“玄菟古道”。而从浑河折向南进入苏子河流域,渡口就在营盘,因为它的上游不远处就是浑河与苏子河的交汇处。营盘的对岸就是萨尔浒,汉朝时设有驿站,明未清初之时,著名的“萨尔浒大战”也发生在那里。

抚顺文物古迹遗址(神奇的抚顺历史长廊)(12)

上世纪二十年代,营盘货栈前站岗的士兵

抚顺文物古迹遗址(神奇的抚顺历史长廊)(13)

上世纪二十年代,繁忙的的营盘货栈

抚顺文物古迹遗址(神奇的抚顺历史长廊)(14)

修建水库之前的浑河营盘段

抚顺文物古迹遗址(神奇的抚顺历史长廊)(15)

营盘对面萨尔浒山城东门外的文保碑

1619年3月1日的早上,明朝四路大军中的主力西路军,在山海关总兵杜松的带领下,两万五千大军在营盘渡河,期间遭遇来自上游铁背山的四百八旗军袭击。杜松大怒,将一万兵马驻扎在萨尔浒山顶作为大营,自率一万五千精兵强攻铁背山。因铁背山山势奇险,山路只能供一人通行,加之山上尚有一万筑城民夫助战,因此久攻不下。中午时分,努尔哈赤率八万八旗主力赶到,他先以两旗人马增援铁背山,而以其余六旗人马分两路围攻明军萨尔浒大营。因众寡悬殊,不时即克,然后八旗全部人马合围已正在铁背山下的杜松主力大军。杜松军已攻山一天,早已人困马乏,此时面对八万八旗主力的合围,战线顷刻崩塌,军兵四散奔逃,杜松身中数箭而亡。铁背山下,“横尸亘山野,血流成渠。其旗帜器械及士卒,死者蔽浑河而下,如流澌焉。”(乾隆萨尔浒之战书事碑文)。

抚顺文物古迹遗址(神奇的抚顺历史长廊)(16)

萨尔浒大战中,明军用火器迎击八旗军

抚顺文物古迹遗址(神奇的抚顺历史长廊)(17)

七万多八旗军围攻铁背山下吉林崖处一万多明军

抚顺文物古迹遗址(神奇的抚顺历史长廊)(18)

努尔哈赤雕像

抚顺文物古迹遗址(神奇的抚顺历史长廊)(19)

史籍中的萨尔浒大战画面

此一路兵败,全线动摇,其余三路,后被各个击破。经此一役,明朝再无力与清决战,只能处处被动防守,直至1644年灭亡。

为纪念此次战役,后乾隆东巡时在战场南侧立碑亭,亭已毁,石碑移沈阳故宫保存,今亭在距此三十里的景区内复建。

抚顺文物古迹遗址(神奇的抚顺历史长廊)(20)

位于萨尔浒山西南侧的《乾隆书事碑》碑亭旧影

抚顺文物古迹遗址(神奇的抚顺历史长廊)(21)

王杲山上复建的碑亭

铁背山的北面,隔浑河相望的一片台地上,现有北洋时期东北王张作霖的墓园元帅林。1928年,张作霖在沈阳皇姑屯被炸身亡后,其子张学良在此修建。刚刚建成后,即将入葬,时逢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东北,为了自身的政治安全,日本人坚决反对将张作霖入葬于此。后在张景惠的斡旋之下,将张作霖的遗体下葬于其母的墓园,地点在今北镇市石山镇驿马坊村。

如今,元帅林景区内,森林密植,环境清幽,林园肃穆,殿宇庄严,明清石刻,触目即是,琉璃飞檐,光华映日。

抚顺文物古迹遗址(神奇的抚顺历史长廊)(22)

从铁背山北望元帅林

抚顺文物古迹遗址(神奇的抚顺历史长廊)(23)

从元帅林南望铁背山

抚顺文物古迹遗址(神奇的抚顺历史长廊)(24)

林园正门及门前长长的台阶

抚顺文物古迹遗址(神奇的抚顺历史长廊)(25)

元帅林旧影

昔日的古战场与林园一水之间,战火的硝烟与过往的荣华,如今只留印记。望浩淼湖水,造福千万,叹万卷青史,只有人民永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