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历朝人口(杭州的人口变迁与特点)

杭州历朝人口(杭州的人口变迁与特点)(1)

最近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杭州常住人口达1193.6万,可以说是达到杭州历史的最高;最近十年内杭州人口猛增323.6万,你说杭州的房子能跌到哪?

今天老郑想聊一聊古代杭州人口的增减变化,不聊房子。

从无到有‍

从建德猿人牙齿的测定来推算,早在五万年前,钱塘江两岸已有猿人生息。

杭州历朝人口(杭州的人口变迁与特点)(2)

据良渚文化考古成果证明,距今四、五千年前,今天的余杭地区已有数十处原始居民聚落遗址。

市区附近也发现了老和山(今浙江大学内)、半山附近的水田畈等居民点,形成了杭州最早的聚落。

大约经过了二、三千年繁衍,杭州人口从无到有,再逐渐增加,聚落分布日益广泛。

杭州历朝人口(杭州的人口变迁与特点)(3)

史书记载最早的人口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今西湖两岸的南北群山(秦汉时称为武林山)建置了钱唐县,加强了对钱塘江下游的控制。

钱唐就是杭州前身。“汉承秦制”,钱唐县仍隶属会稽郡。汉时会稽郡有26个属县,钱唐排行二十二位,是个普通小县。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会稽郡总计为223038户,1033604人。咱们对钱唐县的人口,取个平均数,1033604除以26后,钱唐县有39472人。

排名22位钱唐县,肯定达不到这个平均数,与人聊天的时候,就这么说吧:

当年秦时明月,杭州才3万人口!

杭州历朝人口(杭州的人口变迁与特点)(4)

人口发展的三个阶段‍

接下来,杭州人口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秦朝建立钱唐县起至南北朝时期止

这个阶段约有八百年,时间长,但人口增加缓慢且有所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一是钱塘县地处今西湖南山群山之中,山峦起伏,平原面积小,耕地面积更小。山中小县,经济发展缓慢。

二是从东汉至南北朝的四、五百年中,整个国家处于军阀混战、割据分裂的局面,政局动荡。

三是东汉以后地方豪强势力迅速发展,许多丧失土地的农民依附豪强地主,而豪强地主一户就有几百至几千的小户。

杭州历朝人口(杭州的人口变迁与特点)(5)

第二阶段:从隋朝设置杭州起至南宋定都临安

这阶段约有六百年,杭州从15000余户增到391000多户。增长了25倍之多。是杭州人口迅速增长的时期,并到南宋末年至元初,形成一个高峰。

其主要原因如下:

1、是从隋朝起,杭州及治所的钱塘县已从武林山麓的山丘向东扩大并移至今江干一带的平陆,至唐代后期,城区又向南延伸至武林门,包括今杭州市的闹市区。

2、是隋朝开凿了贯穿我国南北河运的大运河,杭州成为大运河的南端终点,同时钱塘江航运的进一步发展,使杭州成为附近州郡的交通要道与货物聚散地,加强了杭州与全国的经济市场的紧密联系。

3、是五代时期为吴越国的首府,成为两浙的政治与经济的中心,南宋时期的再次为都城,成为江南的最大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4、是南宋时期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外籍人口超过土著。

杭州历朝人口(杭州的人口变迁与特点)(6)

第三阶段:从元末到清朝前期

在这六百年历史中和前一时期不同,有“先降后升”的特点;杭州一直为省会所在地。

元军攻入临安后,降临安府为杭州路,作为江浙省的省会。不仅地位下降,而且破坏也较严重,人口逐渐流失,到明初降到仅十九多万余户,不到一百年间,下降了一半。

从成化八年(1472年)到嘉庆二十六年(1820年)的三、四百年中人口又有显著增长。户数增加一倍多,而人口数却增三倍多。

这阶段有一特点,就是城区人口增长较快。府城人口占比从三分之一上升为二分之一。

杭州历朝人口(杭州的人口变迁与特点)(7)

后记‍‍‍

整理完后,小编有三个感想:

首先,从地理上就决定了,杭州这个地方,是一个人类栖息的好地方。地处北纬30度,钱塘江下游北岸,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

其次,我们发现只要没有战争,社会安定,杭州的经济是很容易发展起来,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的增长。比如从隋唐到南宋,杭州人口增长了六百年啊。

最后,古代人口也是持续往府城流动的,与如今人口向城市化聚集是一样的,自古追求地段!

杭州历朝人口(杭州的人口变迁与特点)(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