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高棉大屠杀(红色高棉大屠杀)

早期我国沿海地区民众为谋生活,“下南洋”或远渡重洋侨居海外,形成了“有水的地方就有华人”的移民现象。

现今,海外华人数量已逾千万。海外华人爱家、念祖、追根溯源的思想传统,与中华大地一脉相承。然而由于山水相隔、迁移久远、通讯不便等缘故,不少海外华人失去了与故乡亲人的联系,奔波在寻根问祖的路上。

头条寻人现设立“华人寻根”服务,帮助海内外华人实现寻亲心愿。近日,来自加拿大的杜与宁奶奶联络上头条寻人,求助华人寻根公益项目寻找广东汕头的亲人。

现将杜与宁的信息整理如下,还望您帮忙转发,通过爱心接力,帮助他们团聚。

姓名:杜与宁

祖籍:广东汕头澄海洲头杜东方红人民公社

现居地:加拿大温哥华

老家亲属信息:祖母王氏、姑姑杜之惠

海外亲属信息:父亲杜维镇、兄弟姐妹共6人

海外曾经联系地址:柬埔寨金边

以下是寻亲故事:

今年68岁的杜与宁,目前住在加拿大温哥华。她在社交平台的头像是一张黑白照片,上面是她和兄弟姐妹,还有一小段文字:My siblings and I. Guess who I am?(兄弟姐妹和我。猜猜我是哪一个?)

其实,杜与宁早就因为战火和动荡,与父母、兄弟姐妹失散了四十多年,亲人至今生死未卜、杳无音讯。平日里,她尽量不去回想那段痛苦、颠沛流离的岁月。

红色高棉大屠杀(红色高棉大屠杀)(1)

杜与宁的社交平台头像是和兄弟姐妹的童年照

杜与宁的祖父是下南洋的华侨,祖籍广东汕头。那时,祖父带着父亲南下泰国打工,留祖母和姑姑在老家照料。后来,祖父在泰国离世,并安葬于当地。父亲杜维镇乘船抵达毗邻的柬埔寨,开办小型制衣厂,做做小生意。

杜与宁和其他五个兄弟姐妹都是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出生的,从来没有回过汕头老家。他们被父母送进当地华文学校接受中文教育,杜与宁记得“小时候在家只能说潮汕话,说高棉语(柬埔寨语)是要挨打的。”

上个世纪50-60年代,侨居柬埔寨的杜家人与中国老家亲友保持着书信联系。杜与宁当时年龄尚小,但经常站在父亲身旁看他写家书,她知道是写给老家的奶奶和姑姑的。长此以往,老家的地址“广东汕头澄海洲头杜东方红人民公社”也被她牢牢记在心里。

“那个年代老家的生活很苦,除了写信,爸爸还会寄钱、寄腊肉回去。”杜与宁介绍。

1975年至1979年期间,柬埔寨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红色高棉大屠杀”,当地华人、华侨也成为受害者。民众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在逃难过程中,杜与宁全家八口人全部走散。

“爸爸妈妈兄弟姐妹都走散了,我一个人不知道去哪里,只能跟着人流走,不走就会被人开枪打死。”杜与宁回忆起那段岁月,依旧刻骨铭心,“我从柬-越边境进入越南,在越南住了几年,后来红十字会帮助我来到加拿大。”

在加拿大,杜与宁靠当收银员、帮人家卖咖啡为生。在异国他乡的岁月里,每当思念起不知所踪的亲人时,她就会拿出从柬埔寨带出来的老照片看一看。

前些年,杜与宁重返柬埔寨,寻找父母和兄弟姐妹的下落,无果。这几年因为碰上新冠疫情,无法跨国旅行,杜与宁就在网络上发布寻亲信息。

3月8日,杜与宁偶然发现“头条寻人·华人寻根”公益项目。她心想,也许能够通过头条寻人找到中国老家的奶奶和姑姑,进一步找到父母和兄弟姐妹的下落。

杜与宁从加拿大拨通了越洋电话给头条寻人,讲述了以上的家族故事。

红色高棉大屠杀(红色高棉大屠杀)(2)

杜与宁从柬埔寨带出来的家庭合照

如果您能提供更多杜与宁老家亲属的线索,请您与我们联络。头条寻人华人寻根是一项面向海内外华人的免费公益项目,与马来西亚《中国报》、观火新闻网作为媒体合作方一同发布。如果您家里也有亲人失散在海外,或者您是海外华人华侨,想要寻找中国亲人,也可以通过脸书粉丝专页(名称:頭條尋人)、邮箱(xunren@toutiao.com)、抖音(名称:抖音寻人)、微信公众号(名称:头条寻人)、微博(@头条寻人)联系我们。

红色高棉大屠杀(红色高棉大屠杀)(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