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当年盗挖清东陵(孙殿英盗挖东陵始末)

在中国浩如烟海般的绘画宝库里,有这样一幅特别的“名画”,在一众笔墨华滋的画作里显得格格不入。

乍一看,仿佛是出自小儿之手,甚至随便找一个小学生都比这画得要好看。从观赏性来看,更像是一张随手乱画的草稿,这一笔笔粗糙拙劣的线条实在无法和其他名画媲美。

但可别小看这画,虽然水准不高,它的名气可不小。那到底这幅画为何如此有名?又是出自谁之手呢?

孙殿英当年盗挖清东陵(孙殿英盗挖东陵始末)(1)

末代皇帝的“旷世之作”

原来这幅杀气腾腾的画竟然出自末代皇帝溥仪之手,也就是鼎鼎大名的“溥仪杀孙图”。

虽然溥仪这个人颇有争议,但学识总归是有的,长期在知识的熏陶下的他,居然画出了这样一幅上不了台面的画。

堂堂一代帝王,为何画出这样一幅杀气腾腾又大失水准的画呢?

孙殿英当年盗挖清东陵(孙殿英盗挖东陵始末)(2)

首先单从这幅画来看,画中有三人,一名男子被五花大绑跪在地上,面目丑陋,神情狰狞。而站着的一男一女,手持长剑,满脸愤怒。其中女子的剑直接穿过跪着的男子的喉咙,整个画面很凶残。

虽然只是一副简笔画,但依然能通过这寥寥数笔感受到满满的愤恨,仿佛看见当初充满怨气还在作画的溥仪。

仔细看不难发现,这个被刺穿喉咙的男子旁写着三个字——孙殿英。

这个孙殿英又是谁?为何他能让溥仪如此记恨?

孙殿英当年盗挖清东陵(孙殿英盗挖东陵始末)(3)

孙殿英

溥仪的一生之敌

爱新觉罗·溥仪是清王朝的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封建时期最后一位皇帝,史称宣统皇帝,不过更为周知的是,是他的另一个称号——傀儡皇帝。

1928年东陵被盗,溥仪最后的尊严也变得满目疮痍。对于溥仪来说,那是他人生最耻辱的一年。

当初的溥仪作为一代帝王,被从紫禁城里赶出来的他一脸平静。然而当溥仪听闻慈禧太后与乾隆皇帝的陵墓被盗时,却嚎啕大哭,悲痛欲绝。

孙殿英当年盗挖清东陵(孙殿英盗挖东陵始末)(4)

而当时盗墓的人,正是画中下跪的男子,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

孙殿英成了溥仪一生的梦魇。这个名字深深刻在溥仪的人生里,让这位末代皇帝既不能睡得踏实,也无法醒得痛快。

可惜当时的溥仪已退位,年仅23岁无兵无权的他,却拿这位东陵大盗一点办法没有,只能画上这么一幅画来解解心头之恨。

孙殿英当年盗挖清东陵(孙殿英盗挖东陵始末)(5)

那这孙殿英为何要盗东陵?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东陵大盗孙殿英

孙殿英挖了溥仪的祖坟,席卷了东陵数不清的奇珍异宝,这件事可谓人尽皆知,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年孙殿英炸墓盗宝的背后,竟然另有动机。

孙殿英当年盗挖清东陵(孙殿英盗挖东陵始末)(6)

孙殿英,出生在河南水城,从小便胆大包天,不学无术,成天混在赌场里。因为小时候闹过天花,长了一脸的麻子,别人也叫他“孙大麻子”。

这人参加过帮会,当过土匪,贩卖过大烟。这孙大麻子虽然人品不咋地,但是脑子却特别灵光,无论干什么都备受赏识,一路升迁,最后竟然当了兵,甚至还混上了个一官半职。

孙殿英的一生一直都在不停地投靠他人,直到最后,他终于抱上了大腿——投靠了蒋介石,顺利爬上了第十二军军长的宝座。

孙殿英当年盗挖清东陵(孙殿英盗挖东陵始末)(7)

当年的皇陵一直受政府保护,东陵从修建的第一天便一直有重兵把守。而孙殿英所在的十二军是国民革命军,好歹也是正规军队,非但不保护皇陵,还干出挖人祖坟的缺德事。

这孙殿英为何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盗这东陵?为何还偏偏只盗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墓呢?

关于孙殿英盗墓的动机,一直流传着两种说法。

第一,据说这孙殿英是为了复仇。说起复仇就要提到官拜兵部尚书孙承宗,孙承宗当年带着族人英勇抵抗最后城破被俘。士可杀不可辱,孙承宗自杀殉国,当时的孙氏一族几乎被清兵屠杀殆尽。

孙殿英当年盗挖清东陵(孙殿英盗挖东陵始末)(8)

但是,却有一个人幸存了下来,这人便是孙承宗的孙子,也就是孙殿英口中的祖上。

孙殿英有次酒醉放话:满清杀了我孙氏祖宗三代,我要清王朝血债血偿!我枪杆子没几根,只能够崩他的黄帝陵。

不过针对孙殿英血海深仇这事,有历史专家证实这是一派胡言。孙殿英和这孙承宗除了同一个姓氏以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报仇这说法看起来站不住脚了,那他炸墓盗宝的真正动机到底是什么?

盗宝的真正动机

孙殿英当年投靠蒋介石后,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虽然抱上了大腿升了官,可这些却根本没法让孙大麻子开心起来。

虽然第十二军也是国民革命军,但在蒋介石眼里,这就是一支杂牌部队。

当时的孙殿英正在为了军饷苦苦发愁,可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蒋介石决定裁撤像十二军这样没啥战斗力的杂牌军队。这消息更是让孙大麻子急坏了,这屁股还没坐热的宝座眼看就要没了。

孙殿英当年盗挖清东陵(孙殿英盗挖东陵始末)(9)

要想要保住宝座,首先就得壮大兵力,军饷不能少,还需要大把的银子买枪买炮。可是在这战火纷飞的时代,一般人想满足温饱都不容易,这孙麻子也不是出身于富贵人家,口袋里那几个钱根本不够看的。

不过这时的孙麻子还没有打东陵的主意,是他的属下向他报告,溥仪被灰头土脸地从皇宫里赶了出来,去了天津。这件事才让他对东陵有了想法。那时候的溥仪哪还有心思操心祖坟的事,再因为东陵离京师距离远,国民政府也自顾不暇。

当时除了孙麻子以外还有很多人对东陵也动了邪念,这其中就包括奉系军阀张宗昌。

孙殿英当年盗挖清东陵(孙殿英盗挖东陵始末)(10)

张宗昌

这张宗昌可是出了名的三不知将军: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更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太。那年的张宗昌把东陵地面上的古松古柏全部砍掉卖了,还有一些年纪大的守陵人也偷偷拿一些东陵里的铜鹿铜鹤去北京琉璃厂古玩市场卖掉。

偏偏这些拉着东陵宝物的大车正好经过孙殿英十二军驻防的蓟县马伸桥,他也得知有人正在盗卖东陵宝物。

这时候的孙麻子的歪脑筋彻底被激活了,这也是他真正要盗宝的动机。

孙殿英的盗宝秘记

这孙麻子盗东陵前前后后历时七天,盗取的宝物足足装了三十多辆卡车。东陵被他席卷一空,恨不得将里面的空气也全部带走,宝物数量多到骇人听闻。

可这东陵自打1661年康熙时期开始修建,前后历时200多年,大大小小的墓葬足足有上百座。这里面的皇亲贵胄姑且不说,光皇帝便有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位葬在这东陵中,此外还有14个皇后,136个妃嫔。

其他皇帝的墓孙麻子看都不看,他偏偏就盗慈禧的定东陵和乾隆的裕陵,这两座墓也是最为浩大奢华的。而且孙麻子下手快准狠,他仿佛对慈禧和乾隆的墓了如指掌,这又是为什么呢?

孙殿英当年盗挖清东陵(孙殿英盗挖东陵始末)(11)

其实孙麻子盗慈禧的墓,正是因为慈禧本人,这就要从20年前说起了。

1908年光绪皇帝去世,20多小时后慈禧也相继去世。慈禧去世前吩咐了两件大事:一,让醇亲王载沣的儿子继位,也就是当时年仅三岁的溥仪。二,让自己的亲侄女隆裕太后主政操办自己的葬礼。

这慈禧生前出了名的奢靡无度,不说晚餐要吃108道山珍海味,单单只是穿个袜子的费用,一年就需要一万多两银子。可这葬礼比起慈禧生前的奢靡可谓有增无减,堪称史上最豪华的葬礼。

孙殿英当年盗挖清东陵(孙殿英盗挖东陵始末)(12)

按照规矩,神道碑只有皇帝才能享用。可慈禧不仅用了神道碑,她竟然还刻写了和皇帝一样22字的谥号,完全超出了皇家的规矩。

慈禧不仅僭越,在定东陵供奉牌位的隆恩殿,更有让人大跌眼镜的场面:天花板、柱子以及墙壁上全部贴满了黄金,据记载这些黄金用量高达四千九百五十二两。不仅如此,大殿的建筑材料全是用的黄花梨,这黄花梨可比故宫的金丝楠木更加珍贵。别的那是寸土寸金,而慈禧这宫殿,正可谓是寸木寸金。

这般的金碧辉煌只是装潢,这其中的宝物更是数不胜数。粗略估计珍珠值八十五万四千二百两,宝石约值四万两千两。而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却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这里面的宝物随便挑出两件,都是中外闻名的稀世珍宝。比如十二章寿衣,慈禧有三套十二章寿衣,每套上面都缀满了珍珠,一针一线都是金丝缝制。还有慈禧嘴里含着的那颗夜明珠,据说足足有四两重。这颗超大型的夜明珠就价值数百万两。

而这孙麻子是如何得知慈禧的墓里有这么多宝贝呢?竟然是因为一本书——《爱月轩笔记》。

这本笔记非常特别,它和那些文人墨客随手记录的笔记可不一样。

孙殿英当年盗挖清东陵(孙殿英盗挖东陵始末)(13)

这本书的作者名叫李成武,这李成武可是大太监李莲英的干儿子。这李莲英可是慈禧身边的大红人,也是生前最信任的奴仆,最关键的是他参与了慈禧安葬的全过程。

而这本书就是根据李莲英的口述所记载,所以当时的人们都对书里的内容深信不疑,这当中就包括孙麻子。

所以孙麻子下定决心要盗慈禧的墓,但是五位皇帝中,他又为什么只看中了乾隆的墓呢?

乾隆盛世,国家经济富庶。乾隆一生虽不像慈禧那般穷奢极欲,但他的排场也是一等一的奢华,而且乾隆是出了名的喜欢收藏古玩书画,陪葬的宝物自然也是少不了。

好了,所以这孙麻子自然就挑了这最肥的“两块肉”。肉选好了,刀可不能少,于是他就开始琢磨着怎么动手。

孙殿英当年盗挖清东陵(孙殿英盗挖东陵始末)(14)

盗墓,可不是简单的事,更何况这盗的可是皇陵。这样的陵墓不止是埋葬一个死人或者一群死人,它埋葬的是一种文化,也代表了一种精神的延续。

这其中道理孙麻子肯定知道,他也知道这皇陵一盗必然引起公愤,搞不好自己也落得一身灰。所以盗墓这事必须暗中进行,他要神不知鬼不觉地掏空这东陵。

所以这孙麻子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孙殿英当年盗挖清东陵(孙殿英盗挖东陵始末)(15)

瞒天过海的盗墓计划

就在孙麻子对这盗墓行为发愁时,他手下一个谋士悄悄在他耳边说了两个字:剿匪。短短二字却一言惊醒梦中人,孙麻子当下拍腿称赞,决定将计就计。

而当时正好有个叫马福田的土匪,以前是奉系军阀的一个营长,后来转行当了土匪,盘踞在清东陵一带,这马福田曾大放厥词:清东陵底下的财宝都是我马福田的。

孙麻子于是披着剿匪的外皮进入清东陵,实则炸墓盗宝,还将这罪名顺其自然嫁祸到这马福田头上。

在孙麻子的命令下,他手下的师长谭温江带着兵荷枪实弹往清东陵开来。当时的老百姓根本不知道这孙麻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真以为他是来剿匪的,对他和这支贼军爱戴有加。

孙殿英当年盗挖清东陵(孙殿英盗挖东陵始末)(16)

不过这谭温江也确实剿了匪,他和马福田激烈交战了一番,马福田的主力很快被谭温江剿灭了。

剿匪完,孙麻子在马兰峪等地到处张贴军部布告,声称他们应邀前来剿匪,如今剿匪虽然成功但仍有余孽,为了防止土匪势力二度崛起,于是十二军决定就地安营扎寨。

于是孙麻子和他的军队找了个光明正大的理由留了下来,堂而皇之地进驻了清东陵。不过当时的清东陵有不少居民和看守的人,只要他们在,盗墓挖宝的事就很难瞒天过海。

没过多久,当地百姓就发现了不对劲。这前脚才送走了小山匪,后脚却迎来了大兵匪。这孙麻子一行人对当地居民抢砸掠夺,见到好东西一律占为己有,搞得当地人苦不堪言。

孙殿英当年盗挖清东陵(孙殿英盗挖东陵始末)(17)

而正逢这样的时期,孙麻子更是开启了盗墓的最终一步——戒严。嘴上说着是为了整治军队,要在清东陵搞军事演习。当时孙麻子的军队不仅进入到陵区的各大宫殿,还密设路卡,控制住所有的交通要道,还把居民和守陵的八旗子弟通通赶走了。

做完了一系列工作,这盗宝炸墓自然是水到渠成了。1928年7月10日,孙麻子用火药炸开了慈禧墓和乾隆墓,瞬间石块乱飞,烟雾升腾,清东陵迎来了自己最面目全非的一天。

孙殿英当年盗挖清东陵(孙殿英盗挖东陵始末)(18)

两座陵墓很快被洗劫一空,连慈禧嘴里的夜明珠、乾隆生前最爱的九龙宝剑也没有放过。

不过当时那些贼兵跑进了定东陵,一阵忙活到处挖,却根本没找到墓葬的入口。找不到入口再多的火药也是白炸,搞得孙麻子也是心急如焚,于是立马押来一位守陵人,严刑拷打下守陵人终于指了指石壁,莫非这石壁才是墓葬的入口?

孙麻子也没想到这石壁的下面居然是入口,进入墓道后,却发现里面还有一道巨大的石门,用尽一切办法都打不开。因为这道石门背后有个顶门石,这顶门石是帝王陵墓中常见的一道机关。当地宫要封闭的时候,把自来是卡在门口的凹槽里,石门留一点缝隙。等到关门人退出来以后,用工具牵引自来石,直到自来石的顶部慢慢嵌入石门两边的凿槽里,也就牢牢地盯住这面石门。

孙殿英当年盗挖清东陵(孙殿英盗挖东陵始末)(19)

为了打开石门,孙麻子让士兵找来碗口粗的木头,一群人硬生生给撞开了,这一撞,也将溥仪的尊严撞了个粉碎。

进入陵墓后,饶是提前有心理准备,藏宝之丰还是让众人目瞪口呆。这豪华辉煌的清东陵很快变得满目疮痍,到处只剩下残垣断壁。而当年不可一世的慈禧也难逃一劫。众兵仿佛野兽一般朝慈禧陵墓里扑过去,将所有金银珠宝洗劫一空,惨不忍睹。

按理来说这计划瞒天过海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臭名昭著

这要从北京琉璃厂一位神秘客人说起。

那天这神秘客人匆匆忙忙拿着一件罕见的珍宝出售,而国民政府的调查人员正好就在附近,闻讯赶到将正在交易的二人抓了个正着,而这个神秘客人就是孙麻子的手下谭温江。

孙殿英当年盗挖清东陵(孙殿英盗挖东陵始末)(20)

谭温江

这谭温江立马就给主谋孙麻子供了出来,按理来说这孙麻子的好日子也该到头了,毕竟作为国民军干出挖人祖坟这事确实激起了民愤,可是事情的发展又变得出人意料。

清东陵被盗足足九个月,国民政府才着手审理此案。审了半个月,这孙麻子不仅没被抓,这件事甚至随便糊弄过去了。

溥仪就算恨得牙牙痒最终也拿这孙殿英一点办法没有,这孙殿英当之无愧成了溥仪的一生之敌,而溥仪难易纾解的恨也只能发泄在这幅溥仪杀孙图里的一笔一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