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凭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是瑞典学院颁发的奖项之一,旨在奖励那些在文学方面造诣较高的人,并且鼓励他们的创作积极性。但是自举办以来,获奖的华人一共有11位,仅仅有两位是中国国籍,那便是莫言和屠呦呦。莫言在2012年带着他的作品《红高粱》和《蛙》等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我国获得的首个诺贝尔文学奖项,全国都为之骄傲,莫言也因此出名。但是随着他的名气变大,越来越多的人阅读他的文章,随之而来的争议也就越来越多,以至于后来的红色作家没被评选上。

莫言凭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1)

一:莫言坎坷的一生

莫言,1955年出生,是山东高密人,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文学作家,他的文章主要以乡土气息出名,思念自己以前的家乡,却又面对当时家乡社会的黑暗,“怀乡”和“怨乡”这一复杂情感是他文章的主要体现的感情,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批判,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莫言在1981年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春夜雨霏霏》,这部作品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但是1985年发表的《透明的红萝卜》让他名声大起。

2000年时,莫言因为他的作品《红高粱》成功入选了《亚洲周刊》所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作家”。并且在2005年时,莫言的作品《檀香刊》全票入选茅盾文学奖初选,在2011年时,莫言凭借他的作品《蛙》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莫言凭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2)

坎坷与挫折是莫言前半生的写照,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年困难时期”正是莫言童年所处的时期,1966年,他在农村劳作十年之久,正是因为这一时期的遭遇,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奠定了他文章的感情基调。

莫言常说他的成功不在于他的作品,而在于他有一个和谐的家庭,他的妻子也是山东高密人莫言的妻子是杜勤兰,是莫言参军前两人在棉花厂认识的,当时两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并没有经历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莫言是在参军后找人到杜勤兰家提亲的,莫言当时老老实实,杜勤兰也就同意了这门婚事,两人就在乡下简简单单办了一个酒席。

婚后不久,莫言就要回到部队中,家中所有的事都要交给妻子一人操办,以至于结婚这么久,莫言一直觉得自己亏欠自己的妻子。

莫言凭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3)

二:莫言的求学之路

莫言在上小学的时候被迫辍学,后来莫言也在他的文章中表示了他对于读书的重要性,读书对于他不可磨灭的意义,以及坚定的读书信念,这也表示了他对于读书的渴望。以及他后来在文学方面的成就。

就在当时那种艰难的环境下,莫言在小学时就已经阅读众多当时流行的几十本红色经典小说以及各种各样的书籍。辍学的他当起了放牛娃,在放牛时他还是会带着自己借的书籍,从小阅读的大量书籍还有在乡下听到的各种故事为他以后的写作积累了不少的素材。

莫言凭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4)

21岁的莫言进了部队,在部队的他又拿起了笔,写起了小说,到处投稿,最后都石沉大海,终于在1981年他的作品《春夜雨霏霏》发表,他的写作之路也就正式开始。

三:不同的风格却引来了争议

因为莫言坎坷的一生和出生年代的特殊,导致了他与别人不同的写作风格,莫言的文章中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现实世界的讽刺和不满,在他的文字中,或多或少地充斥着批判,讽刺,对于中国有些历史他不断地夸大,甚至在字里行间明里暗里批判着我们的国家,因为莫言文章的风格,他还被不少人披上了“叛国贼”的骂名。

莫言凭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5)

莫言的作品极大限度展现的是当时中国黑暗的社会现状,莫言笔下的故事都是极其的扭曲,有的文章上上下下都充满着负能量。《丰乳肥臀》中展现的是封建社会的旧思想重男轻女;《蛙》中展现的是计划生育下黑暗的社会;《檀香刑》展现的是封建社会酷刑民众的威慑;他的众多作品无一不揭露着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的一面。“写人性,讲真话”是莫言对自己的评价。在一次采访中莫言说道:“艺术文学绝对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我不会为了迎合大众对文学的印象去创造文学,我有自己的风格文学就应该是现实的写照”。在莫言的文章中,既有干部的粗俗不堪,又有官兵的残暴无理,又有百姓的愚昧无知。

莫言凭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6)

但莫言的作品在国外得到的评价却是肯定的,法国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的获得是对他的作品《酒国》的认可;《红高粱》也是得到了外国人的高度赞赏,《红高粱》不仅捧红了莫言,也捧红了导演张艺谋以及众多的演员,莫言的这部作品《红高粱》还成为唯一一部入选《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选的75年40部世界顶尖文学名著的中文小说;他获得的奖项数不胜数,最引起轰动的是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颁发时介绍他的作品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他的作品可以得到全世界的共鸣。

莫言的作品在中国人眼中是不被看好的,他们认为莫言的作品展现了我国不好的一面,他们认为他的作品就不应该被流行起来,认为他一个中国人不宣扬自己国家积极的一面,反而将不好的一面写给外国人看,这就是背叛自己的国家。更有甚至认为这是外国人有意为之,他们想引起中国内讧,并且借着这个由头抹黑我们国家。

莫言凭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7)

《中国文学的红色基因》文章中列出来中国近百年来的具有红色基因的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但莫言的作品中整体的文章基调是黑暗的,最终与“红色作家”失之交臂。他的作品对现实写得过于露骨,莫言有些的文章确实不适合思想尚未成熟的学生去阅读。在举办的中央文艺座谈会上,对莫言进行了点名批评。

莫言是一个极具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家,从理性的角度上看待,他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批判性”,从中国近百年历史的发展来看,在那个时代的人,本就遭受了不公平的对待,他的文章只是将现实描述了出来,这和古代文人墨客借诗抒情是一个道理。莫言也只不过是他们其中的一个文人罢了。

对于莫言的文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读的人多了,看法也就越来越多。就像一千个读者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当我们读起莫言的文章时,与他的意见并不相同,那是否应该考虑一下我们并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悲伤与黑暗。

莫言的作品《蛙》也获得了中国的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那是否说明并不是只有国外人才认可他的文章,中国对于他的作品也是肯定的,对他的文学素养也是赞赏的。

所以从理性的角度出发,莫言的作品并没有什么错,不同时代的人对我们这个社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所以并不具有发言权。所有的文学作品,也并不都是赞扬的,也需要有批判性的,这样更能让我们保持清醒,不至于沉迷其中,认不清现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