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华经典电影(香港喜剧大师黄子华新作乜代宗师)

最近由于无春节档电影上映,闲着无聊,便看了一部香港贺岁电影《乜代宗师》。

看电影的初衷还是冲着黄子华去的。

黄子华是优秀的栋笃笑表演者,也是一个出色的电影创作人。

在这里我想说,虽然《乜代宗师》在艺术上虽然问题很多,却折射了在电影圈论述下的香港本土异质面貌。

黄子华经典电影(香港喜剧大师黄子华新作乜代宗师)(1)

黄子华早期说过一个「火柴男」的故事:

一个肢细如柴、拳脚无力的男人,要在擂台上跟一个女人进行拳赛。男人正陷入两难中:打胜的话,会被人批评打女人;打输了,则会被嘲笑被女人打。旁人问他:为何这样还要打呢?男人回答说:因为跟男拳手,他会被打死,可他实在太喜欢打了,所以只好跟女人打。

最后男人说:“我虽然是一支火柴,但如果我不燃烧,我就是一条废柴。”

这个故事出自黄子华栋笃笑《娱乐圈血肉史2》。

黄子华说这个故事,是为了铺排以下的一个flag——我就是电影界的火柴男。

在香港新贺年档上演的《乜代宗师》,黄子华竟把这个flag化成电影的主线。

电影讲述武术师父马飞龙被西洋拳奇女子陈真当街打败,马飞龙为了重振雄风,锐意要在擂台上打败陈真。但期间他渐渐发现,其祖传马家雷拳根本不是什么武林绝学,而他的人生也一直在自欺欺人中度过。最后他自知几乎毫无胜算,却仍要跟陈真打。

黄子华经典电影(香港喜剧大师黄子华新作乜代宗师)(2)

电影的套路相当明显,主要是励志电影公式,再渗杂喜剧、武打片和爱情片的元素。

但电影问题很多,在栋笃笑舞台上如鱼得水的黄子华,显然无法在电影创作中有可堪比肩的表现。

《乜代宗师》到底应归类为什么类型的电影?

观众会因为黄子华而要求能看一出喜剧,而《乜代宗师》实际上更似一部励志电影,以主角马飞龙从挫折中重新振作为故事主线。

当然,励志是故事主题,喜剧则是电影风格,两者可以并行不悖,例如周星驰在2000年前后的好些电影,如《食神》、《少林足球》等,既对主角在失败、奋斗和坚持的过程有细致刻划,又能经营出一套独步天下的喜剧风格。

黄子华经典电影(香港喜剧大师黄子华新作乜代宗师)(3)

至于黄子华,他的电影在这两方面的把握,均欠缺具驾驭力的严密性。

剧本故事尚算结构清晰,但相对单薄,角色刻划也不深刻。《乜代宗师》的剧本虽比黄子华第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旧作《一蚊鸡保镖》进步不少,起码已没明显的拼凑感。

但电影以马飞龙从自认自欺欺人到重新发现自我,其中转折都表达不清楚。

戏中的马家雷拳的真真假假的描述也不够,观众最后虽知道马家雷拳的秘密,但马飞龙怎样在这个残酷的真相中重新找到打败陈真的方法呢?故事描述很少。

而这恰恰是武打片一个关键元素。电影的中心主题其实是一个相当抽象的观念——上善若水。

黄子华经典电影(香港喜剧大师黄子华新作乜代宗师)(4)

马飞龙怎样借上善若水而领悟人生?他又如何从这句祖先的提示得到启示,而找到打败陈真的方法?电影都交代得不明不白。

对一直滋润于黄子华栋笃笑的警世睿智中的观众来说,《乜代宗师》无疑是败露了他在电影故事创作上的浅薄。

而《乜代宗师》既被标签为喜剧,观众理应更关注它是否好笑。

已有评论指《乜代宗师》不好笑,笑位不到位。然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却是涉及到黄子华的演技。

黄子华经典电影(香港喜剧大师黄子华新作乜代宗师)(5)

电影的喜剧感很大程度上依赖演员的本色演出,配角中,表现比较突出的可能是阮文泰的慢半拍演出,大有昔年刘以达的影子,至于杨诗敏、许绍雄等擅演喜剧的演员,表现也算不过不失。

黄子华作为主角,他的喜剧感同样依赖自身本色,电影中的他往往表现得自作聪明而自欺欺人,而当给人戳穿谎言后,又突然变得颟顸狼狈、不知所措。

但在马飞龙的角色设定上,即使他的人生是以作假为轴,但应该在气质上会有一点宗师风范。而黄子华则完全演不出当中的细致,以及真宗师和假人生之间的内在矛盾。

黄子华经典电影(香港喜剧大师黄子华新作乜代宗师)(6)

这可能就是黄子华的最大弱点。

他无法驾驭电影角色的一般表演方法,以致他在早年的电影生涯中,只能演一些低成本制作的配角。

他曾在栋笃笑中自嘲:他是个「拍鬼片」的演员,以及专拍低成本电影。

成名以后,黄子华亦往往只能依赖其栋笃笑艺术的高人气,才能保证票房不败。

黄子华的魅力始终在栋笃笑舞台上,相对于电影中的可笑形象,在长达三十年的栋笃笑演出中,他已完整建立了一种属于舞台的本色表演,他总是显得睿智、对世界充满洞见,虽经常以自嘲展开他的笑话经营,但绝非自我丑化,反而更见他的豁达。

于是观众受落的,是一个知性、顾盼自豪的栋笃笑男神,这在他的任何一部电影演出中,完全无法表演出来的。

黄子华经典电影(香港喜剧大师黄子华新作乜代宗师)(7)

因此,当香港网民在《乜代宗师》尚未上映时已在追捧,纷纷声言支持,所凭借的不过是黄子华独特的明星风采,而这种风采,更是在香港电影圈中绝无仅有的。

可是,在栋笃笑的巨大成就中,黄子华却仍然坚持留在他长期的滑铁卢之地:电影界,这显然正是他对自己是电影界「火柴男」这一期许的表现。

《娱乐圈血肉史2》中的这个笑话,所嘲讽的正是他惨遭滑铁卢的旧作《一蚊鸡保镖》。当年《一蚊鸡保镖》之不好看,剧本情节劣拙、导演技巧粗糙,自然都是问题,但更关键的,则始终是黄子华演得不好看。

黄子华经典电影(香港喜剧大师黄子华新作乜代宗师)(8)

在栋笃笑演出中,黄子华经常为演绎笑话而进行角色扮演,但这些扮演跟电影表演完全不同。

按方法演技的说法,演员需对角色有真实体验,再把内化的于演员体验,透过身体表演出来。

黄子华在30年前的《娱乐圈血肉史》中已大谈他如何用方法演技去演电影角色,然而多年后的《娱乐圈血肉史2》,他已不谈演技了,而只大张旗鼓地谈他的火柴男论。

栋笃笑里的角色扮演并不需要方法演技,原因是观众要看的,是黄子华本人,而不是他所演的角色。观众并不要求黄子华需要演得像,他们需要的,是听他怎样评价或嘲笑角色。

因此,演得外露,演得抽离,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有其必要。

黄子华经典电影(香港喜剧大师黄子华新作乜代宗师)(9)

演得不好,拍得不好,也坚持拍电影,这可能才是《乜代宗师》的潜藏主题。

而戏中描述马飞龙自欺欺人许多年,在黄子华的栋笃笑里其实早有预言。

在《唔痴线唔正常》中,他描述过一种叫「钝Q」的东西,意思大概是指一种因鲁钝或装作鲁钝而表现乐天的人生态度。

《乜代宗师》有一个跟故事主线关系不大,但颇有象征性的情节是这样的:

马飞龙在街上被前妻大声指骂小声嘲讽,前妻直指跟他不是一家人,她不是他老婆,她儿子也不是他儿子。但马飞龙居然置若罔闻,一直表演得只像跟前妻打情骂俏似的。

这是黄子华对「钝Q」的深层演绎:明知自己拍电影不行,却仍乍作不知,热血澎湃的继续投资拍戏。

黄子华经典电影(香港喜剧大师黄子华新作乜代宗师)(10)

由此,《乜代宗师》只是一部电影理想主义者的习作,而不是商业电影。

对黄子华来说,卖楼投资拍戏,电影也不打算回本,实在不是什么,不特别悲情,也无关其他因素打压。

而在《乜代宗师》首映礼上,他也特地跟记者澄清,《乜代宗师》并不如网上传闻那样无档期,我们未必一定要相信这个说法,但更值得注意的是,网上舆论把《乜代宗师》硬拉进电影经济圈的讨论里中,也说明了在严重对立的社会气氛下,一些具异质性的本土精神也很容易被掩没,或被策略性标签。

黄子华经典电影(香港喜剧大师黄子华新作乜代宗师)(11)

这是一个颇令人意外的争议:有网民发起杯葛《乜代宗师》,因为电影曾到深圳拍摄。

期望黄子华支持黄丝,是很多粉丝的主观意愿,毕竟他是香港文化奠基人之一,很多人也视他在栋笃笑中为香港人精神文化的启蒙老师之一。

严格来说,这是对黄子华的误读。

作为一名栋笃笑表演者,黄子华从来都只是表达他的洞见而不是异见,在社会集体焦虑时期,他都在栋笃笑里阐释对时局的分析,观众会心一笑之余,也仿佛看到认知世情的曙光。

但其实黄子华栋笃笑最常见的题材,乃是对时代、人性和生命的宏观体察,而不是对个别事件的判断。

黄子华经典电影(香港喜剧大师黄子华新作乜代宗师)(12)

黄子华极少鲜明地表达他对社会公义的立场。

他在《黄子华栋笃笑之冇炭用》中曾谈论过贫富悬殊问题,这些都是应合时局的话题。

可是,他显然更希望把结论导向对港片思考艺术制作上,在今天的电影票房局势看来,这些做法是很反常的,这亦说明了当黄子华演出《金盘啷口》时,已声言这将是他最后一个栋笃笑,因为他自觉无法再在当前的香港环境中为观众带来欢乐了。

其中他的这些潜台词不难解读:他已无力在严重对立的环境里,提出具启发性而又符合观众期望的说法。而在今年拍一出很个人化的电影《乜代宗师》,便成了他《金盘啷口》之后重投「火柴男」式理想主义的人生转向。

黄子华经典电影(香港喜剧大师黄子华新作乜代宗师)(13)

黄子华是一位可遇不可求的洞见者,这也是很多内地观众喜欢他的原因。

但限于他的表演者气质,他无法成为一名成功的喜剧电影演员,更枉论是要在电影中表现某种异见。

然而,观众还是看顾他们心目中的子华神,他代表了香港新式合拍片前一种异质的本土气质。

黄子华经典电影(香港喜剧大师黄子华新作乜代宗师)(14)

对面前苍凉世情表现得大智若愚,对旧港片文化弄潮而不逐浪,对理想有种不切实际的执着。这跟昔年港片面貌全不协调,也与今天泛文化的集体香港文化互不搭腔。

虽然《乜代宗师》不是什么佳作,然而作为一个横跨三十年的香港文化现象,冲着黄子华还是可以细读细看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