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烂石头(山村做起蓝色梦)

文 | 李宗益

上世纪八十年初,多家新闻媒体纷纷报道昌乐境内发现大型蓝宝石矿藏的消息,一时轰动了全国及世界。据说当年发现是从放羊老汉烟袋荷包上的石子上发现的,还有说,是一外地司机在辖区境内捡到的刚玉,而报告了地矿局。

战友们来信告诉我,自从发现了蓝宝石,那里的人们疯狂了,地瓜不收了,小麦不种了,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工人农民,方圆数十里外的人都纷纷赶到了方山脚下,做起了发宝石财的蓝色之梦。即使在滴水成冰、寒风凛冽的冬天.在营房周边小山包上聚集了上千名采掘者中敲敲打打、搬搬挪挪。寻宝的、做宝石生意的人很多,一夜暴富不少,有战友也发了大财。

宝石矿藏的方山,距我们营区驻地不足一里。我做梦也想不到到这个兔子不拉屎的嵴薄土地上,竞变成了寻宝者的新大陆。五十年前我当兵在这个山头那会,光秃秃的山上石头叠着石头,多是不成形的碎山石,石多土少,一亩地三分田,十年九旱,河水断流,井塘干涸连吃水都困难。特别是一年四季都刮风,当地还流传着“风吹石头走,十年九不收……” 的顺口溜,用穷山瘦水形容这里一点都不过分。

山头上除了两三个村庄之外,都是营房驻地。星期天部队休息,一般都不去县城玩,一则公共汽车极少,干部战士又无其他交通工具,步行去一趟县城来回差不多一天 ,还有耽搁吃中午饭。连队就近组织大家爬方山,进行娱乐和消遣,那时我就看到农家妇女下地干活时,她们把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蓝色石块擦干净拣回家给孩子当玩具。夏天小孩子们在河沟里游泳时把捡到鸡蛋大小的蓝色的石头,扔到水底,然后扎猛子去摸,反反复复以此取乐。在山沟里休息时,我也随着大家捡那种棱角分明、坚硬无比、深蓝明亮的石头,回来后就又把它扔到了一边。

七十年代,部队一批干部家属按照条件随军。那年月肉鱼蛋禽实行计划供应,家属们自力更生,在房前屋后养鸡种菜。垒鸡窝需要人和料,适逢老乡安营长垒鸡窝,我让他帮忙为我也垒一个。据战士们事后讲,垒鸡窝的石料是后山牧羊的老李头提供的,他垒羊圈的石头也是从那个地方一块块背回家的。

周围几个村都知道老李头,营房好多人都认识他,至于叫什么名字大多不清楚。我对老李头很熟悉,部队访贫问苦时,我还多次去过他家。五十出头个子不高,声音宏亮爱说话,深褐色的脸庞横七竖八布满沟壑,眼睛很小,一笑只剩两条缝。夏天光着脊梁,冬天披着破棉袄,腰上扎根草绳。家里五个孩子,两男三女,大儿二十七八还没结婚,全家挤在三间露天的草屋里。没有砖垒羊圈就每天从外捡些石头回家,老婆常取笑他:这些烂石头能变成宝贝不成? 这话不幸被她说中了。

几年前战友相聚,聊到部队营房过往的那些事时,战友老安对我说:“你知道报纸说的方山脚下放羊老汉是谁?” “是谁?” 他高声说:“是老李头,听说他羊圈的石头有好多是宝石,还听说营房附近几个村都发了……”我俩立即不约而同的想到,我们的鸡窝同老李头羊圈的石料出自同一个地方,说不定还是一窝宝石。战友中有的调侃我俩是宝石鸡窝凤凰下金蛋,有的埋怨地矿队员没早发现,后悔我们转业早了。

老话说得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苦求,世上的东西是属于你的,你躲都躲不掉,而如果不是你的东西,就算你费尽心机得到了,也还是会失去,此可见,命运是要靠自己掌握的,做人一定要踏实和本分。在我看来,鸡窝真是宝石,也未必能”鲤鱼跳龙门”,事事难料,“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优喜聚门兮,吉凶同域。”福可以转化为祸,祸也可变化成福。

如今昌乐成了“中国蓝宝石之都” 。前几年我旧地重游,营房内物是人非,家属区的排房与鸡窝早已荡然无存,只留下一地的记忆。夜晩,当我倘徉在县城北部的中国宝石城街上,灯火阑珊处,恰如璀璨群星的“宝石工厂”“珠宝公司”“ 珠宝中心” 闪烁 的霓虹灯,想到了当年战友纯真友情与火热的军营生活,那闪闪发光,深蓝明亮的石头岂不正是战友肝胆相照的情与谊吗?!

东莞烂石头(山村做起蓝色梦)(1)

作者简介:李宗益,字静轩,济南人。现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麒麟读书会与作家联盟副会长、普利诗书画艺联谊会副会长,偶有作品散见于济南日报、齐鲁晚报、人民日报等报刊与网络谋体,多件作品获得各级奖项。

壹点号山东金融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