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谈完整社区建设试点食堂(完整社区建设开始试点)

9月底#你的饭搭子是小学生#冲上话题热搜。光明网一篇《山东一女子在小饭桌吃午饭,收获30多个小学生饭搭子!网友:格局打开了》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山东东营,在学校旁边新开了一家蛋糕店的吕女士,因为比较忙中午没办法做饭吃,于是她想到一个解决办法:就近找个小饭桌当食堂。9月27日去吃第一顿,现场就收获了30多个小学生的饭搭子。

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但从这里我们能看到城市居民对用餐服务有巨大的需求。

官方谈完整社区建设试点食堂(完整社区建设开始试点)(1)

最近“国营大食堂”这个话题也开始热议起来。不过这个词并不准确,而且很容易让人想起以前的大锅饭。

上世纪50、60年代初建立的人民公社大食堂确实有很大的问题。首先,它是一刀切,不管个人主观意愿,都必须参加公共食堂,没有其他可以选择;其次,它是和集体劳动栓在一起的,最终就变成了大锅饭,大家都吃不饱;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社会生产力落后供应不上,物质缺乏做不到应有尽有。到了1961年,人民公社大食堂基本解散。

10月31日,住建部、民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显示,各市(区)应选取3至5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试点时间自2022年10月开始,为期2年。通知表示, 试点社区应规划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幼儿园、托儿所、老年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还将配建食堂、家政服务网点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

官方谈完整社区建设试点食堂(完整社区建设开始试点)(2)

这里提到社区食堂不是过去的“国营大食堂”。

在《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并没有“国营大食堂”这个词,只提到了在小区配建食堂。这个文件主要聚焦在群众关切的“一老一幼”设施建设上。

近些年,一些城市和地区还挂牌成立的“国营食堂”。仅仅因为是国企开办,所以叫国营食堂,和上世纪50、60年代初建立的人民公社大食堂完全是两回事。

10月19日,由安居集团子公司安居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打造的国营安居大食堂正式开业运营。西安市安居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于2020年10月成立,注册资本200亿元人民币,是西安市人民政府直属的国有独资公司。

官方谈完整社区建设试点食堂(完整社区建设开始试点)(3)

有些城市很早就启动了“银发餐厅”。比如南京有“银发助餐点”,市面上8-15元一餐,老人使用“助老卡”吃饭只要3-6元一餐。让老人吃上“暖心餐”,很多老人对此感到很满意。

关于小区建食堂这个事情,其实更有必要把步伐迈得更大一点,建议建成“社区普惠食堂”。

因为做饭是困扰城市家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关于做饭这个事,千百年来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是习惯在家做饭的。但是进入到现代社会以后,做饭越来越变成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了。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已经发展到比较高的程度了。根据住建部发布的信息,202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

从农村到城市,大家庭裂变为小家庭。在城市双职工的小家庭里,做饭和带孩子是两个最繁重的家务活动,几乎要占用一个劳动力全天的时间。一些收入比较高的人群可能会选择请一个保姆,很多家庭夫妻不得不有一方推出职场全职在家做饭带孩子。

当然有人会说,可以让父母过来帮忙啊。但是父母也是一个劳动力,这就导致了很多老人辛苦一辈子,到老了还要给年轻人当保姆。

知乎就有一个话题:中国老人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做饭,这是中国特有的吗?

这是中国老人对下一代的奉献和付出。

官方谈完整社区建设试点食堂(完整社区建设开始试点)(4)

但老年人不会表达,即使说出来了也无法引起大众关注。

有一个叫“弗兰克扬”网友把赋闲在家做饭的经历详细写了出来。可以看到,做一日三餐,几乎要占用一个人的所有时间。如果带孩子的话,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官方谈完整社区建设试点食堂(完整社区建设开始试点)(5)

不管大家庭还是小家庭,一日三餐的做饭都是一个很低效率的事情。

每天都要在厨房浪费两三个小时的时间,这是很不经济的。对于现代化快节奏生活而言,做饭真是一个挺奢侈的事。

当然出去餐馆吃饭和点外卖也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如果出去在好点的餐馆吃,一天吃饭的成本需要自家做饭的3-5倍左右,这是一般人承担不起的。

吃快餐或者点外卖,都会遇到一个食品健康的难题。外卖黑作坊的新闻是屡见不鲜,很多快餐店和外卖都是用预制菜加热销售的,不但高糖高盐,还有很多“科技与狠活”。

就是说,纯粹靠市场经济解决不了城市市民做饭的难题。

自家做饭还涉及到一个环保问题。

一个家庭如果在家做饭,每天产生的垃圾量是非常多的。食材的包装盒,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很大。

虽然不少城市实施垃圾分类政策,效果并不明显。要知道,每天工作已经很辛苦,回家做完饭,收拾垃圾还要进行分类,这简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难道在21世纪信息化时代,科技都这么发到了,还解决不了民众“做饭”问题吗?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社会,其实很多地方都有现成的解决办法。

一是大学的饭堂,中国大学的饭堂提供低廉又有质量保障的饭菜,让很多贫困学生完成了学业。虽然很多人大学四年吃腻了饭堂的才,但毕业后才会发现学校的饭堂才是吃饭的天堂。

还有机关单位和大型国企的饭堂,我在国企工作过,在饭堂吃饭,基本一日三餐可以不用做饭了。

另外就是一些行业头部的企业,比如很多大型的互联网公司,有自己的企业园区,不但有饭堂,还有托儿所、幼儿园、健身锻炼和医疗服务。只要进去996工作,基本上解决了吃饭、带孩子等所有的家务活。

社区公共食堂在现代发达国家是有成功的范例,比如新加坡。

新加坡属于“亚洲四小龙”国家之一。

上世纪末,新加坡提出了建设“无烟城市”,很多公寓住宅拆除烟道。安装抽油烟机都要向政府申请,再加上年轻人已经不愿意在家生火做饭,催生了“社区食堂”、“共享厨房”等以社区餐饮为主体的餐饮模式。

官方谈完整社区建设试点食堂(完整社区建设开始试点)(6)

新加坡的社区食堂,是一个大的“中央厨房”,供给给各个社区的“共享厨房”,再经过员工配餐打包,供应到社区居民手上,或者居民可以选择在社区提供的“食堂”打饭就餐。

官方谈完整社区建设试点食堂(完整社区建设开始试点)(7)

最成功的集体供餐案例就是新加坡的小贩中心。绝对的“国民食堂”,新加坡全国有75%的人每周至少在小贩中心就餐1次。

小贩中心成了新加坡旅游宝典的必到圣地。

官方谈完整社区建设试点食堂(完整社区建设开始试点)(8)

新加坡的国民食堂确实解决了老百姓吃饭难的问题。

国民食堂受政府的严格监管,采用工业化生产模式,大批量进货,所以能把单价做得非常低,几个新币就可以在新加坡的国民食堂中美餐一顿。同时由于做的是街坊的生意,所以长久以来,新加坡的国民食堂都能给它的老百姓提供大量物美价廉的食品。

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专业的人集中做专业的事,可以大大解放生产力,让社会结构更科学。

建设“社区普惠食堂”,不会回到了大锅饭时代,这和当年情况完全不同。当年是走了弯路了,不代表现在还是弯路。

我们要了解历史,但更要辩证地、与时俱进地看待历史,特别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小区配套完善,不但能提升效率,而且能极大提升幸福感。也许这才是走到了正确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来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