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象头骨化石(阜阳发现古象化石)

最新消息!

在太和县二郎镇

龙伍新村附近一河道内

发现巨型骨头

经当地文物部门初步判断

巨型骨头应为古象化石

珍珠象头骨化石(阜阳发现古象化石)(1)

4月27日

太和县二郎镇龙伍新村

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时

施工人员在附近清理沟河时

发现河底土层内有巨大的骨头

珍珠象头骨化石(阜阳发现古象化石)(2)

这些骨头,有中空的

有象牙状的……

不明真相的村民认为是“龙骨”

及时进行了掩埋保护

有村民取了一段长约40厘米象牙状“骨头”

到县博物馆找专家鉴定

珍珠象头骨化石(阜阳发现古象化石)(3)

经太和县博物馆专家初步鉴定

这段象牙状“骨头”为象牙化石

专家对村民回填土方

保护古象化石的做法给予肯定

至于该古象种类及保护情况

有待进一步发掘研究

珍珠象头骨化石(阜阳发现古象化石)(4)

“我市曾是淮河象栖息地。此前,太和、界首、临泉等地都有淮河象化石被挖出。”市博物馆副馆长杨玉彬介绍,3-5万年前,阜阳地区处于黄河第二湖沼带南侧,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水草丰茂,一群大象、猛兽及各种未知的动植物统治着这片土地。而这群大象就是淮河象(又叫淮河古象)。到了龙山文化末期,也就是距今约4000年,阜阳地区气候变得寒冷干燥,淮河象逐渐向南方迁移。

1971年,水利部淮委决定开挖茨淮新河,由阜阳县茨河铺(今属颍泉区)起,经利辛、蒙城、凤台,到怀远县入淮河。施工期间,在怀远境内发现两具几十万年前淮河象完整骨架化石,后被收藏到阜阳博物馆。今淮河象化石主要骨架已由安徽省博物院陈列。

杨玉彬介绍,市博物馆一个库房收藏的古生物化石,约八成是这种淮河象化石,有100多件。目前,市博物馆展出的是淮河象的巨牙,长约2.5米。

来源:颍州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