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鼓手养成记(少年鼓手养成记)

大龄鼓手养成记(少年鼓手养成记)(1)

13岁的程思然是兴华学校7年级的学生,他看起来斯文秀气,彬彬有礼。可一旦坐在爵士鼓前,随着第一记敲击,小小少年宛如变了一个人一样,鼓槌翻飞,节奏流畅,浑身散发出一种自信和激情。在爵士鼓的领域,这个孩子通过刻苦的练习收获了自信,磨练了毅力,并崭露头角。

从四岁开始练习打鼓以来,程思然已经斩获颇多:2009年参加全国德艺双馨文艺汇演并获银奖;2014年参加河南首届DW架子鼓大赛,获全省第三名;2015年荣获第三届FUNK杯全国代言人选拔赛暨全国爵士鼓大赛少年A组冠军;2015年参加魔鲨杯全国电鼓大赛并优秀奖……

如今,从小学习一门乐器成为很多孩子业余时间的“必修课”。在艺术教育方面,程思然有来自家庭的优势——他的妈妈是一位幼教老师,擅长钢琴和舞蹈。虽然从小对钢琴演奏耳濡目染,程思然却对号称“乐器之王”的钢琴没有多大兴趣。他在幼儿园喜欢上了军鼓,随后转向爵士鼓。

爵土鼓又叫架子鼓,从外观上看去就像一排架子上挂着很多鼓,鼓手演奏起来十分神气、张扬,抑扬顿挫的立体鼓点铿锵动听。这些因素吸引了还是孩童的程思然。父母见状,就给他报了个学习班,后来还通过多方打听,将孩子送到这一行的知名老师郭杰门下学习。

任何人要学习任何一项技艺都需要大量的训练,并持之以恒地付出心血和汗水。记得一年暑假,为了准备考级,别的孩子放假了就如出笼的小鸟,程思然却待在鼓房里每天练习6个小时。他食指握鼓槌的位置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冬天茧子开裂了,流了血,他就拿创可贴缠住,然后继续练,他的父母和老师看了都非常心疼。

爵士鼓锻炼了孩子的毅力,提升了孩子的自信。种种变化,程思然的父母都看在眼里。“当然,毕竟是孩子,特别是最初练习的那几个月,随着新鲜劲一过,程思然也不想练,回家光想歇着。我和她妈妈也是想尽了方法,真是软的硬的都用上了。”程思然的爸爸程伟笑着对记者说,“让孩子学习一项业余爱好,其实锻炼的是大人。”几年来,程思然风雨无阻,从没有耽误过学鼓。架子鼓在家练习有点扰民。为了给孩子创造个好的条件,程伟在网上搜集信息、买材料,夫妻俩自己动手将家里一间屋改装成隔音室。

怎样让孩子能够学好一门乐器?程思然的爸爸程伟认为:“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认准的东西,一定要坚持。”“坚持”是程伟在采访中反复提及的一个词。他还给记者讲述了一件小事。程思然6岁的时候,他们幼儿园有一个到北京参加比赛的机会,原来一起排练的小朋友在赛前突然放弃,只剩下他自己。那个时候恰逢程伟身体出了问题,全家人不忍心让孩子的希望落空,最后让孩子的姑姑带程思然去北京参加了比赛。“我发现程思然非常享受公开表演的乐趣,观众的掌声对他也是一种鼓励。所以孩子才能坚持到现在。”程伟说。

记者采访时发现程思然还是“文武双全”。他还练习了多年跆拳道,目前是黑带一段。程思然说,他在学习爵士鼓的道路上磨练了毅力,懂得了如何面对挫折和压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