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北疆生态文明建设(让内蒙古真正成为)

内蒙古自治区北疆生态文明建设(让内蒙古真正成为)(1)

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城市街景 乐炎摄影(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北疆观察员 华小欣

  载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

  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如何把内蒙古打造成各类市场主体的投资洼地、兴业沃土?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招得来”是基础,“落得下、发展好”才是关键。

  项目招来了,如何快速推进项目落地是重中之重。

  新年第一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孙绍骋表示,抓招商引资关键是要打造聚商气拢人气的良好环境,把内蒙古的正面形象立起来,让全区上下的商品意识强起来、商业气息浓起来。招商引资最理想的效果就是企业发财、地方发展、百姓受益,要科学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精心搞好宣传宣介,让企业家看到“有钱赚”。要对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零容忍”,最大限度保障企业家合法权益,扩大企业合规制度适用范围和覆盖率,让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各级政府要当好“店小二”,切实解决工作“慢”的问题,不叫不扰、随叫随到,让企业家成为“座上宾”。要着力构建亲清统一的政商关系,把企业家当成“自家人”,让广大民营企业不再被“潜规则”。

  优化营商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自治区各部门以“无退路”的责任感、“争一流”的使命感、“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对焦对标,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争当市场主体“贴心人”。

  近年来,内蒙古为持续推进招商引资工作,释放生态红利,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力做到“抓项目、稳投资、促发展”,蹄疾步稳强力推进各项改革,主动作为、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保证项目“招得来、留得住”,积极打造“产业的高地”“投资的洼地”“百姓的福地”,不断掀起项目建设热潮。

  一个个项目落地,一系列改革举措“落地生根”,一个个招商引资项目红利“遍地开花”,不仅有力度、有温度、更有深度。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做好“筑巢引凤”的准备工作,才能让内蒙古真正成为“招得进、留得住、能发展”的沃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